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陆续更新了一些博客后,笔者最近不想看计算机科学相关的书(看累了,想换换脑子)。正好最近了解到一本《恐龙的兴衰》,再加上笔者内心一直保持着年少时对恐龙的好奇和向往,就决定看这本书。
前言
《恐龙的兴衰》简述了恐龙家族的演化历程,时间跨度为整个中生代。该书中引用的是最新的恐龙研究成果,可能会打破大多数人对恐龙的刻板印象。
代 | 古 生 代 |
中生代 | 新 生 代 |
|||||||
纪 | 二 叠 纪 |
三叠纪 | 侏罗纪 | 白垩纪 | 古 近 纪 |
|||||
世 | 早 | 中 | 晚 | 早 | 中 | 晚 | 早 | 晚 | ||
阶段 (亿年前) |
2.52~2.47 | 2.47~2.37 | 2.37~2.01 | 2.01~1.74 | 1.74~1.64 | 1.64~1.45 | 1.45~1 | 1~0.66 |
古生代包括二叠纪及之前,新生代包括古近纪及之后。
注意:
(1)
对古生物形象的复原总是充满着许多争议,且人们对恐龙的认识也是不断进步的,最新的研究成果可能会颠覆人们以往对恐龙的认知。本文出现的恐龙复原图仅供参考。
(2)
除了形象,对古生物体型的推测也并不准确,很多书、电影和纪录片中对恐龙的复原仅代表一家之言。除了化石完整度非常高的物种,恐龙的体型参数仅供参考,不必较真。
(3)
恐龙家族种类繁多,分类是很复杂的,笔者不是古生物研究工作者,本文出现的恐龙名可能是包含许多物种的大类,也可能特指某个物种。
(4)
本文无法涵盖所有的恐龙种类,只列举了一部分种群。
恐龙的定义和分类
肉食性的巨齿龙和植食性的禽龙是于19
世纪20
年代发现的最早的两类恐龙。很早以前,恐龙就被定义为与禽龙或巨齿龙属于同一类群的一切生物,以及这两类恐龙共同祖先的所有后代。
巨齿龙:
禽龙:
大部分恐龙只生活在陆地上,天上飞的翼龙类和海里的海爬类都不属于恐龙。
恐龙的种类繁多且不断有新的化石被发现,大体可以被分为两类:鸟臀类和蜥臀类。蜥臀类又被分为蜥脚类和兽脚类。通常习惯把恐龙分为三类:
(1)鸟臀类:禽龙、肿头龙、三角龙、甲龙、剑龙等。
肿头龙:
三角龙:
甲龙:
剑龙:
(2)蜥脚类(长脖子植食恐龙):腕龙、梁龙、雷龙等。
腕龙:
梁龙:
雷龙(迷惑龙):
(3)兽脚类(食肉恐龙):腔骨龙、异特龙、暴龙、棘龙、伶盗龙、鸟类等。
腔骨龙:
异特龙:
暴龙
棘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