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常检测算法:Isolation Forest

46 篇文章 9 订阅 ¥19.90 ¥99.00
Isolation Forest是一种由Liu等人提出的用于异常检测的算法,基于二叉树的集成方法,以其高效和准确著称。算法的核心思想是异常点的隔离路径比正常点更短,通过计算样本的路径长度来评估异常得分。在训练过程中,通过随机属性选择和子采样防止错检和漏检。sklearn库提供了iForest与其他异常检测算法的对比。
摘要由CSDN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iForest (Isolation Forest)是由Liu et al. [1] 提出来的基于二叉树的ensemble异常检测算法,具有效果好、训练快(线性复杂度)等特点。

1. 前言

iForest为聚类算法,不需要标记数据训练。首先给出几个定义:

  • 划分(partition)指样本空间一分为二,相当于决策树中节点分裂;
  • isolation指将某个样本点与其他样本点区分开。

iForest的基本思想非常简单:完成异常点的isolation所需的划分数大于正常样本点(非异常)。如下图所示:

\(x_i\)样本点的isolation需要大概12次划分,而异常点\(x_0\)指需要4次左右。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划分次数来区分是否为异常点。但是,如何建模呢?我们容易想到:划分对应于决策树中节点分裂,那么划分次数即为从决策树的根节点到叶子节点所经历的边数,称之为路径长度(path length)。假设样本集合共有\(n\)个样本点,对于二叉查找树(Binary Search Tree, BST),则查找失败的平均路径长度为

\[c(n) = 2H(n-1) -(2(n-1)/n) \]

其中,\(H(i)\)为harmonic number,可估计为\(\ln (i) + 0.5772156649\)。那么,可建模anomaly score:

\[s(x,n) =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浅唱书令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