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近邻算法

k-近邻算法


k-近邻算法概述

k-近邻算法(k-NearestNeighor Algorithm)是采用测量不同特征值之间的距离方法进行分类,简称kNN。

这里用到的距离计算是欧几里德距离。

工作原理:存在一个样本数据集合(x_{1}^{i},x_{2}^{i},...,x_{k}^{i},y^{i})i\rightarrow(0,n),也称作训练样本集,并且样本集中每条数据都存在标签y^{i},即我们知道样本集中每一数据与所属分类的对应关系。输入没有标签的新数据后(x_{1},x_{2},...,x_{k}),将新数据的每个特征与样本集中数据对应的特征进行比较,然后算法提取样本集中特征最相似数据(最近邻)的分类标签。一般来说,我们只选择样本数据集中前k个最相似的数据,这就是k-近邻算法中k的出处,通常k是不大于20的整数。

距离计算如下:

  

然后把d按照从小到大排序,选择k个最相似数据中出现次数中最多的分类,作为新数据的分类。

kNN除了做分类任务,还可以做回归任务,在后面的章节中会讲到。


k-近邻算法的一般流程

(1)收集数据:方法不限

(2)准备数据:距离计算所需要的数值,最好是结构化的数据格式

(3)分析数据:方法不限

(4)训练算法:此步骤不适用于k-近邻算法(不需要训练,直接计算距离,找出距离最近的k个

(5)测试算法:计算错误率

(6)使用算法:首先需要输入样本数据和结构化的输出结果,然后运行k-近邻算法判定输入数据分别属于哪个分类,最后应用对计算出的分类执行后续的处理


代码实现

所有代码实现都是在python集成的IDLE上完成,创建名为kNN.py的python模块,本节使用的代码都在这个文件中。

1.导包

'''
KNN是一种最简单最有效的算法,但是KNN必须保留所有的数据集,
如果训练数据集很大,必须使用大量的存储空间,
此外,需要对每一个数据计算距离,非常耗时
另外,它无法给出任何数据的基础结构信息(无法给出一个模型)
'''
from numpy import *
import operator
import matplotlib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from os import listdir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matplotlib as mpl
import matplotlib.lines as mlines

2.导入数据

#使用python导入数据,创建数据集和标签
def createDataSet():
    group = array([[1.0,1.1],[1.0,1.0],[0,0],[0,0.1]])
    labels = ['A','A','B','B']
    return group,labels

#每次使用数据,调用该函数即可

3.实施kNN分类算法

'''
伪代码
对未知类别属性的数据集中的每个点依此执行以下操作
1、计算已知类别数据集中的点与当前点之间的距离;
2、按照距离递增次序排序;
3、选取与当前点距离最小的k个点;
4、确定前k个点所在的类别的出现频率;
5、返回前k个点出现频率最高的类别作为当前点的预测分类。
'''

#实施kNN分类算法
def classify0(inX,dataSet,labels,k):
    dataSetSize = dataSet.shape[0]#查看矩阵的维度
    diffMat = tile(inX,(dataSetSize,1)) - dataSet
    #tile(数组,(在行上重复次数,在列上重复次数))
    sqDiffMat = diffMat**2
    sqDistances = sqDiffMat.sum(axis=1)
    #sum默认axis=0,是普通的相加,axis=1是将一个矩阵的每一行向量相加
    distances = sqDistances**0.5
    sortedDistIndicies = distances.argsort()
    #sort函数按照数组值从小到大排序
    #argsort函数返回的是数组值从小到大的索引值
    classCount={}
    for i in range(k):
        voteIlabel = labels[sortedDistIndicies[i]]
        classCount[voteIlabel] = classCount.get(voteIlabel,0) + 1
        #get(key,k),当字典dic中不存在key时,返回默认值k;存在时返回key对应的值
    sortedClassCount = sorted(classCount.items(),
           key=operator.itemgetter(1),reverse=True)
    #python2中用iteritems,python3中用items代替;operator.itemgetter(k),返回第k个域的值
    return sortedClassCount[0][0]

4、测试

#测试KNN
#>>> import KNN
#>>> group,labels = KNN.createDataSet()
#>>> KNN.classify0([0,0],group,labels,3) # B
#>>> KNN.classify0([1.2,1.5],group,labels,3) # A

自行测试~


总结

本节实现了比较简单的k-近邻算法,相信看完会加深对kNN的理解!

欢迎交流~

下一节将会结合一个实例-手写数字识别系统来加深对kNN的理解!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