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多重条件判断

我们来介绍继续介绍复杂些的条件判断语句。

我们朝着预定的目标再次前进。这次准备再次区分优秀,所谓优秀,就是指大于等于90分。先试着按照最直观的汉字方式写出来:

对应的Python代码是:

grade = int(input())
if grade >= 90:
    print('优秀')
if grade >= 60 and grade < 90:
    print('及格')
if grade < 60:
    print('不及格')

这个应该不难理解。其中最为复杂的就是中间那个判断条件,大家应该能猜的出来,是的,and就表示并且的意思,只有两个条件都满足才表示为真,即条件满足。

不过,代码显得很麻烦,而且刚才那个问题依然存在,也就是,如果已经判断为优秀,剩下的就不用再判断了。先写成汉字版本:

再次使用else写成Python代码:

grade = int(input())
if grade >= 90:
    print('优秀')
else:
    if grade >= 60 and grade < 90:
        print('及格')
    if grade < 60:
        print('不及格')

虽然嵌套有点复杂,但是大家一定要保证代码良好的缩进格式,这种代码的对齐不仅可以表达准确的嵌套结构,同时也有助于我们看清程序的结构,防止潜在的错误。

同样我们再次将else里面的那个第二个条件也变成else:

grade = int(input())
if grade >= 90:
    print('优秀')
else:
    if grade >= 60 and grade < 90:
        print('及格')
    else:
        if grade < 60:
            print('不及格')

这种写法虽然缩进略显复杂,但是整体代码运行效果很高,任何情况只要有一个条件判断通过,就不再进行下面的其他判断了。

能不能把代码简化呢?我们大胆的将else:和下面的if连成一个elif,看看效果:

代码为:

grade = int(input())
if grade >= 90:
    print('优秀')
elif grade >= 60 and grade < 90:
    print('及格')
elif grade < 60:
    print('不及格')

完全可以,效果一样,代码即保证了较高的执行效率,同时在排版上也很清楚。这其实构成了多重条件判断,也就是说,通过多个elif,可以继续增加更多条件的判断,这里是三重,继续增加条件,四重五重都可以,这在很多代码判断中用途很广。

按照这个思路,我们写出了完整的代码:

grade = int(input())
if grade >= 90:
    print('优秀')
elif grade >= 80 and grade < 90:
    print('良')
elif grade >= 70 and grade < 80:
    print('中')
elif grade >= 60 and grade < 70:
    print('及格')
elif grade < 60:
    print('不及格')

正如前文所说,编写出代码往往难度并不很大,但是要想调试成功保证不出错,那就需要经验和能力了。这段代码有没有问题呢?

如果我们输入101或者-1会怎么样?

 

虽然程序似乎还能正常输出,但是我们此时输入的成绩明显有问题,正确的程序反映应该予以提示,而不是仍然显示对应的等级。

进一步修改,加入的必要的验证,这是目前我们写出的最终代码:

grade = int(input())
if grade >= 90 and grade <= 100:
    print('优秀')
elif grade >= 80 and grade < 90:
    print('良')
elif grade >= 70 and grade < 80:
    print('中')
elif grade >= 60 and grade < 70:
    print('及格')
elif grade >= 0 and grade < 60:
    print('不及格')
else:
    print('错误的成绩输入')

最后,我们对判断条件再次说明两个常见的问题:

第一,虽然一般都是使用一些诸如大于、等于之类的逻辑判断和诸如并且、或者之类的条件运算符来表达这些条件,但是正如前文所说,Python的真假布尔类型其实是整数,因此只要条件结果不为0,就是表示为真,即条件满足。

观察下面的代码输出:

grade = int(input())
if grade:
    print(grade)

你会发现如果你输入0,没有输出,但是你输入其他任何数值,都会显示输入的数值。

原因就在于此,grade为0表示条件不满足,自然没有输出。

第二,对于浮点数,大家在进行比较时,不能简单判断相等不相等。

num = 1 / 3
if num == 0.33333333333333:
    print('OK')

按照更多人的理解,两种表示就是一个数值。但是你会发现可能系统会认为不相等,而没有任何输出。原因也好理解,因为Python默认的浮点数精度更高,确实比条件中的那个小数还有更多的小数位3,显然更大一些。事实上,在绝大多数64位电脑上你输入0.3333333333333333(16个3)来替换上述的小数,你会发现Python认为条件满足了。

这显然依赖于电脑对浮点数表达的精度。

因此,更为合理的浮点数判断应该通过一种差值范围来进行:

num = 1 / 3
if abs(num - 0.3333) <= 0.0001:
    print('OK')

输出为:OK。这里abs表示绝对值函数,可以保证数值变化具有上下误差范围。

配套学习资源、慕课视频:

Python大数据分析-李树青icon-default.png?t=M1FBhttps://www.njcie.com/python/

  • 0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0
    评论
图书目录编辑 第一章:程序设计和C语言   1.1什么是计算机程序   1.2什么是计算机语言   1.3C语言的发展及其特点   1.4最简单的C语言程序   1.4.1最简单的C语言程序举例   1.4.2C语言程序的结构   1.5运行C程序的步骤与方法   1.6程序设计的任务   习题 第2章:算法——程序的灵魂 2.1什么是算法 2.2简单的算法举例 2.3算法的特性   2.4怎样表示一个算法   2.4.1;用自然语言表示算法 2.4.2用流程图表示算法 2.4.3三种基本结构和改进的流程图   2.4.4用N-S流程图表示算法   2.4.5用伪代码表示算法   2.4.6用计算机语言表示算法   2.5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   习题 第3章:简单的C程序设计——顺序程序设计 3.1顺序程序设计举例   3.2数据的表现形式及其运算   3.2.1常量和变量   3.2.2数据类型   3.2.3整型数据   3.2.4字符型数据   3.2.5浮点型数据   3.2.6怎样确定常量的类型   3.2.7运算符和表达式   3.3C语句   3.3.1C语句的作用和分类   3.3.2最基本的语句——赋值语句   3.4数据的输入输出   3.4.1输入输出举例   3.4.2有关数据输入输出的概念   3.4.3用printf函数输出数据   3.4.4用scanf函数输入数据   3.4.5字符数据的输入输出   习题 第4章:选择结构程序设计 4.1选择结构和条件判断   4.2用if语句实现选择结构   4.2.1用if语句处理选择结构举例   4.2.2if语句的一般形式   4.3关系运算符和关系表达式   4.3.1关系运算符及其优先次序   4.3.2关系表达式   4.4逻辑运算符和逻辑表达式   4.4.1逻辑运算符及其优先次序   4.4.2逻辑表达式   4.4.3逻辑型变量   4.5条件运算符和条件表达式   4.6选择结构的嵌套   4.7用switch语句实现多分支选择结构   4.8选择结构程序综合举例   习题 第5章;循环结构程序设计 5.1为什么需要循环控制 5.2用while语句实现循环   5.3用do…while语句实现循环   5.4用for 语句实现循环   5.5循环的嵌套   5.6几种循环的比较   5.7改变循环执行的状态   5.7.1用break语句提前终止循环   5.7.2用continue语句提前结束本次循环   5.7.3break语句和continue语句的区别   5.8循环程序举例   习题 第6章;利用数组处理批量数据 6.1.怎样定义和引用一维数组   6.1.1怎样定义一维数组   6.1.2怎样引用一维数组元素   6.1.3一维数组的初始化   6.1.4一维数组程序举例   6.2.怎样定义和引用二维数组   6.2.1怎样定义二维数组   6.2.2怎样引用二维数组的元素   6.2.3二维数组的初始化   6.2.4二维数组程序举例   6.3.字符数组 6.3.1怎样定义字符数组   6.3.2字符数组的初始化   6.3.3怎样引用字符数组中的元素   6.3.4字符串和字符串结束标志   6.3.5字符数组的输入输出   6.3.6使用字符串处理函数   6.3.7字符数组应用举例   习题 第7章:用函数实现模块化程序设计 7.1为什么要用函数   7.2怎样定义函数   7.2.1为什么要定义函数   7.2.2定义函数的方法   7.3调用函数174   7.3.1函数调用的形式   7.3.2函数调用时的数据传递   7.3.3函数调用的过程   7.3.4函数的返回值   7.4对被调用函数的声明和函数原型   7.5函数的嵌套调用   7.6函数的递归调用   7.7数组作为函数参数   7.7.1数组元素作函数实参   7.7.2数组名作函数参数   7.7.3多维数组名作函数参数   7.8局部变量和全局变量   7.8.1局部变量   7.8.2全局变量   7.9变量的存储方式和生存期   7.9.1动态存储方式与静态存储方式   7.9.2局部变量的存储类别   7.9.3全局变量的存储类别   7.9.4存储类别小结   7.10关于变量的声明和定义   7.11内部函数和外部函数   7.11.1内部函数   7.11.2外部函数   习题 第8章;善于利用指针 8.1指针是什么   8.2指针变量 8.2.1使用指针变量的例子   8.2.2怎样定义指针变量   8.2.3怎样引用指针变量   8.2.4指针变量作为函数参数   8.3通过指针引用数组   8.3.1数组元素的指针   8.3.2在引用数组元素时指针的运算   8.3.3通过指针引用数组元素   8.3.4用数组名作函数参数   8.3.5通过指针引用多维数组   8.4通过指针引用字符串   8.4.1字符串的引用方式   8.4.2字符指针作函数参数   8.4.3使用字符指针变量和字符数组的比较   8.5指向函数的指针   8.5.1什么是函数指针   8.5.2用函数指针变量调用函数   8.5.3怎样定义和使用指向函数的指针变量   8.5.4用指向函数的指针作函数参数   8.6返回指针值的函数   8.7指针数组和多重指针   8.7.1什么是指针数组   8.7.2指向指针数据的指针   8.7.3指针数组作main函数的形参   8.8动态内存分配与指向它的指针变量   8.8.1什么是内存的动态分配   8.8.2怎样建立内存的动态分配   8.8.3void指针类型   8.9有关指针的小结   习题 第9章;用户自己建立数据类型 9.1定义和使用结构体变量   9.1.1自己建立结构体类型   9.1.2定义结构体类型变量   9.1.3结构体变量的初始化和引用   9.2使用结构体数组   9.2.1定义结构体数组   9.2.2结构体数组的应用举例   9.3结构体指针   9.3.1指向结构体变量的指针   9.3.2指向结构体数组的指针   9.3.3用结构体变量和结构体变量的指针作函数参数   9.4用指针处理链表   9.4.1什么是链表   9.4.2建立简单的静态链表   9.4.3建立动态链表   9.4.4输出链表   9.5共用体类型   9.5.1什么是共用体类型   9.5.2引用共用体变量的方式   9.5.3共用体类型数据的特点   9.6使用枚举类型   9.7用typedef声明新类型名   习题 第10章;对文件的输入输出 10.1C文件的有关基本知识   10.1.1什么是文件   10.1.2文件名   10.1.3文件的分类   10.1.4文件缓冲区   10.1.5文件类型指针   10.2打开与关闭文件   10.2.1用fopen函数打开数据文件   10.2.2用fclose函数关闭数据文件   10.3顺序读写数据文件   10.3.1怎样向文件读写字符   10.3.2怎样向文件读写一个字符串   10.3.3用格式化的方式读写文件   10.3.4用二进制方式向文件读写一组数据   10.4随机读写数据文件   10.4.1文件位置标记及其定位   10.4.2随机读写   10.5文件读写的出错检测   习题
1 SQL基础 1.1 基本概念 结构化查询语言(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简称SQL,是一种关系数据库查询语言,用于存取数据以及查询、更新和管理关系数据库系统。 1.2 语句结构 1.2.1 数据查询语言(DQL) 对数据库进行的信息查询,select。 1.2.2 数据操作语言(DML) 用于操作关系型数据库对象内部的数据,insert、update、delete。 1.2.3 数据定义语言(DDL) 用来建立及定义数据表、字段以及索引等数据库结构,create、alter、drop 。 1.2.4 数据控制语言(DCL) 用于控制对数据库里数据的访问,通常用于创建与用户访问相关的对象以及控制用户的权限,grant、revoke(撤销)。 1.2.5 事务控制命令(TPL) 用于管理数据库事务,commit、rollback、savepoint(在一组事务里创建标记点以用于回退)。 1.3 表的构成 1.3.1 字段 字段是表里的一列,用于保持每条记录的特定信息 1.3.2 记录 记录,也被成为一行数据,是表里的每一行 1.4 完整性的约束条件 1.4.1 实体完整性 关系模型的实体完整性在create table中用primary key约束实现,primary key约束用于定义主键,它保证主键的唯一性和非空性。 1.4.2 参照完整性 关系模型的参照完整性可以通过在create table中用foreign key (<外键>) references <被参照表名> (<与外键对应的主键名>)进行约束定义。 1.4.3 用户定义完整心 在create table语句中可以根据应用要求,定义属性以及元组上的约束。 常见的用户定义的完整性约束有: not null或null约束。 unique约束:唯一性约束。 default约束:默认值约束。 check约束:检查约束,check约束通过约束条件表达式设置列值应该满足的条件。 1.5 范式 1.5.1 第一范式 1.5.1.1 规范 无重复的列,确保每列保持原子性,即数据库表中的所有字段值都是不可分解的原子值。 1.5.1.2 举例 姓名 年龄 联系电话 地址 省 市 详细地址 1.5.2 第二范式 1.5.2.1 规范 属性完全依赖于主键,确保表中每列都与主键相关。 1.5.2.2 举例 订单表 订单Id 商品Id 总金额 商品名称 001 1 10 苹果 001 2 10 橘子 联合主键订单Id、商品Id => 商品表 商品Id 商品名称 单价 订单表 订单Id 总金额 1.5.3 第三范式 1.5.3.1 规范 属性不依赖于其它非主属性,确保数据表中的每一列数据都和主键直接相关,而不能间接相关,即要求一个数据库表中不包含已在其它表中已包含的非主关键字信息。 1.5.3.2 举例 党员表 党员Id 党员姓名 组织Code 符合3NF 党员表 党员Id 党员姓名 组织名称 不符合3NF 组织表 组织Code 组织名称 1.6 外连接 1.6.1 准备 create table student_A( uuid varchar2(32), name varchar2(100)); create table student_B( uuid varchar2(32), name varchar2(100)); insert into student_A values('1','小黄'); insert into student_A values('2','小黑'); insert into student_A values('3','小红'); insert into student_B values('1','大黄'); insert into student_B values('2','大黑'); insert into student_B values('4','大红'); insert into student_B values('4','大紫'); 1.6.2 左连接(left join) 1.6.2.1 说明 查询指定的左表的所有行,而不仅仅是联接列所匹配的行;如果左表的某行在右表中没有匹配行,则在相关联的结果集行中右表的所有选择列表列均为空值。 1.6.2.2 语法 select A.*,B.* from student_A A left join student_B B on A.Uuid = B.Uuid; 1.6.2.3 结果 1.6.2.4 (+)表示 select A.*,B.* from student_A A,student_B B where A.Uuid = B.Uuid(+) 1.6.3 右连接(right join) 1.6.3.1 说明 查询指定的右表的所有行,而不仅仅是联接列所匹配的行;如果右表的某行在左表中没有匹配行,则在相关联的结果集行中左表的所有选择列表列均为空值。 1.6.3.2 语法 select A.*,B.* from student_A A right join student_B B on A.Uuid = B.Uuid; 1.6.3.3 结果 1.6.3.4 (+)表示 select A.*,B.* from student_A A,student_B B where A.Uuid(+) = B.Uuid 1.6.4 全外连接(full outer join) 1.6.4.1 说明 完整外部联接返回左表和右表中的所有行;当某行在另一个表中没有匹配行时,则另一个表的选择列表列包含空值;如果表之间有匹配行,则整个结果集行包含基表的数据值。 1.6.4.2 语法 select A.*, B.* from student_A A full outer join student_B B on A.Uuid = B.Uuid; 1.6.4.3 结果 1.6.4.4 全外连接不支持(+)写法 1.6.5 (+) + 表示补充,即哪个表有加号,这个表就是匹配表。 1.7 运算符 1.7.1 比较 =、>,<,>=,<=,!=,<>, 1.7.2 确定范围 between and 、not between and 1.7.3 确定集合 in、not in 1.7.4 字符匹配 like(“%”匹配任何长度,“_”匹配一个字符) 1.7.5 转义字符 1.7.5.1 常规转义字符 “\”转义字符,“\%”则表示单纯的字符“%” 1.7.5.2 escape escape关键字经常用于使某些特殊字符,如通配符:'%','_'转义为它们原来的字符的意义,被定义的转义字符通常使用'\',但是也可以使用其他的符号。 select * from Student_a where name like '%$%%' escape '$'; 1.7.6 空值 is null、is not null 1.7.7 集合查询 union(并)、intersect(交)、minus(差) 1.7.8 多重条件 and、or、not 1.7.9 对查询结果分组 <group by 列名> 1.7.10 分组筛选条件 [having <条件表达式>] 1.7.11 字符串拼接 select 'A' || 'B' from dual; // || 拼接 1.8 函数 1.8.1 聚集函数 count、sum、avg、max、min 1.8.2 case when 1.8.2.1 语法 select t.uuid, t.score, case when t.score > 90 then '优秀' when t.score > 60 then '及格' else '不及格' end from exam_user_exam t 1.8.3 decode 1.8.3.1 语法 select decode(x,1,'x is 1', 2 , 'x is 2','others') from dual 1.8.3.2 说明 当x等于1时,则返回‘x is 1’,当x等于2时,则返回‘x is 2’,否则,返回‘others’。 1.8.4 nulls first(nulls last)排序 1.8.4.1 语法 select * from dy_info t order by t.degree nulls first 1.8.4.2 说明 控制null显示行位置 1.8.5 Nvl 1.8.5.1 语法 select nvl(t.sap,'空') from dy_info t; 1.8.5.2 说明 如果sap号为空,则返回‘空’,否则返回sap号。 1.8.6 递归查询 1.8.6.1 语法 select t.* from g_organ t start with t.organcode = '080' connect by prior t.parentcode = t.organcode; //递归查询父节点 select t.* from g_organ t start with t.organcode = '080' connect by t.parentcode = prior t.organcode; //递归查询子节点 1.8.7 union 和 union all 1.8.7.1 语法 select * from dual union all select * from dual 1.8.7.2 说明 union 会对查询数据进行去重并排序,union all只是简单的将两个结果合并。 1.8.8 wm_concat 1.8.8.1 语法 select wm_concat(t.role_name) from g_role t where t.role_name like '%书记%' 1.8.8.2 说明 拼接字符串,结果为:‘党工委副书记,总支副书记,党支部书记,党委书记,党委副书记,党总支书记,党工委书记,党总支副书记,党支部副书记’ 1.8.9 相似度 1.8.9.1 语法 select utl_match.edit_distance_similarity('aaaaa','bbaaaa') from dual; 1.8.10 去格式 1.8.10.1 oracle正则表达式:去除<></>格式 select REGEXP_REPLACE(title,'<[^>]*>','') title from exam_question 1.8.11 rank() over (partition by …) 1.8.11.1 语法 select organcode,score,ranknum from ( select t.organcode, t.score, rank() over (partition by t.organcode order by t.score desc) ranknum from exam_user_exam t) where ranknum < 4 1.8.11.2 说明 获取每个组织,考试成绩前三名。 1.9 存储过程 1.9.1 定义 存储过程是一组为了完成特定功能的SQL语句集,经编译后存储在数据库中。用户通过指定存储过程的名字并给出参数(如果该存储过程带有参数)来执行它。 1.9.2 准备 create table t_user ( username varchar2(20), password varchar2(20) ); create table t_user_temp ( username varchar2(20), password varchar2(20) ); insert into t_user(username,password) values('小王','1111'); insert into t_user(username,password) values('小李','1111'); 1.9.3 创建存储过程 create or replace procedure adduser as begin insert into t_user_temp(username,password) select username,password from t_user t where t.username = '小李'; end adduser; 1.9.4 执行 begin adduser; end; 1.9.5 验证 select * from t_user; select * from t_user_temp 2 SQL深入 2.1 常用 2.1.1 表空间 2.1.1.1 创建表空间 create tablespace TS_DJY datafile 'd:/software/oracle/tablespace/ts_djy.dat' size 1024M autoextend on next 100M maxsize 2048M; 2.1.1.2 指定用户表空间 alter user cssdj default tablespace TS_DJY; 2.1.1.3 指定表的表空间 create table t_student( uuid varchar2(32) )tablespace TS_DJY; 2.1.2 自增sequence 2.1.2.1 创建 create sequence seq_student_uuid minvalue 1 maxvalue 999999999999999 start with 1 increment by 1 nocache; 2.1.2.2 使用 select seq_student_uuid.nextval from dual; //获取下一个 select seq_student_uuid.currval from dual; //获取当前 2.1.3 批量插入 2.1.3.1 查询结果批量插入 insert into tablea(cola,colb) select cola,colb from tableb; 2.1.3.2 创建相同的表结构并插入数据(备份表数据) create tab_new as select * from tab_old; 2.1.3.3 创建相同的表结构不插入数据 create tab_new as select * from tab_old where rownum=0; 2.1.4 伪列伪表 2.1.4.1 伪列 伪列不是表的真实列,但是你可以象使用真实列一样使用伪列,常用伪列:rowid行的绝对物理编号,每一行是唯一的。rownum序号,返回查询结果的每行序号。系统时间sysdate,返回系统当前时间。 2.1.4.2 伪表 select * from dual; 2.1.5 系统表 2.1.5.1 user_tables 当前用户表信息 2.1.5.2 user_tab_columns 当前用户表所有列信息,搜索列所在的表: select * from user_tab_columns t where t.column_name like '%ORGANCODE%'; 2.1.5.3 user_tablespaces 当前用户表空间 2.1.5.4 dba_users 数据库所有用户 2.1.5.5 dba_tables 数据库所有表 2.1.5.6 dba_tablespaces 数据库所有表空间 2.1.6 锁表解锁 2.1.6.1 查看锁表信息 select l.OBJECT_ID,s.SID,s.SERIAL#,s.USERNAME, s.MACHINE from V$locked_Object l,V$session s where l.SESSION_ID = s.SID; 2.1.6.2 解锁 alter system kill session 'sid,serial#'; 2.1.7 备份与恢复 2.1.7.1 导出 导出用户: exp cssdj/cssdj@zr owner=(cssdj,cssdj_zsy) file=d:/cssdj.dmp log=d:/cssdj.log 导出用户表: exp cssdj/cssdj@zr tables=(g_dict,g_dict_item) file=d:/cssdj.dmp log=d:/cssdl.log 2.1.7.2 导入 imp cssdj/cssdj@zr fromuser=cssdj_zsy touser=cssdj file=d:/cssdj.cmp log=d:/cssdj.log 2.1.7.3 数据泵 2.1.8 Dblink 2.1.8.1 创建 create database link orcllink connect to cssdj identified by cssdj using '(DESCRIPTION = (ADDRESS_LIST= (ADDRESS=(PROTOCOL = TCP)(HOST = 219.239.110.65)(PORT = 1521))) (CONNECT_DATA=(SID = orcl)))'; 2.1.8.2 删除 drop database link orcllink; 2.1.8.3 使用 select * from dy_info@orcllink; 2.2 Oracle与Mysql差异 2.2.1 Group by 2.2.1.1 Oracle select后面出现的列,如果没有使用集合函数,必须出现在group by 中。 select sno,sname,sum(grade) from student group by sno,sname; //合法写法 select sno,sname,sum(grade) from student group by sno; //非法写法 select sno,min(sname),sum(grade) from student group by sno; //建议用这种写法,效率高些 2.2.1.2 Mysql select sno,sname,sum(grade) from student group by sno,sname; //合法写法 select sno,sname,sum(grade) from student group by sno; //合法写法 2.2.2 分页 2.2.2.1 Oracle 使用rownum来表明分页位置,而且rownum只能小于某值,不能大于某值,故而rownum和where联用才能完成数据范围的控制 2.2.2.2 Mysql mysql的分页可以用limit startNum,pageNum 2.3 了解 2.3.1 事务 2.3.1.1 Rollback start transaction; --开始事务 insert into g_dict values('test','测试','1',''); --执行数据操作语言(DML) select * from g_dict where code = 'test'; --可以查看是否执行正确 rollback; --错误执行rollback操作 commit; --正确执行commit操作 2.3.1.2 Savepoint start transaction; --开始事务 insert into g_dict values('t1','测试','1',''); --执行数据操作语言(DML) savepoint pointA; insert into g_dict values('t2','测试','1',''); --执行数据操作语言(DML) select * from g_dict where code = 'test33'; --可以查看是否执行正确 rollback to savepoint pointA; 2.3.2 利用执行计划评估SQL语句的性能 2.3.2.1 工具 在PL/SQL Developer中写好一段SQL代码后,按F5,PL/SQL Developer会自动打开执行计划窗口,显示该SQL的执行计划。 2.3.2.2 查看总COST,获得资源耗费的总体印象 一般而言,执行计划第一行所对应的COST(即成本耗费)值,反应了运行这段SQL的总体估计成本,单看这个总成本没有实际意义,但可以拿它与相同逻辑不同执行计划的SQL的总体COST进行比较,通常COST低的执行计划要好一些。 2.3.2.3 了解执行计划的执行步骤 按照从左至右,从上至下的方法,了解执行计划的执行步骤; 执行计划按照层次逐步缩进,从左至右看,缩进最多的那一步,最先执行,如果缩进量相同,则按照从上而下的方法判断执行顺序,可粗略认为上面的步骤优先执行。每一个执行步骤都有对应的COST,可从单步COST的高低,以及单步的估计结果集(对应ROWS/基数),来分析表的访问方式,连接顺序以及连接方式是否合理。 2.3.2.4 分析表的访问方式 表的访问方式主要是两种:全表扫描(TABLE ACCESS FULL)和索引扫描(INDEX SCAN),如果表上存在选择性很好的索引,却走了全表扫描,而且是大表的全表扫描,就说明表的访问方式可能存在问题;若大表上没有合适的索引而走了全表扫描,就需要分析能否建立索引,或者是否能选择更合适的表连接方式和连接顺序以提高效率。 2.3.2.5 分析表的连接方式和连接顺序 表的连接顺序:就是以哪张表作为驱动表来连接其他表的先后访问顺序。 表的连接方式:简单来讲,就是两个表获得满足条件的数据时的连接过程。主要有三种表连接方式,嵌套循环(NESTED LOOPS)、哈希连接(HASH JOIN)和排序-合并连接(SORT MERGE JOIN)。我们常见得是嵌套循环和哈希连接。 嵌套循环:最适用也是最简单的连接方式。类似于用两层循环处理两个游标,外层游标称作驱动表,Oracle检索驱动表的数据,一条一条的代入内层游标,查找满足WHERE条件的所有数据,因此内层游标表中可用索引的选择性越好,嵌套循环连接的性能就越高。 哈希连接:先将驱动表的数据按照条件字段以散列的方式放入内存,然后在内存中匹配满足条件的行。哈希连接需要有合适的内存,而且必须在CBO优化模式下,连接两表的WHERE条件有等号的情况下才可以使用。哈希连接在表的数据量较大,表中没有合适的索引可用时比嵌套循环的效率要高。 2.3.3 优化器 Oracle优化器分为基于规则的优化器(RBO)和基于代价的优化器(CBO)。 2.3.3.1 规则的优化器(RBO) RBO的优化方式,依赖于一套严格的语法规则,只要按照规则写出的语句,不管数据表和索引的内容是否发生变化,不会影响PL/SQL语句的"执行计划"。 2.3.3.2 基于代价的优化器(CBO) CBO计算各种可能"执行计划"的"代价",即cost,从中选用cost最低的方案,作为实际运行方案。各"执行计划"的cost的计算根据,依赖于数据表中数据的统计分布,ORACLE数据库本身对该统计分布是不清楚的,须要分析表和相关的索引,才能搜集到CBO所需的数据。 2.3.4 表分析analysis 2.3.4.1 说明 analyze table,一般可以指定分析表、所有字段、所有索引字段、所有索引,若不指定则全部都分析。 2.3.4.2 表分析 analyze table dy_info compute statistics; 2.3.4.3 删除分析数据 analyze table dy_info delete statistics; 2.3.5 oracle添加强制索引 如果使用的是CBO的话,可能SQL不执行索引,则可以添加强制索引执行索引。 2.3.5.1 语法 /*+index(tablename indexname)*/ 2.3.5.2 举例 select /*+index(t INDEX_SAP)*/* from dy_info t where t.sap = 'T6000890'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leeshuqing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