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深蓝航天CEO霍亮:做中国版梅林发动机 深耕火箭回收复用赛道

深蓝航天CEO霍亮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公司致力于成为中国版SpaceX,其“雷霆-R1”发动机旨在成为可回收复用火箭的关键技术。最近,该发动机完成了首轮点火试车,标志着深蓝航天在火箭回收领域的重大进展。霍亮指出,深蓝航天计划在2023年底具备入轨发射能力,未来将通过技术迭代提升发动机性能,目标是实现火箭的20到50次回收利用。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b9d34242e3fbfd6750d80aa48057b9e7.jpeg

雷递网 雷建平 7月12日报道

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持续火热之际,国内民营运载火箭领域也在快速发展。

近期,国内可回收复用火箭公司深蓝航天“雷霆-R1”可重复使用液氧煤油发动机(Thunder Reusable 1)完成首轮点火试车。

此次试验使用同一台发动机整机产品,共计进行了5次点火测试,累计点火工作时间达到138秒,最长单次工作时长达到90秒;每次试车发动机均工作平稳、启动和关机正常,标志着雷霆-R1发动机首轮试车取得成功。

f44f6af810c71f5430e66ee4f55f8ebf.jpeg

这是时隔一个半月,深蓝航天取得的又一进展。2022年5月,深蓝航天自主研发的“星云-M”1号试验箭刚完成1公里级垂直起飞及降落(VTVL)飞行试验。

雷霆-R1发动机是深蓝航天研制的最新款可重复使用液氧煤油火箭发动机,深蓝航天团队对此次点火试车试验很重视。雷霆发动机就是深蓝航天在可回收复用火箭这一赛道的“杀手锏”。

据介绍,SpaceX能取得成功背后,猎鹰9号运载火箭的回收复用技术炉火纯青,其背后核心技术就是一级火箭采用的“梅林(Merlin)”液氧煤油发动机。

深蓝航天CEO霍亮接受雷递网创始人雷建平专访时表示,深蓝航天对标SpaceX,“雷霆”的定位就是要做中国版梅林发动机。

更长时间点火试验技术层面已成熟

此次“雷霆-R1”发动机点火试车试验,深蓝航天花了约3周时间筹备。

据介绍,“雷霆-R1”发动机是2022年6月5日被运到铜川试验基地,从6月25日到29日的5天时间,“雷霆-R1”一共点了5次点火测试:第一次大概4秒钟,第二次、第三次是7秒钟,第四次是30秒,最后一次是90秒。

此次点火试车试验有几个特点:1、发动机不下台,就是在试验台上,点完了再分析数据、检查,再准备,本质上是一台发动机的多次点火;2、点火时长最长达90秒,稳定且持久;3、5次点火过程中实现不同工况,具有代表性。

霍亮说,“雷霆-R1”发动机的原有理论设计数据都进行了计算和仿真分析,发动机的各个部分也都进行了充分的组件级测试;但这是第一次面对全新的、发动机整机全系统级别的点火测试。之所以会有4秒、7秒、30秒、90秒的点火试验,首先要测试发动机启动和关停的性能,其次要观察稳定工作段的数据。

“发动机在稳定段工作时,并不是最危险的阶段,启动和关停的动态过程反而是最危险的过程。所以有了7秒钟启动点火,我们拿到稳态的数据后心里就有底了,后面就是30秒到90秒的点火启动过程。”

深蓝航天投资人、真成投资创始合伙人李剑威对雷递网表示,作为国有航天体系产品的有力补充,民营火箭公司需要专注在液体可回收火箭的研发上面,争取实现中国在液体可回收、入轨可回收火箭上面零的突破。

“我看这次‘雷霆-R1’的点火试验还是非常震撼的,因为最长一次点火达到90秒,差不多是火箭发射入轨阶段的工作时长。从多次点火能力看,深蓝要大幅领先于国内同行企业。”

李剑威表示,SpaceX入轨火箭的发动机工作时长大概是120秒左右。未来深蓝航天会快速延长发动机点火工作时间,达到120秒甚至200秒以上,这样基本上就可以模拟出未来发射的全场景。

此次“雷霆-R1”发动机第一阶段点火试验并未向120秒到200秒提升。但从目前获得的测试结果看ÿ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