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 练习 3.22~3.28

Python 练习 3.22~3.28

第3章-16 删除重复字符

难点:
字符串去重与排序。

解决方法:

  1. 遍历字符串列表,注意循环语句:
while i < len(letter):
    while letter.count(letter[i]) > 1:
  1. 字符串查找: .count() ,若无则返回-1。

强调:

在处理字符串时,大多数人会选择将字符串保存到一个列表中,具体方式为 letter = list(input()) ,此方法在第3章多次出现,相比较直接对字符串letter进行处理更加简便、不易出错。

第3章-17 删除字符

难点:

  1. 去掉两端的空格;
  2. 不区分大小写地删除
    解决方法:
  3. 与第1次匹配任务类似,使用 .strip 方式解决。
  4. 连续使用 .replace(key,target) 的方法,具体方式为:
s1 = s1.replace(s2.upper(), '').replace(s2.lower(), '')

第3章-18 输出10个不重复的英文字母

在这道题上花了很长时间,多次显示部分正确。

3.15题类似,应该将已经找出来的字母保存到一个列表中,使用 .append().join() 方法进行记录、转化为字符串并输出,而不是在原来的字符串中直接操作。

在原字符串中直接操作需要多次循环、判断,而且 .find().replace() 方法在一些细节方面的处理上稍有复杂,导致一些条件没有考虑到。另外需要注意的时候,查重可以直接使用 if not in 进行判断,不必使用 .find() 方法。

第3章-22 输出大写英文字母

作为对 3.18 题描述的情况的参考,本题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本题要求编写程序,顺序输出给定字符串中所出现过的大写英文字母,每个字母只输出一遍;若无大写英文字母则输出“Not Found”。

输入格式:

输入为一个以回车结束的字符串(少于80个字符)。

输出格式:

按照输入的顺序在一行中输出所出现过的大写英文字母,每个字母只输出一遍。若无大写英文字母则输出“Not Found”。

输入样例1:

FONTNAME and FILENAME

输出样例1:

FONTAMEIL

输入样例2:

fontname and filrname

输出样例2:

Not Found

参考代码:

s=input()
a=[]
for i in s:
    if 'A'<=i<='Z' and (i not in a):
        a.append(i)
if len(a)!=0:
    print("".join(a))
else:
    print("Not Found")

第3章-21 判断回文字符串

难点:
判断是否中心对称。
解决方法:
同样地,参考 3.18 题中描述的情况,不在字符串本身进行操作, 而是直接使用 .reversed() 方法,创建新的字符串,判断与原来的字符串是否相等即可。

第4章-4 验证“哥德巴赫猜想”

难点:

  1. 由于给出的数据范围很大(小于20亿),所以可能会出现运行超时的情况。
  2. range() 函数的区间。
    解决方法:这里参考了网上给出的方法,对比如下:

自己的:

import math


def isPrime(x):

    for i in range(2, int(math.sqrt(x))+1):
        if x % i == 0:
            return False
    return True


n = int(input())
left = n
right = n-left
for k in range(2, n):
    if isPrime(k) and isPrime(n-k):
        New1, New2 = k, n-k
        if New1 < left:
            left, right = New1, New2
print("%d = %d + %d" % (n, left, right))

网上参考:

#先求出第一个素数,再用n减去这个素数,判断得到的数字是否是素数
#本题需要调用库函数math.sqrt(),否则会运行超时;
import math
n = int(input())
t1 = 0
t2 = 0
for i in range(2,n):
    t1 = 0
    t2 = 0
    for j in range(2,int(math.sqrt(i))+1):#这个地方取整之后需要加1,因为取整就舍去的小数部分,需要把范围补回来;
        if(i%j==0):
            break
    else:
        t1 = i
        t2 = n - t1
        #这个地方取整之后需要加1,因为取整就舍去的小数部分,需要把范围补回来;
        for k in range(2,int(math.sqrt(t2))+1):
            if(t2%k == 0):
                break
        else:
            print("%d = %d + %d"%(n,t1,t2))
            break
exit(0)

通过对比可以发现,除了使用 math.sqrt() 来缩小判断素数的范围,另外一个可能超时的地方在于判断是否是素数,两次调用函数可能会出现超时。

在参考代码给出的方法中,在判断出第一个素数后,便直接开始判断第二个素数,即将第二个素数
的判断写在第一个素数的判断的内层,这样降低了程序的时间开销。

另外应注意 range() 函数在此题的应用,本题可以作为例子,来说明 range() 函数的左闭右开区间

  • 0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