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源码解读(三十):quic协议分析(一)

1、网络通信时,为了确保数据不丢包,早在几十年前就发明了tcp协议!然而此一时非彼一时,随着技术进步和业务需求增多,tcp也暴露了部分比较明显的缺陷,比如:

  •  建立连接的3次握手延迟大; TLS需要至少需要2个RTT,延迟也大
  • 协议缺陷可能导致syn反射类的DDOS攻击
  • tcp协议紧耦合到了操作系统,升级需要操作系统层面改动,无法快速、大面积推广升级补丁包
  • 对头阻塞:数据被分成sequence,一旦中间的sequence丢包,后面的sequence也不会处理
  • 中转设备僵化:路由器、交换机等设备“认死理”,比如只认80、443等端口,其他端口一律丢弃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牛逼plus的google早在10年前,也就是2012年发布了基于UDP的quic协议!为啥不基于tcp了,因为tcp有上述5条缺陷的嘛,所以干脆“另起炉灶”重新开搞!

2、正式介绍前,先看一张图:quci在右边,底层用了udp的协议;自生实现了Multistreaming、tls、拥塞控制,然后支撑了上层的http/2,所以我个人理解quic是一个夹在应用层和传输层之间的协议!

上面“数落”了tcp协议的5点不是,quic又是怎么基于udp解决这些问题的了?quic 是基于 UDP 实现的协议,而 UDP 是不可靠的面向报文的协议,这和 TCP 基于 IP 层的实现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都是:

  • 底层只负责尽力而为的,以 packet 为单位的传输;
  • 上层协议实现更关键的特性,如可靠,有序,安全等。

  (1)由于quic并未改造udp,而是直接使用udp,所以不需要改动现有的操作系统,也兼容了现有的网络中转设备,这些都不需要做任何改动,所以quic部署的改造成本相对较低!但是quic毕竟是新的协议,在哪部署和使用了?只有应用层了!这个和操作系统是解耦的,全靠3环的app自己想办法实现(和之前介绍的协程是不是类似了?)!google已经开源了算法,下载连接见文章末尾的参考5;PS:微软也实现了QUIC协议,名称叫MsQuic,源码在这:https://github.com/microsoft/msquic

这里多说几句:应用层app能操作的最底层协议就是传输层了。大家在用libc库编写通信代码时可以对指定的ip地址和端口收发数据,没法改自己的mac地址吧?也没法改自己的ip地址吧?这些都是操作系统内核封装的,app的开发人员是不需要、也是没法改变的,所以站在安全防护的角度,部分大厂基于传输层自研了类似quic的通信协议,逆向时需要人工挨个分析协议字段的含义了,现成的fiddler/charles/burpsuit等https/http的抓包工具是无效的,用wireshark这类工具抓包也无法自动解析这些厂家自研的协议!

  • 0
    点赞
  • 3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