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象存活判断
在堆中存放着几乎所有的Java实例对象,在GC执行垃圾回收之前,首先需要区分出内存中哪些是存活对象,哪些是已经死亡的对象。只有被标记为已经死亡的对象,GC才会在执行垃圾回收时,释放掉其所占用的内存空间,因此我们可以称为垃圾的标记阶段。 - 那么在JVM中究竟是如何标记一个死亡对象的呢?简单来说,当一个对象已经不再被任何的存活对象继续引用时,就可以宣判为已经死亡。
引用计数算法
- 对每个对象保存一个整型的引用计数属性。用于记录对象被引用的情况。
- 对于一个对象A只要有任何对象引用了A,则A的引用计数起就加1;当引用失效时,引用计数起就减1;只要对象A的引用计数器的值为0,即表示对象A不可能再被使用,可进行回收。
优点:实现简单,垃圾对象易于辨识;判定效率高,回收没有延迟性。
缺点:
它需要独立的字段存储计数器,增加了存储空间开销。
每次赋值都需要更新计数器,伴随加减法操作,增加时间开销。
引用计数器有一个严重的问题:无法处理循环引用的情况,所以Java中没有采用这类算法。
比如下面的代码,采用引用计数器算法无法回收
public class TestReference {
public Object instance = null;
public static void testGC() {
TestReference objA = new TestReference();
TestReference objB = new TestReference();
objA.instance = objB;
objB.instance = objA;
objA = null;
objB = null;
System.gc();
}
}
- Python采用了引用计数算法,那么他是怎么解决的循环问题呢
1 手动解除:就是在合适的时机,解除引用关系。
2 使用若引用weakref ,weakref是Python提供的标准库,旨在解决循环引用。
可达性分析算法
-
可达性分析算法(根搜索算法、追踪性垃圾收集)
-
相较于引用计数算法,这里的可达性分析就是 Java C#选择的。这种类型的垃圾收集通常也叫做追踪性垃圾收集;
-
这个算法的基本思路是通过一系列称为“GCRoots”的根对象作为开始起点集,从这些起点开始,根据引用关系向下搜索,搜索过程所走过的路径称为引用链(Reference Chain),如果某个对象到GC Roots没有任何引用链相连,或者用图论的话来说就是从GC Roots到这个对象不可达时,则证明此对象时不可能再被使用的。
-
如下图所示,对象object5、object6、object7虽然互相有关联,但是它们到GC Roots是不可达的,因此它们将会被判定为可回收对象。
-
在Java语言中,GC Roots 包括以下几类元素。
- 虚拟机栈中引用的对象(比如:各个线程被调用的方法中使用到的参数、局部变量等。)
- 本地方法栈内JNI(本地方法)引用的对象
- 方法区中静态属性引用的对象(比如:Java类的引用类型静态变量)
- 方法区中常量引用的对象(比如:字符串常量池String Table里的引用)
- 所有被同步锁synchronized持有的对象
- Java虚拟机内部引用(基本数据类型对应的Class对象,一些常驻的异常对象如:NullPointerException、OOM,系统类加载器)
- 反应Java虚拟机内部情况的JMXBean、JVMTI中注册的回调、本地代码缓存等
- 除了这些固定的GC Roots集合以外,根据用户所选用的垃圾收集器以及当前回收内存区域不同,还可以有其他临时性地加入,共同构成完整GC Roots集合。比如:分代收集和局部回收
如果只针对Java堆中的某一块区域进行回收(比如典型的只针对新生代),必须考虑到内存区域是虚拟机自己的实现细节,更不是孤立封闭的,这个区域的对象完全有可能被其他区域对象所引用,这时就需要一并将关联的区域对象也加入GC Roots集合中去考虑,才能保证可达性分析的准确性。
由于Root 采用栈方式存放变量和指针,所以如果一个指针,它保存了堆内存里面的对象,但是自己又不存放在堆内存里面,那么它就是一个Root
- 如果要使用可达性分析算法来判断对象是否是可回收,那么分析工作必须在一个能保障一致性的快照中进行。这点不满足的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就无法保证。
- 这点也是导致GC进行时必须“Stop The World”的一个重要原因。(即使是号称几乎不会发生停顿的CMS收集器中,枚举根节点时,也是必须要停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