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期间去东南欧走了一趟,路线是从面朝大西洋的葡萄牙首都里斯本,一路向东向北,曲折前行,塞维利亚、马德里、巴塞罗那、最后在荷兰阿姆斯特丹短暂停留一晚回京。因为假期时间有限,想去的地方又太多,只能采取这种走马观花的方式,有些地方,值得多留几天感受,只待他日有机会再重游吧。
一路上有意思的事情不少,南欧的风格和北欧真的是差异巨大,而葡萄牙、西班牙又和东边的意大利有所不同。当然了,欧洲我并没有全部走完,只去过统共六个国家,时间又都很短,也只能有一些浮光掠影式的感受,加之与曾在欧洲留学过的朋友或者现在还在欧洲工作的朋友聊天,多少也形成了自己的「欧洲印象」。
大家都知道,北欧尤其是德国是欧洲的经济发动机,日耳曼民族一丝不苟的态度在各个方面都能感受得到,但有时候会显得过于刻板,缺乏浪漫和艺术气质。到了意大利,则是扑面而来的艺术气息,罗马帝国曾经的辉煌、天主教的欧洲中心以及文艺复兴发源地,足够意大利人再骄傲几千年,能感觉到人们生活不紧不慢,相比之下,东亚几国真的是太上进了,也把自己搞的太累了。葡萄牙、西班牙是日不落大英帝国之前更早的老牌海上霸主,辉煌过,加之也是高福利发达国家序列,虽然政府很穷,但老百姓活得很享受,早上9点、10点,如同国内的6、7点,街上是没什么人的,11点后城市开始苏醒,下午1点酒吧就已经人满为患了,街上摆出了无数张桌子,人们开始晒太阳、喝酒,到了傍晚更是倾巢出动,满街都是「大排档」,成千上万的人们在街头巷尾吃起来喝起来聊起来,一派热闹景象。让我这个帝都生活的人感觉「令人发指」,也许,很长一段时间里绝大多数人民生活没有压力的状态,就是这么随性。
欧洲打车非常贵,动不动就几十欧元,人民币汇率7.8x,每次下来还是肉疼,所以安装了Uber,除了巴塞罗那不知道是因为什么原因禁止了Uber(纽约好像也因为出租车司机罢工而禁掉了Uber),其他几个城市都还是很好用的,价格比正规出租车便宜一半甚至一半以上。在马德里,傍晚打车去机场附近,司机很热情帮着搬了行李,英语还不错,聊天中得知从他9年前带着老婆和三个孩子从伊朗移民来西班牙定居,于是想当然地开始夸他的祖国,说伊朗和中国是友好国家,都是anti-US阵营,没想到他连连摆手say No,原来他是因为不喜欢目前伊朗的现状选择离开的,国内经济不好,政教合一的制度又令人压抑,部分有经济能力的商人选择离开,他正是其中之一,于是气氛略显尴尬,赶紧转移话题,聊到他三个孩子,刚来西班牙如何学习语言,如何做生意,在伊朗受美国制裁经济震荡汇率波动的期间,一笔生意损失了10万欧元(近80万人民币),导致他目前经济状况非常不好,才出来开Uber贴补家用,问到后不后悔出来,他倒是乐观,觉得一切都可以努力重新来过,在伊朗他曾经是一个相当有作为的商人(可以想象,10年前有能力投资移民的应该是伊朗典型的富裕阶层),还到过宁波和上海,有一些贸易伙伴,想必生意做得是蛮好的,40多岁移民到西班牙后才开始在语言学习班学习西班牙语,这种勇气和魄力令人钦佩,这就是所谓的空杯心态,随时有清零的勇气,相信没有什么能难倒他,下车后握手祝福,祝福他早日渡过经济低谷。
葡萄牙里斯本的Uber司机是委内瑞拉人,也是国内经济困难、政治不稳定导致大量国民出走,中国和委内瑞拉有石油开采和购买关系,他们对中国人也很友好。出门在外,尤其要了解一些他国的经济、政治、地理、历史、文化、艺术、宗教信仰,这些都是唠嗑的素材,首先要大体知道两国关系,聊聊电影音乐或者当地名胜古迹也是拉近距离的很好方式,就如同老外跟咱们说 Great Wall、Roast Duck,有亲切感, 要是能说 Wocao 或者 Niubi, 那就算中国通了,立马划入「自己人」的范畴。
当然了,这次还遇到了各种有意思的人,吃到了各地美食,从大西洋岸边走到地中海西岸,从高迪的建筑到梵高的画作,从安达卢西亚摩尔人留下的伊斯兰风格宫殿,到马德里富丽堂皇的欧式皇宫。有空再细细道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