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号 | 学生姓名 | |||
学院 | 信息工程系 | 专业 | ||
选题编号 | 届别 | |||
指导教师 姓名及职称 | \ | |||
中文题目 | “寄情绿苑”绿色殡葬服务小程序的设计与实现 | |||
外文题目 |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Love Green Garden" green funeral service mini program | |||
开 题 报 告 内 容 | 一、文献综述(与本研究有关的国内外研究工作现状或工作积累)及选题的意义、价值: 1、国内研究现状 未来,随着老龄人口的增多,我国每年死亡人数也将呈现小幅增长的态势,人口结构与火化率导致殡葬行业需求持续提升,这将为殡葬行业带来更大的需求;同时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居民消费支出的增加,人均殡葬支出也将不断提高,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发展前景广阔。根据数据显示,中国殡葬服务相关企业注册数量逐年上涨,2015 年中国殡葬服务相关企业仅有 2708 家,截至 2021 年末,中国殡葬服务相关企业注册数量为 13879 家,增长迅速,同比 2020 年上涨 37.1%。 随着殡葬服务企业数量的增多,人们无法进行直观对比以进行更优的选择。对于土地而言,土葬或火葬之后骨灰埋葬的土地都无法实现再利用。据统计,我国农村常住人口估计达到 5 亿 7661 万人,每年需要修建 2000 万座墓地,占用 10 万亩土地,造成了大面积的土地浪费。而对于特殊节日的扫墓祭拜,前几年不断反弹的疫情,阻止了不少人回乡悼念的脚步,无法完成祭拜、传递哀思。 2、国外研究现状 针对绿色殡葬而言,英国在 1993 开辟了全球第一个绿色殡葬陵园,到目前为止, 英国已经有 200 多家自然陵园,逝者家人会在墓穴上方种一棵树或适应本地环境的灌木或铺上草坪等等。在巴黎,绿色墓地成为主要墓地之一,考虑到绿色目标,巴黎的墓地将避免使用墓碑,而选择十年更换一次的木制标记。针对线上祭拜而言,“思念堂”是 2020 年 3 月上线的互联网追思平台,提供互联网追思、网上纪念堂和网上灵堂等服务。根据“思念堂”互联网追思平台的数据来看,截止 2023 年 3 月份的海外用户占比数据显示,思念堂海外用户依旧保持较高增速,目前美国以 15.35%的占比成为思念堂海外用户最多的国家,超过了加拿大。从其报告整体来看,充分显示出了民众对于网上祭奠接受程度已经越来越高,而对于大部分海外用户来说,这一新型祭奠形式已成刚需。 3、选题的意义 在中国老龄化社会的背景下,老年人口的增加和墓地数量的减少已成为紧迫的问题。本平台旨在满足人们对绿色丧葬需求的同时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智慧种植技术和先进的农业管理方法将骨灰快速转化为有机土壤,并利用物联网技术、自动化设备等实时监测作物生长的环境参数,为用户提供多样化的种植服务,可自由选择花葬、树葬等不同生态葬方式,亦可亲自参与到作物的种植过程中、感受自然的循环和生命的延续。同时提供各类葬式解决方案、殡品易购、在线祭拜、云种植等功能。本团队还计划引入合作商家,提供丧葬服务、周边纪念品和花卉、树苗等产品的售卖,以丰富用户的选择和体验。 二 研究内容、拟解决的问题(设计给出技术参数): 1、研究内容 (1) 绿色殡葬服务:研究绿色殡葬服务的概念和实践,例如树葬、草坪葬、花坛葬等。同时,需要研究如何将传感器检测到的数据与绿色殡葬服务相结合,例如根据植物生长状态为用户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研究用户的需求和期望,例如他们希望通过服务平台获取哪些信息和服务,他们对服务平台的使用体验和界面设计有何要求等。这将有助于优化服务平台设计,提高用户满意度。 (2) 数据传输技术:研究如何将传感器检测到的数据传输到服务平台中。这可能涉及到无线通信技术,例如Wi-Fi、蓝牙、Zigbee等,或者利用移动网络进行数据传输。 (3) 传感器技术:研究适用于殡葬环境的传感器技术,以检测植物生长状态及环境参数。例如,利用土壤温湿度传感器、大气温湿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等来检测植物所处环境的温湿度、光照等参数。 2、拟解决的问题 (1) 将现代智慧农业技术与绿色丧葬相结合,实现有机作物的种植。通过物联网技术、传感器,实时监测土壤湿度、温度、光照强度等参数。 (2) 坚持殡葬公益属性,减轻群众治丧负担,推动殡葬改革,倡导节地绿色生态安葬新风,发展“互联网+殡葬服务”,开展文明网络祭扫。 (3) 如何实现小程序与传感器技术的有效结合,提高系统的整体性能。 三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1、研究方法 (1)需求分析:明确小程序需要满足的功能。 (2)技术研究:对所需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包括传感器技术、微信小程序开发技术等。 (3)系统设计:设计系统架构,确定小程序的各个模块及其相互关系,例如环境参数检测模块、数据传输模块、用户界面模块等。 (4)开发与实现:按照系统设计进行编程,实现各个模块的功能。 (5)测试与优化:对小程序进行测试,发现并修复可能存在的错误和问题,然后进行优化以满足性能要求。 (6)部署与使用:将小程序部署到服务器,然后向用户发布。在用户使用过程中收集反馈,以便进行后续的维护和更新。 (7)维护与更新:根据用户反馈和使用情况对小程序进行维护和更新。 2、技术路线 (1)选型和部署:根据需求选择传感器,如温湿度、光照等,确定位置和数量。 (2)数据采集和传输:编写驱动程序,设计通信协议,实时传输传感器数据。 (3)数据处理和分析:在云平台或服务器端进行处理和分析,实现环境参数监测、预测和报警。 (4)界面设计:设计和开发用户界面,展示实时数据、历史记录等。 (5)安全和隐私保护:采用加密技术等保护数据安全和用户隐私。 (6)系统集成和调试:整合各模块,进行系统调试和优化。 3、可行性分析 (1)技术可行:利用成熟的传感器和通信技术可实现环境参数的实时监测和传输,小程序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可以满足实时数据分析需求。 (2)经济可行:便民服务殡葬平台小程序的低成本和高效率可以节省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 (3)社会可行:该小程序有助于提升公共安全水平,满足社会环保需求,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四 研究计划及进展安排: 1、调研、可行性分析及选题 2023年6 月25日——2023年9月15日 2、开题答辩、报告修改提交及前期检查 2023年9 月18日——2023年10月15日 3、需求分析和总体设计 2023年10 月16日——2023年11月10日 4、详细设计 2023年11 月13日——2023年11月24日 5、程序编写、调试、实现相应功能 2023年11 月27日——2024年1月14日 6、中期检查 2023年12 月25日——2024年1月5日 7、测试、修改、完善 2024年1月8日——2024年1月19日 8、论文初稿 2024年1月22日——2024年2月4日 9、修改完善论文 2024年2月5日——2024年3月17日 10、答辩及整理资料 2024年3月25日——2024年4月14日 学生签名: 年 月 日 指导老师签名: 年 月 日 |
“寄情绿苑”绿色殡葬服务小程序的设计和实现(需求文档)
最新推荐文章于 2025-04-30 21:05:10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