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皮囊》里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是由一副皮囊和一个灵魂组成,皮囊就像一辆汽车,灵魂就像这辆汽车的驾驶员,从母亲的羊水中离开那一刻就启动汽车,而终点就是我们离开这个世界的那一刻。但这个生命周期是这副皮囊的,那么灵魂呢?围绕这个问题几千年来的智者们已经给出很多结论,以及根据一些理论创办对应自洽的的宗教信仰,这篇文章并不是要讨论是否有来世的问题(以我目前的知识量也没法想到什么有用的结论),但这篇文章想表达的是,在汽车行驶的这段路程,咱们作为驾驶员有哪些值得我们思考的。
皮囊-灵魂依赖反转
人开车,理想情况下应该是开往人想去的地方,而不是任由车“自动驾驶”,或者是参考车是什么颜色,开了多少里程数了来决定自己想去的地方。那么,为什么要用年龄、环境等东西来捆绑住自己的“皮囊”呢,例如以下问题
- 我今年已经三十一了,喜欢编程想学编程是不是有些晚了
- 要是三年前就XXX就好了
- 我热爱并且想做A,但是我的工作内容却一直是B,好苦恼
…
更多的例子就不一一例举了,本质上都是用皮囊束缚住了灵魂,如果你想透彻了你会发现这件事情没那么复杂,喜欢去做就完了,就这 么简单,如下图所示,灵魂不该给皮囊服务或让步,应该折腾好皮囊,利用它服务好我们的灵魂
使命感
“人活着是为了什么?”,对于这个问题,我听过无数个答案,听过一个比较认同的就是,“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有自己的一个使命,每个灵魂要做的就是发现这个使命,并为它奉上自己的一切”。这就是我在这里想提的使命感,如今的生活是个物质充裕但精神匮乏的世界,虽然不少朋友已经解决温饱过上所谓的“小资”生活,但成天闷闷不乐,甚至有个别患上精神疾病如抑郁症。针对精神问题我也曾经饱受困扰,现如今逐渐醒悟过来也希望能够帮到你,我的方式就是找到自己热爱的东西也就是自己的使命,然后彻底贯彻它,但你将全部的精力集中在这个点时,分散在其他不快乐的精力就会少很多很多,同时由于你在做一件你热爱的事情时,你不会容易觉得累甚至会觉得有无穷的精力。
我的使命
在大学接触编程时,也曾幻想用代码改变世界,同时也在钻研沉淀自己的专业技能。但是在工作后发现公司是个盈利的机构,有时候它所追求的东西会限制住你的发挥,甚至会有很多你不喜欢的东西充斥着你的生活,开不完的会、干不完的活以及很多消耗你精气神的事情,经过这些东西消磨后你发现自己对技术的热情不再,但是当你真的一段时间不接触技术后你陷入了更大的痛苦,仿佛丢了罗盘的航海船一般浑浑噩噩。
最终经过分析发现,其实是违背了自己的使命以及给自己的不努力找借口,当你真的热爱一个东西的时候,即便是神明都无法阻挡你去追求它。如今在技术层面我不会再去思考这个东西会不会给自己带来收益,只要感兴趣的那就学以及深挖;在形式上,我不在局限于给开源社区贡献代码,像输出技术文章,输出心得体会也是一种创造价值的方式,只要能够多影响到一个就够了,这是我的初衷,至于结果会是什么交给未来吧,只要坚持做自己热爱的事情就够了。说了这么多,我的使命是什么呢,简单的说就是创造,写软件改变世界也是创造,输出文章影响读者也是一种创造,这就是我热爱的事情并不断在这个过程中提升自己的思维,用皮囊服务于灵魂。
总结
最后与各位读者分享一句话:人有两次生命的诞生,一次是你肉体出生;而另一次,是你灵魂的觉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