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OSI模型:网络通讯中的7个层次

此为笔者自己尝试翻译《Osi Model : 7 Layer Of The Network Communication》的译文,原文地址:https://networkel.com/osi-model-7-layer-network-communication/

OSI(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开放系统互连)模型最初由ISO(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国际标准化组织)在1978年开发完成。这个模型稍作修改后便在1984年作为“OSI参考模型”发布。OSI模型很快被全世界所接受,它主要定义了网络设备之间如何进行通讯。在OSI模型出现之前,每个供应商使用它们自己特有的计算机网络。它们通过自家产品的工作原理来相应地定义所有的(通讯)规则。例如,IBM只使用自己的设备,除了IBM以外,没有其他厂商的设备在这个网络上工作。

但是几年后,很多厂商也开始开发自己的设备了。并且在不同厂商的设备之间提供通讯成了一个很大的需求。OSI模型定义了一个独立于厂商的协议,并且为使用了这一模型的不同厂商的设备提供相互通讯的方法。这个模型并不会随着硬件、计算机网络或者软件而变化。很快它成为了一个工业标准。OSI模型由定义网络通讯的7层组成。这些层为:

  1. 物理层( Physical Layer )
  2. 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
  3. 网络层(Network Layer)
  4. 传输层(Transport Layer)
  5. 会话层(Session Layer)
  6. 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
  7. 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

正如你在上文图中所见到的,应用层(第7层)是模型中的最高层,同时,物理层(第1层)是最底层。头3层被定义为了“媒介层”并且第4、5、6、7层被定义为了“主机层”。信息在第7层作为“数据(Data)”被传输并且在第4层(传输层)被划分为多个“段(Segments)”。这种分割使得接收设备可以以正确的顺序获取信息。地址参数在第3层被添加到这些“段“前,从此,我们的信息被称之为多个“包(Packet)”(译者注:即信息因为太长了,被分割为多个段,一个段加上一个地址参数就组成了一个包,多个段组成多个包)。每个包的物理地址(MAC addresses)在第2层被添加到每个“包”前,此时一条“帧”便形成了(译者注:即一个包加上物理地址会生成一个帧,多个包生成多个帧)。最终,这些“帧”在第一层被转换为位流并且准备好被传输。

第1层:物理层

物理层定义了我们的数据在线缆中的结构。数据被作为“位”传输。此层定义了“1”和“0”将被如何转换为无线电、电或者光信号。例如,一个“集线器”工作在OSI模型的第一层,因为它将数据视为电信号。很多硬件都工作于此层,诸如:电缆、RS-232( 常用的串行通信接口标准之一 )、通用串行总线(USB)、数字用户线路 (DSL)等。

第2层:数据链路层

数据链路层定义了连接物理层的规则。访问方法,像以太网(Enternet)或者令牌环(Token ring)工作于此层。这些访问方法基于各自的协议来处理数据。信息(数据)在此层称为一个“帧”。这些帧使得我们可以按顺序发送数据。 在数据链路层进行的大部分处理都是在网卡上进行的。同时其也对来自第一层的数据进行错误检测。诸如:以太网(Enternet)、 高级数据链路控制 (HDLC)、令牌环(Token ring)、L2TP( 一种工业标准的Internet隧道协议 )这些协议被用于此层。

第3层:网络层

如果一个包(packet)需要被发送给不同的网络,那么其将会在网络层被添加路由信息。报文在此被加上地址同时逻辑地址被转换为物理地址。英特网协议(IP,Internet Protocol)工作于此层,因此IP路由也是在此层完成的。诸如:英特网协议(IP、包括IPv4和IPv6)、 英特网控制报文协议( ICMP)、地址解析协议(ARP)和互联网组管理协议(IGMP)工作于第三层。

第4层:传输层

在此层,信息被标记为“段”。传输层提供传输数据的功能。诸如传输控制协议(TCP)和用户数据报协议(UDP)之类的协议工作于此层。此层也为上层提供服务质量(QoS)功能。对某些协议会进行错误检测(比如TCP协议)。流控制传输协议(SCTP)和数据报拥塞协议(DCCP)也工作于此层。

第5层:会话层

会话层为两个不同计算机上的应用程序提供连接。如果一台计算机正在同时与很多台计算机进行通讯,会话层也提供指定当前需要进行通讯的某台计算机的功能。这个功能通过通过不同的会话传递信息来实现(译者注:也就是每台通讯中的计算机都对应独立的会话)。网络文件系统(NFS)、 服务消息块(SMB)、ISO8326、ISO8327、ITU-T.6299以及网络基本输入输出系统(Netbios)工作于此层。

第6层:表示层

表示层将数据转换为接收计算机可以解析的形式。因此不同的软件可以相互之间共享同一份数据。此层定义了“数据如何被表达”。同时在此也定义了数据的格式。此外,诸如:加密、压缩、解密也在第六层进行。图像格式(比如:jpg、png等)、 美国信息交换标准代码(ASCII)、 扩展二进制编码的十进制交换码(EBCDIC)工作于此层。

第7层:应用层

应用层提供了用于应用程序的网络接口。只有应用层不用为其他层提供服务。此层使得应用程序可以于网络中工作。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文件传输协议(FTP)、域名系统(DNS)和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工作于此层。

OSI模型同时也提供有效的排错机制。举例来说,如果一个设备从网络上掉线,排错机制从第一层开始触发(比如检查到设备的物理连接。)。如果在第一层没有发现错误,那么开始检查第二层(检查设备的MAC地址是否在MAC地址表中)。如果检查到问题,那么就不需要检查第三层了!如果第二层也是正常的,那么第三层将会被检查(检查设备的IP地址是否在路由器的路由表中)。以此类推,一直用同样的方法检查到最顶上的第七层。

  • 1
    点赞
  • 3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综合练习四 姓名: 一、不定项选择题: 1.交换机和路由器相比,主要的区别有( ) A.交换机工作在OSI参考模型的第二 B.路由器工作在OSI参考模型的第三 C.交换机的一个端口划分一个广播域的边界 D.路由器的一个端口划分一个冲突域的边界 2. IP地址190.233.27.13是( )类地址 A. A B. B C. C D. D 3. 下面的描述正确的有( ) A. 集线器工作在OSI参考模型的第一、二两 B. 集线器能够起到放大信号,增大网络传输距离的作用 C. 集线器上连接的所有设备同属于一个冲突域 D. 集线器支持CSMA/CD技术 4. 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有( ) A. DNS是用来解析IP地址和域名地址(互联网地址)的 B. 默认网关是互连内网和外网的通道 C. 每个Windows用户都可以创建域,并使用域的一个帐号 D. 每个Windows用户都可以创建工作组,创建了一个工作组,计算机重启后就会自动 加入到该工作组 5. C类地址段193.11.22.0/24进行可变长子网划分,则下列地址能够成为其子网地址的有 ( ) A. 193.11.22.174 B. 193.11.22.192 C. 193.11.22.172 D. 193.11.22.122 6. 地址为:192.168.100.138,子网掩码为:255.255.255.192所在的网络地址是什么,和I P地址192.168.100.153是否在同一个网段? A. 192.168.100.128,是 B. 192.168.100.0,是 C. 192.168.100.138,是 D. 192.168.100.128,不是 7、一个B类网络,有5位掩码加入缺省掩码用来划分子网,每个子网最多( )台主机。 A. 510 B. 512 C. 1022 D. 2046 8. 有关集线器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集线器不需要遵循CSMA/CD规则 B. 使用集线器的局域网在物理上是一个星形网,但在逻辑上仍然是一个总线网 C. 网络的多个终端设备必须竞争对传输媒质的控制,一个特定时间内至多只有一 台终端能够发送数据 D. 集线器的端口数越多,传输的效率越高 9. 下列地址表示私有地址的有( ) A. 192.168.255.200 B. 11.10.1.1 C. 172.172.5.5 D. 172.30.2.2 10. 下面的描述正确的有( ) A. 集线器不能延伸网络的可操作的距离 B.集线器不能在网络上发送变弱的信号 C. 集线器不能过滤网络流量 D. 集线器不能放大变弱的信号 11. 教育城域网的建设一般划分成三个层次:核心/汇聚/接入;其学校主要处于 ( ) A. 核心 B. 汇聚 C. 接入 12. 下列对VLAN技术的理解正确的( ) A. 同一VLAN的用户设备必须在物理位置上很接近,否则在交换机上没有办法实现 B. VLAN是一个逻辑上属于同一个广播域的设备组 C. VLAN之间需要通讯时,必须通过网络的功能(寻址路由)才可以实现 D. 理论上可以基于端口、流量和IP地址等信息划分 13. 在以太网最常用的是交换机,是根据( )地址来区分不同的设备的 A.IP地址 B.IPX地址 C.LLC地址 D.MAC地址 14. RARP的作用是( ) A. 将自己的IP地址转换为MAC地址 B. 将对方的IP地址转换为MAC地址 C. 将对方的MAC地址转换为IP地址 D. 知道自己的MAC地址,通过RARP协议得到自己的IP地址 15. 下列应用使用TCP连接的有( ) A. Telnet B. E-mail C. FTP D. DNS 16. 第一个八位组以二进1110开头的IP地址是( )地址 A. A类 B. B类 C. C类 D. D类 17. ( )协议是一种基于广播的协议,主机通过它可以动态的发现对应于一个IP地址的MA C地址 A. ARP B. DNS C. ICMP D. RARP 18. 当交换机检测到一个数据包携带的目的地址与源地址属于同一个端口时,交换机会怎样 处理?( ) A. 把数据转发到网络上的其他端口 B. 不再把数据转发到其他端口 C. 在两个端口间传送数据 D. 在工作在不同协议的网络间传送数据 19. 关于交换机交换方式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改进的直接交换方式:交换机只检查进入交换机端口的数据帧头部的目的MAC地址 部分,即把数据转发出去 B. 存储转发式交换方式:交换机要完整地接收一个数据帧,并根据校验的结果以确 定是否转发数据 C. 直接交换方式:交换机只转发长度大于64字节的数据帧,而隔离掉小于64字节的 数据 D. 这些说法全部正确 20.
1.简述计算机网络和互联网的定义 答:计算机网络是一些互相连接的、自治(自主)的计算机的集合。为用户提供资源共享和连通性。 互联网是 2.OSI、TCP/IP协议体系结构分为几,它们每的名称是什么?请你比较对比这两个体系结构的异同。 请简述ISO/OSI参考模型的名称和主要功能。 (1)物理:完成原始比特传输; (2)数据链路:完成相邻结点之间的可靠数据传输; (3)网络:完成任意两台主机之间的数据传送; (4)传输:完成两台主机上两个进程之间数据通信; (5)会话:完成进程之间的会话管理; (6)表示:完成数据格式转换以及数据加密、压缩等工作; (7)应用:是用户访问网络的接口。 请简述TCP/IP协议体系结构参考模型的名称和主要功能。 1.网络接口 2.网络互连 3.传输 4.应用 3.试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的主要有缺点? 电路交换:整个报文的比特流连续地从源点直达终点,好像在一个管道传送, 经过通信路径上的线路资源独占; 优点:通信实时性强,适用于交互式会话类通信; 缺点:1. 对突发性通信不适应,通信线路的利用率较低。2.建立连接时间长,系 统不具有存储数据的能力,不能平滑流量。 报文交换:整个报文先传送到相邻结点,全部存储下来后查找转发表,转发到下 一个结点。 优点:无需预先分配传输带宽,在传送突发数据时可提高整个网络的信道利用率; 缺点:时延较长,灵活性较差。 分组交换:单个分组传送到相邻结点,存储下来后查找转发表转发到下一个结点。 优点: 高效 动态分配传输带宽,对通信链路是逐段占用。 灵活 以分组为传送单位和查找路由。 迅速 不必先建立连接就能向其他主机发送分组。 可靠 保证可靠性的网络协议;分布式的路由选择协议使网络有很好的生存 性。 缺点:分组在各结点存储转发时需要排队,会造成一定的时延。分组必须携带的 首部(里面有必不可少的控制信息)也造成了一定的开销。很难提供服务质量。 4.给出TCP和UDP的英文全称和文解释。简要比较它们的不同。 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 -1分,用户数据报协议-1分):无连接的、面向报文的、尽最大努力交付的(不保证可靠)、没有拥塞控制的、首部开销小(1分) 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1分, 传输控制协议-1分):面向连接的、面向字节流的、可靠交付的、提供全双工通信(2分) 5.解释以下概念: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协议栈、协议数据单元、基带信号、带通信号。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的各及其协议的集合。或:计算机网络及其构件所应完成的功能的精确定义(2分) 协议栈:指网络协议的总和。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通常分为几,几个层次画在一起很象一个栈的结构。(2分) 协议数据单元:对等层次之间传送的数据单位(1分) 基带信号:来自信源的基本频带信号(1分) 带通信号:经过载波调制后的信号(1分)。 6.简述IP地址与硬件地址的区别。 IP地址是网络和以上各使用的地址(1分),是一种逻辑地址,IPv4地址32位(4字节)(1分),IPv6地址128位(16字节)(1分) MAC地址是数据链路的和物理使用的地址(1分),是一种物理地址。MAC地址长度为48位(6字节)(1分) IP地址放在IP数据报的首部(1分),而MAC地址放在MAC帧的首部。(1分) 7.什么是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协议的三要素是什么,各要素的含义什么 计算机网络:一些互相连接的、自治的计算机的集合。(1分) 语法(1分): 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或格式 。 (1分) 语义(1分): 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完成何种动作以及做出何种响应。 (1分) 同步(1分): 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1分) 8. 试简述IEEE802.3标准以太网(CSMA/CD)的介质访问控制的工作原理(包括发送端、接收端及冲突处理的原理)。 “多点接入”表示许多计算机以多点接入的方式连接在一根总线上。(1分) “载波监听”是指每一个站在发送数据之前先要检测一下总线上是否有其他计算机在发送数据,如果有,则暂时不要发送数据,以免发生碰撞。 (2分) “碰撞(冲突)检测”就是计算机边发送数据边检测信道上的信号电压大小。(2分) 一旦发现总线上出现了碰撞(冲突),就要立即停止发送,免得继续浪费网络资源,然后等待一段随机时间后再次发送。(2分) 或:先听后发,边听边发,碰撞停止,延迟重发 9.简述透明网桥的工作原理及其学习算法。 (1).网桥收到一帧后先进行自学习(1分)。查找转发表与收到帧的源地址有无相匹配的项目。如没有,就在转发表增加一个项目(源地址、进入的接口和时间)(1分)。如有,则把原有的项目进行更新。(1分) (2)转发帧。查找转发表与收到帧的目的地址有无相匹配的项目。(1分) 如没有,则通过所有其他接口(但进入网桥的接口除外)进行转发(扩散)。(1分) 如有,则按转发表给出的接口进行转发。(1分) 若转发表给出的接口就是该帧进入网桥的接口,则应丢弃这个帧(因为这时不需要经过网桥进行转发)。(1分) 1、什么是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为什么要分? 答: 计算机网络及各协议的集合称为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3分)。分的原因基于以下几点:(2分) 1)各之间是独立的。 2)灵活性好。 3)结构上可分割开。 4)易于实现和维护。 能促进标准化工作。 2、试简述IEEE802.3标准以太网的介质访问控制的工作原理(包括发送端、接收端及冲突处理的原理)。 答: (1)工作站要发送数据时,先侦听信道是否有载波,如果有,表示信道忙,则继续侦听,直至检测到空闲,立即发送数据;(2分) (2)在发送数据过程进行冲突检测,如果在冲突窗口内没有发生冲突,则表示数据发送成功,否则立即停止发送,并采用二进制指数回退算法,等待一个随机时间后在重复发送过程;(2分) (3)对于接收方,则根据数据包的校验和正确与否和物理地址是否为自己来决定是否将数据交给上协议。(1分) 3、简要说明计算机A与B采用TCP协议通信时,连接建立过程。 答: TCP通讯双方建立连接过程称为3次握手,即双方共计发送三次报文的通讯(2分),若A主机主动向B主机通讯,则其连接建立过程如下(每点1分): 1)A发送报文,其SYN为1; 2)B发送报文,其SYN为1,ACK为1; 3)A发送报文,其ACK为1 4、什么叫流量控制,试简述TCP的流量控制机制,UDP协议有流量控制吗? 答: (1)为了防止快速的发送设备发出的数据过多,导致慢速的接收设备处理不过来而发生大量数据丢失(淹没慢速的接收设备)所采取的限制措施称为流量控制。(3分) (2)在面向连接的TCP协议,TCP包有一个Window size 字段,接收方可以通过该字段告诉发送方,自己还有多少个接收缓冲区,极端情况下,当接收方不能再接收数据时,把该字段设置为0,从而发送方可以根据该字段的值来调整发送数据的大小或速率。(1分) (3)UDP协议无流量控制。(1分) 3. 常用的信道复用技术有哪些? 1).FDM: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频分复用(1分) 2).TDM: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 时分复用、STDM: Statistic TDM统计时分复用(2分) 3).WDM: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 波分复用(1分) 4).CDM: Code Division Multiplexing 码分复用:(1分) 5. 简单对比虚电路服务和数据报服务 每答对1个对比方面得1分,最高得5分。 对比的方面 虚电路服务 数据报服务 思路 可靠通信应当由网络来保证 可靠通信应当由用户主机来保证 连接的建立 必须有 不需要 终点地址 仅在连接建立阶段使用,每个分组使用短的虚电路号 每个分组都有终点的完整地址 分组的转发 属于同一条虚电路的分组均按照同一路由进行转发 每个分组独立选择路由进行转发 当结点出故障时 所有通过出故障的结点的虚电路均不能工作 出故障的结点可能会丢失分组,一些路由可能会发生变化 分组的顺序 总是按发送顺序到达终点 到达终点时不一定按发送顺序 端到端的差错处理和流量控制 可以由网络负责,也可以由用户主机负责 由用户主机负责 2、简述Link-State路由算法的工作过程及其特点。 答,应该围绕发送时机、发送对象、发送内容3方面展开讲解。 3.网络体系结构传输的数据单位: 物理:比特(位)bit 数据链路:帧frame 网络:分组(包)packet, 或IP 分组,IP 数据报 运输:TCP:报文段segment, UDP:用户数据报user datagram 3. 网络体系结构的主要设备 物理继器(转发器)repeater、集线器hub(扩大冲突域)、网卡NIC(网 络适配器Adapter) 数据链路:网桥bridge(会产生广播风暴)、交换机switch(2 )、网卡NIC(网 络适配器adapter) 网络:路由器 router (可以抑制广播风暴,丢弃广播分组) 运输及以上:网关gateway 4. 透明传输的解决方法 字节填充或字符填充:发送端的数据链路在数据出现控制字符,则在其前面插入一个转 义字符;接收端的数据链路在将数据送往网络之前删除这个插入的转义字符。 零比特填充(位填充):在发送端,先扫描整个信息字段,只要发现有 5 个连续 1,则立即 填入一个 0;在接收端,对帧的比特流进行扫描,每当发现 5 个连续1 时,就把这 5 个 连续 1 后的一个 0 删除。 3. 端口号(熟知端口号、登记端口号、短暂端口号) :P182-184 FTP :20、21 端口;Telnet:23 端口;SMTP:25 端口;HTTP:80 端口 DNS:53 端口;DHCP :67、68 端口;TFTP:69 端口;SNMP:164 端口 4. TCP 套接字 把 IP 地址和端口号合起来就是套接字(socket) 套接字= (IP 地址: 端口号) 2.解决IPv4 地址耗尽的措施有哪些? 1).子网划分,提高IP 地址利用率,减少IP 地址的浪费 2).无类别编址 CIDR,使 IP 地址的分配更加合理 3).DHCP,分时利用IP 地址 4).NAT,一个公用IP 地址代理多个私有地址 5).使用更大地址空间的新版本IP 协议,如IPv6.
网 络 安 全 试 题 一 "一.判断题(每题 "1 分,共 25 分) " 1. 计算机病毒对计算机网络系统威迫不大。 2. 黑客攻击是属于人为的攻击行为。 3. 信息依据敏感程序一般可为成非保密的、内部使用的、保密的、绝密的几类。 4. 防范发送数据方发送数据后否认自已发送过的数据是一种抗狡辩性的形式。 5. 密钥是用来加密、解密的一些特别的信息。 6. 在非对称密钥密码系统,发信方与收信方使用不一样的密钥。 7. 数据加密可以采纳软件和硬件方式加密。 8. Kerberos 协议是建立在非对称加密算法 RAS上的。 9. PEM是专用来为电子邮件供给加密的。 10. 在 PGP顶用户之间没有相信关系。 11. Kerberos 能为分布式计算机环境供给对用户单方进行考据的方法。 12. 当一个网络的主机太多时,可以将一个大网络分成几个子网。 13. 对路由器的配置可以设置用户接见路由器的权限。 14. 计算机系统的纤弱性主要来自于网络操作系统的不安全性。 15. 操作系统超级用户和一般用户的接见权限没有差异。 16. 保护帐户口令和控制接见权限可以提升操作系统的安全性能。 17. 按期检查操作系统的安整日记和系统状态可以有助于提升操作系统安全。 18. 在 Windows NT 操作系统,域间的拜托关系有单向拜托和双向拜托两种。 19. 在 NetWare 操作系统,使用 NIS 供给的层次式的分配和管理网络接见权的方法。 20. 审计和日记工具可以记录对系统的全部接见,可以追踪入侵者的印迹,可以找出 系统的安全漏动。 21. 接见控制是用来控制用户接见资源权限的手段。 22. 数字证书是由 CA认证心签发的。 23. 防火墙可以用来控制进出它们的网络服务及传输数据。 24. 防火墙应用的数据包过滤技术是基于数据包的 IP 地址及 TCP端口号的而实现 对数据过滤的。 25. 病毒只好以软盘作为流传的门路。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 1 分,共 25 分) 1. 目前广为流行的安全级别是美国国防部开发的计算机安全标准-可相信计算机 标准议论准则( Trusted Computer Standards Evaluation Criteria )。 TCSEC 按安全程度最低的级别是: A D B A1 C C1 D B2 E 以上都不是 2. 有一种系统拥有限制用户执行某些命令或接见某些文件的权限,并且还加入了 身份认证级别;系统对发生的事件可以加以审计( audit ),并写入日记间。 这个系统属于哪一个安全级别? A D B C1 C C2 D B2 3. 属于 C 级的操作系统有: A. UNIX操作系统 B. DOS操作系统 C. Windows99操作系统 D. Windows NT操作系统 4. 数据在储存或传输时不被更正、破坏,或数据包的扔掉、乱序等是指: A 数据完好性 B 数据一致性 C 数据同步性 D 数据源发性 5. 加密工具 PGP用的是杂合加密算法,从下边列表选出一正确答案。 A RSA和对称加密算法 B Diffie-Hellman 和传统加密算法 C Elgamal 和传统加密算法 D RSA和 Elgamal 6. 在对称密钥系统,依据加密方式的不一样又可分为: A. 分组密码方式和密钥序列方式 B. 分组密码方式和序列密码方式 C. 序列密码方式和数据分组方式 D. 密钥序列方式和数据分组方式 7. 在通讯系统的每段链路上对数据分别进行加密的方式称为: A. 链路加密 B. 节点加密 C. 端对端加密 D. 连接加密 8. Windows NT的域用户考据是在 OSI 参照模型的哪一供给安全保护? A 应用 B 表示 C 会话 D 传输 A A类 B B类 C C类 D D类 9. 针对 TCP上的安全协议,微软推出了 SSL2的改进版本称为: A TLSP B PCT C SSL3 D MS SSL 10. CATV(有线电视)系统用 TV的一个频道作上连线,另一频道作下连线,两个信息包流实现如何的传输? A 两个信息包流都是非加密的并且可以被任何一个对 TV电缆接通的人窃听 B. 只有上连线的信息包流是加密的,难以被窃听 C. 只有下连线的信息包流是加密的,难以被窃听 D. 两个信息包流都是加密的,难以被窃听 11. 针对路由器的安全配置,用以下哪一种安全防范措施,可以防范电子诈骗? A. 在路由器广域端口设置接见列表,过滤掉之内部网络地址进入路由 器的 IP 包 B 在路由器上使用接见列表进行过滤,缺省关闭 HTTP接见,只让某个 IP 地址的主机可以接见 HTTP C 在路由器长进行配置,关闭 Echo (7) 、 Discard (9) 等端口 D
网络服务器配置与管理 》 课 时 授 课 计 划 二 一四 至二 一五 学年度第二学期 第1周 第1页 " " (签字) 年 月 " "审 批 意 见 "日 " "授 课 班 级 " " " "教 时 " " " " " "计 划 "实 用 " "授 课 日 期 " " " "4 "4 " "一、基本课题:任务1 了解网络体系结构 " "二、目的要求: 熟悉OSI模型和TCP/IP协议; " "三、重点难点:了解OSI和TCP/IP协议 " " " "四、教具与挂图:计算机,多媒体 " "五、课堂类型与方法:讲授演示法,任务驱动学习法和协作学习法 " "复习提问: " "附后 " "班次 " "姓名 " "分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七、布置作业(题目及来源):附后 " "八、参考书及教材: " "课后 回忆 " " " " " " " " " " " " " " " "编写日期: 备课教师(签字): " " " "十、授课内容:(附后) " "时间 "教 学 内 容 "方法 " " "项目1 TCP/IP协议组及部署网络连接 " " " "任务1 了解网络体系结构 " " " "相关知识与技能: " " " "1、OSI参考模型 " " " "(1)体系结构: " " " " " " " "(2)各层次的功能: " " " "(1)物理(Physical Layer) " " " "物理OSI参考模型的最低,它利用传输介质为数据链路" " "80 "提供物理连接。它主要关心的是通过物理链路从一个节点向另 " " " "一个节点传送比特流,物理链路可能是铜线、卫星、微波或其 "讲解、 " " "他的通讯媒介。它关心的问题有:多少伏电压代表1?多少伏电"课件 " " "压代表0?时钟速率是多少?采用全双工还是半双工传输?总的"演示、 " " "来说物理关心的是链路的机械、电气、功能和规程特性。 "网络 " " "(2)数据链路(Data Link Layer) "补充 " " "数据链路是为网络提供服务的,解决两个相邻结点之间的 " " " "通信问题,传送的协议数据单元称为数据帧。 " " " "数据帧包含物理地址(又称MAC地址)、控制码、数据及校验" " " "码等信息。该的主要作用是通过校验、确认和反馈重发等手 " " " "段,将不可靠的物理链路转换成对网络来说无差错的数据链 " " " "路。 " " " "(3)网络(Network Layer) " " " "网络是为传输提供服务的,传送的协议数据单元称为数据 " " " "包或分组。该的主要作用是解决如何使数据包通过各结点传 " " " "送的问题,即通过路径选择算法(路由)将数据包送到目的地 " " " "。另外,为避免通信子网出现过多的数据包而造成网络阻塞 " " " ",需要对流入的数据包数量进行控制(拥塞控制)。当数据包 " " " "要跨越多个通信子网才能到达目的地时,还要解决网际互连的 " " " "问题。 " " " "(4)传输(Transport Layer) " " " "传输的作用是为上协议提供端到端的可靠和透明的数据传 " " " "输服务,包括处理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等问题。该向高屏 " " " "蔽了下数据通信的细节,使高用户看到的只是在两个传输 " " " "实体间的一条主机到主机的、可由用户控制和设定的、可靠的 " " " "数据通路。 " " " "传输传送的协议数据单元称为段或报文。 " " " "(5)会话(Session Layer) " " " "会话主要功能是管理和协调不同主机上各种进程之间的通信 " " " "(对话),即负责建立、管理和终止应用程序之间的会话。会 " " " "话得名的原因是它很类似于两个实体间的会话概念。例如, " " " "一个交互的用户会话以登录到计算机开始,以注销结束。 " " " "(6)表示(Presentation Layer) " " " "表示处理流经结点的数据编码的表示方式问题,以保证一个 " " " "系统应用发出的信息可被另一系统的应用读出。如果必要 " " " ",该可提供一种标准表示形式,用于将计算机内部的多种数 " " " "据表示格式转换成网络通信采用的标准表示形式。数据压缩 " " " "和加密也是表示可提供的转换功能之一。 " " " "(7)应用(Application Layer) " " " "应用OSI参考模型的最高,是用户与网络的接口。该通" " " "过应用程序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