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我们对新事物,通常都保持着喜爱,也就是那种喜新厌旧的心理。
对待新的认知,我们也是如此,几乎都是积极拥抱的态度。
但哪里有那么多新的认知?
对于造词大师来说,无非就是用新瓶装旧酒。
每年的跨年演讲就可以看出,造词大师的功力了。
听上去高大上,结果没有毛用的说一堆。看上去自己吸收了很多知识,其实啥也不是。
在这里,我就再表述一下,我们在做自我观察时遇到的问题:
现实世界
现实世界,顾名思义就是当下生活的这个世界。
它是由无数个实物组成,有人、有马、有房、有物,也有电脑等等。
我们的肉身生活在这个世界里,旨在获取必需的养料,来供养这我们的大脑。
那我们肉身活在这个世界的目的是干嘛的呢?
难道就是为了汲取养分,换句话说就是为了吃吗?
这就不得不提到第二层世界:内心世界。
内心世界
内心世界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思维模式。
人人都爱听故事。
但故事的由来就是通过语言的刺激,在另外一个人或一群人的头脑里呈现出对应的画面。
通过思想实验的模式,来提升我们自己的认知水平。
所以,内心世界的不同才是确定人与人不同的最大不同点。
我们可以坐在一起,但心理上却是相隔万里;
同样,我们可以身处万里之外,却倍感心心相系。
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对立统一
当前这种环境下,你会很容易发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世界。
无论这个世界里有什么,但通常都会有自己。
为何我们中有的人会沉迷于网络不可自拔?
为何我们在意境中感觉与现实中是完全一致的痛感?
为何做梦的时候,我们还会流泪呢?
大都是我们将内心世界的表现,做了现实世界的身体表达。
也就是通常用的,意识形态指导了我们的日常行为。
这与之前我们儿时在课本中学到的概念是一样的。
对决策的影响
脑回路的不同,也就是通常说的思维模式不同,就决定了我们的行为不同。
所以,决策时,最主要的是看清一个人的思维模式及其演绎过程。
想要提高我们自己的认知水平,就通过多去观察别人的思维模式,多去反省自己的思维模式,将你看到的思维模式的不同点,拿来对比,再去通过最终的结果来反观两种的区别,通过现实的结果导向,来评判思维模式的优与劣,慢慢地就会发现自己的不同了。
何为提高认知?
就是提高我们大脑的脑回路的连接次数。
换句人话,就是多去在大脑里面演绎一下你自己编的故事。
我们的自我印证就是通过这种方式进行【自欺欺人】的。
我们看似坐在同一个物理空间里,但却可能做着决然不同的“梦”。
总结
不用追求什么高认知,因为那些看似高深的东西,也就是个屁。
多去看点深刻的东西,不变的人性以及人的行为。
无论后面AI再牛,最后的目的也是为了服务人类自身。
但我们作为人的本性其实没有发生改变。
回忆一下,什么东西能被我们奉为经典?那些才是本质上不会改变的东西。
比如佛家常说的:贪嗔痴慢疑,五种烦恼心,也被称作“五毒心”。
贪嗔痴慢疑,都是疾病源;
怨恨恼怒烦,更是五毒丸;
吃半个就病,吃一个就完;
O(∩_∩)O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