【数据库】数据模型

数据模型是计算机存储的基础,是对现实世界数据特征的抽象。它包括概念模型、数据模型和物理模型,用于描述数据、组织数据和操作数据。E-R图是概念模型的常见表示方法,用于信息世界的建模,强调简单易懂。关系模型是最常用的数据模型之一,以其简洁和用户透明性著称。
摘要由CSDN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数据模型的概念

数据模型是计算机存储的基础,对现实世界数据特征的抽象

描述数据、组织数据和对数据进行操作

数据模型应满足三方面要求:

  1. 能比较真实地模拟现实世界

  1. 容易为人所理解

  1. 便于在计算机上实现


数据模型分类

1.概念模型(信息模型),是按用户的观点来对数据和信息建模。

2.数据模型,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

概念模型的用途:

  1. 用于信息世界的建模

  1. 是现实世界到机器世界的中间层次

  1. 是数据库设计人员和用户之间进行交流的语言

对概念模型的基本要求:

  1. 较强的语义表达能力

  1. 简单、清晰、易于用户理解

概念模型的表示方法:实体——联系E-R

E-R图提供了表示实体型、属性和联系的方法。

1.实体(矩形框):客观存在并可相互区别的事物

2.属性(椭圆框):实体所具有的某一特性

3.联系(菱形框):一对一(1:1),一对多(1:n),多对多(m:n)

4.各个有关联的框之间用直线相连

其他概念:

实体型:用实体名及其属性名集合来抽象刻画同类实体。例如,学生(姓名,学号,性别)(表结构)

实体集:同型实体的集合。例如,全体学生(值的集)

码/主键:唯一标识实体的属性集;

域:属性的取值范围,如性别的域为:{男,女};


数据模型的抽象

抽象两步:

1.现实->概念,由数据库设计人员设计

概念模型用E-R(现实——概念)图表示;

2.概念模型->数据模型:

概念->逻辑,由DB设计人员+DB设计工具辅助完成;

逻辑->物理,DBMS完成。


数据模型的三要素

  1. 数据结构——描述系统的静态特性(对象性质、联系)

如:层次结构、网状结构和关系结构的数据模型分别命名为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和关系模型

2.数据操作——描述系统的动态特性(增删查改)

3.数据完整性约束条件——保证数据的正确、有效、相容性(实体、参照、用户定义完整)


常用的数据模型

层次模型

最早的模型,用树形结构表示,只能处理一对多的实体。

网状模型

1973年由C.W.巴赫曼,提出网状方式组织数据。复杂,但存储效率高。

关系模型

由E.F.科德提出,逻辑结构为一张二维表,由行列组成。不允许表中还有表

所有关系表的集合为关系数据库

建立在严格的数学概念基础上,数据结构简单,易于操作,存储路径对用户透明,具有更高的数据独立性和保密性,但查询效率不如格式化数据模型。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曦樂~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