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FT入门之验证点和参数化
UFT15.0.2教程之侦测器(ObjectSpy)及脚本录制 请移步:Unified Functional Testing(UFT)15.0.2入门保姆级教程(一),图文详解。QTP
- 新建一个脚本,在百度知道(http://zhidao.baidu.com/)页添加关键字输入框和搜索答案对象,添加后如图:
输入以下脚本:
- 执行后打开对象库,选择”word”对象使用“在应用程序中高亮显示”,在搜索后的百度页面仍能定位。
- 使用对象侦测器查看搜索后页面的文本框,查看value属性,值为“UFT”。删除文本框内容后使用对象侦测器,查看value属性,值为空,如图。
因此,可以用对象“word”的value属性值判断功能是否正确。 - 修改脚本如下,修改后Run。
- 运行后打开查看菜单下的上次运行结果。
观察详细信息,记录HP Run Results Viewer结果。
- 在Global表中输入多行数据,并修改脚本如下。
- 打开文件菜单下的设置,设置“运行”如下。
此处涉及UFT的回放机制,回放机制的重要性远远大于录制。实际项目中往往抛弃录制,但脚本回放永远都要用到。
- 运行脚本,可以看到执行过程中依次搜索了Global表中的数据,查看上次运行结果,可以每次迭代的结果,每次迭代检查点都有记录。记录HP Run Results Viewer结果。
- 选中Global表中有数据的行,在右键菜单中选择删除行。
注意,如果删除了表格中的内容——比如用键盘的退格和删除,而有黑线的行仍是三行(如图),还是会迭代三次。
- 在Action1表中输入多行数据,并修改脚本如下,注意脚本和使用Global表时不同。
- 打开 查看 菜单下的“测试流”。
右键Action1,在菜单中选择“操作调用属性”。
设置如下。
- 运行脚本,可以看到执行过程中依次百度一下了Action1表中的数据,打开“上次运行结果”可以查看结果。记录结果,比较与之前Global表的不同。分析参数化迭代的执行过程。
- 新建GUI Test,选择“设计”菜单下的“调用新操作”。
点击“OK”后添加了一个action。
- 在Global表添加两行数据“Global第1行”和“Global第2行”;Action1表下添加两行数据“Action1第1行”,“Action1第2行”;Action2表下添加两行数据“Action2第1行”,“Action2第2行”。
- 修改 文件-设置-运行 设置为 在所有数据行上运行。修改 查看-测试流 Action1和Action2的操作调用属性-运行 设置为 在所有数据行上运行。
- 在Action1和Action2的编辑区输入下图脚本。
- Run脚本,可以看到弹窗出现16次,记录弹窗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