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超导研究又有新进展,镍基材料成为常压下超导的新突破

今天咱们聊个大新闻——中国科学家又在高温超导领域搞出大动静了!这次的主角是薛其坤院士领衔的团队,他们整了个“常压镍基高温超导”的突破性发现,直接把镍基材料送上了国际科学热搜榜,还登上了顶级期刊《自然》杂志27。

一、“零电阻跑车”开上常温高速路
超导材料就像电力传输的“零油耗跑车”,电流跑得飞快还不损耗能量。但过去这车只能在“极寒天气”(零下200多度)开,科学家们为了让它能在“常温”下跑,折腾了快四十年。这次中国团队搞的镍基材料,在常压下就能实现高温超导(突破40K的“麦克米兰极限”),成了继铜基、铁基之后第三类能常温“飙车”的材料体系,直接把国际超导圈炸了锅。

二、搭原子积木的技术狠活

要搞出这种新材料可不容易。团队自主研发了“强氧化原子逐层外延”技术,相当于用比传统方法强上万倍的氧化能力,像搭纳米级积木一样,把原子一层层精准堆叠起来。这技术不仅解决了氧化物薄膜的“缺氧”难题,还顺带给宽禁带半导体等材料研发打了样,妥妥的“一箭多雕“。

三、中美科研“撞车”的戏剧性
有意思的是,美国斯坦福团队几乎同时搞出了类似成果。但咱中国团队全程用国产仪器,硬是靠独创的薄膜生长技术,造出了晶体质量更高的材料。这种“独立研发却相互印证”的剧情,简直像科幻大片里的平行实验,连外媒都直呼“中国超导进入第一梯队”。

四、超导界的“三足鼎立”来了

过去铜基材料是超导圈的顶流(临界温度最高达130K),铁基材料后来居上,这次镍基的加入直接让材料界“三巨头”凑齐。更关键的是,镍和铜在元素周期表上是邻居,但镍基超导的实现条件过去苛刻到令人发指——要么只能在薄膜里勉强导电,要么得靠高压环境硬撑。这次常压下的突破,相当于给超导机理研究开了扇新窗户。

五、从实验室到现实的想象空间

虽然离实际应用还有距离,但想象空间已经拉满:未来电网可能告别输电损耗,磁悬浮列车成本大降,量子计算机的运算能力说不定还能再翻倍。更现实的是,这次技术突破让我国在超导材料自主产业链上抢到了先手,要知道现在全球95%的超导市场还被低温材料霸占,高温超导的商业化刚起步,这波操作直接给中国科技公司发了张VIP入场券。

总之,这次突破不只是发篇论文那么简单,它像颗深水炸弹,既炸开了超导机理研究的迷雾,又给未来科技革命埋下了种子。难怪连吃瓜网友都说:“原来科幻片里的黑科技,真有人在地球上搞研发啊!”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国货崛起

位卑未敢忘忧国,清澈的爱只为中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