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业革命--从蒸汽轰鸣到数字跃迁的工业交响曲
1.0 机械化时代(1760-1840)-- 英国的机械化霸权
剧情高潮:1784年,瓦特蒸汽机驱动的纺织机在曼彻斯特轰鸣,棉花吞吐量暴增50倍。
主角光环:
-
19世纪中叶,英国工业产值占全球33%,伦敦交易所掌控世界黄金定价权
-
铁甲舰载着"日不落"的野心,将印度棉布、中国茶叶、非洲象牙卷入全球首条产业链
终章启示:机械力取代肌肉力,让300年手工业传统在20年内土崩瓦解——标准化成为工业文明的第一个密码。
2.0 电气化狂想(1870-1914)--德国的精密逆袭
逆袭前传:1887年,英国《商品标记法》强制德国产品打上"Made in Germany"耻辱烙印。
绝地反击:
-
克虏伯钢厂用转炉炼钢法将效率提升8倍,西门子发明发电机点亮世界博览会
-
1913年,德国机床精度达0.01毫米,奔驰汽车流水线碾压英国马车工坊
-
全球首条化学合成氨生产线诞生,让炸药与化肥从此摆脱天然原料束缚
终章启示:从"粗制滥造"到"精密之王",工艺革命才是后发者的终极武器。
3.0 数字化觉醒(1970-2010)--日本精益与中国速度
东京篇:
-
丰田大野耐一用"看板管理"重构车间:库存压降90%,缺陷率从5%→0.002%
-
索尼Walkman将精密制造与工业设计融合,让"日本制造"成为品质代名词
深圳篇:
-
2001年,华为MES系统上线,基站故障率从3%→0.3%,拿下欧洲第一单
-
"世界工厂"秘密:东莞车间里,MES指挥着5000种手机零件的72小时全球闪送
终章启示:当精益生产遇上数字革命,效率跃迁没有天花板。
4.0 智能化浪潮(2011-?)--中德双雄的世纪对决
德国战车:
-
西门子安贝格工厂:每秒钟分析50万条数据,让1140种工控产品混线生产
-
库卡机器人学会"触觉焊接",精度超人类技师10倍
东方巨龙:
-
宁德时代"灯塔工厂":MES指挥着每1.7秒下线一块动力电池,缺陷率十亿分之一
-
大疆工厂:建立起“以风险驱动的动态质量管理模式”,2000个质检参数实时监控,让无人机悬停误差小于厘米级
终章悬念
当德国工业4.0遇上中国智造2025,生态级竞争正在改写游戏规则——不是单个工厂的较量,而是智能装备、数字平台、能源网络的全维度对抗。
(旁白:我们当下正处于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浪潮,中国和20世纪初的德国非常相似,我们在疯狂的学习和实践,也在实践中快速的成长、创新并走向引领(华为通讯、大疆无人机、宁德电池、国家电网、DeepSeek人工智能等),见证国家的发展倍感荣幸。身处国运的转折点,作为青年也责无旁贷,立志投身于智能制造,为“中国制造”尽绵薄之力。)
二、MES诞生
1980年代的车间困境
-
设备开始"说话",但说着不同方言:PLC、CNC、SCADA各自为政
-
生产数据如野马奔腾,却困在纸质报表的围栏里
-
管理层戴着"数据眼罩"指挥生产,常被车间的现实撞得鼻青脸肿
1992年的破局时刻
美国MESA联合会举起火把,首次定义MES(详情参见:MESA的6个关于MES的白皮书):
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s (MES) deliver information that enables the optimization of production activities from order launch to finished goods.Using current and accurate data, MES guides,initiates, responds to, and reports on plant activities asthey occur.The resulting rapid response to changing conditions, coupled with a focus on reducing non value-added activities, drives effective plant operations and processes. MES improves the return on operational assets as well as on-time delivery, inventory turns, gross margin, and cash flow performance. MES provides mission-critical information about production activities across the enterprise and supply chain via bi-directional communications.
制造执行系统(MES) 通过提供实时信息,实现从订单启动到成品交付的全流程生产活动优化。 借助即时、准确的数据,MES能够指导、启动、响应并实时报告工厂内发生的各项活动。 这种对生产条件变化的快速响应能力,结合对非增值活动的持续削减,可推动工厂运营与流程的高效运转。MES能够提升运营资产回报率,并显著改善准时交付率、库存周转率、毛利率及现金流表现。通过双向通信,MES为企业及供应链提供贯穿生产全环节的关键任务级信息支持。
(旁白:定义一个名词通常是很难的,这段话信息量极大,面对当前的制造环境,有很多内容需要辩证的理解,只能在后续的文章中给大家娓娓道来,可以简单理解为:把机器语言转译成决策依据,让数据的指引效率提升。)
三、世纪之交的标准之战
当ERP遇见MES,谁来定义数据的规则?
1990年代的工厂里,正上演着一场诡异的对话:
-
**ERP(企业资源计划)**在云端呼喊:"我要每小时的产量数据!"
-
车间PLC设备在地面回应:"滴——滴——(二进制信号)"
-
质量经理抓狂:"为什么次品率报表和财务成本对不上?!"
这场混乱暴露了制造业的"数字断层":
-
ERP如帝国大脑,掌控着财务、采购、销售等战略决策,却看不懂车间的"方言"
-
SCADA像神经末梢,收集着设备温度、转速等实时信号,但无法提炼商业价值
-
MES的使命,就是在这两者间架起桥梁,让战略与执行展开对话
为什么需要标准?
-
系统边界之争:
-
ERP专注"该生产什么"(订单分解、物料计划)
-
MES负责"怎么高效生产"(工序调度、质量追溯)
-
就像火车轨道需要统一轨距,两者必须约定数据交接的"接缝"
-
-
数据方言乱象:
-
西门子PLC用Profinet"说德语"
-
罗克韦尔控制器用EtherNet/IP"讲美式英语"
-
没有标准翻译器,MES可能把"温度报警"误读成"物料短缺"
-
-
全球化协同需求:
-
丰田日本总部的ERP需要实时获取泰国工厂的OEE数据
-
宁德时代德国分厂的MES必须与中国总部的排产系统无缝对接
-
何为标准?-- MESA & ISA-95
MESA-11模型(1997)
给MES 定义了基本的功能范围:
-
定义11项核心能力(如排产、追溯、设备管理)
-
划清与ERP的界限:ERP管"为什么生产",MES管"怎么生产"
ISA-95标准(2000)
打造跨系统交流的规范:
-
将企业架构分为5层(L0物理设备→L4企业规划)
-
用对象模型统一数据语言:一个"工单"在ERP和MES中不再是两个概念
-
开发B2MML(XML格式),让ERP与MES像收发电子邮件般传递数据
标准定义的价值
-
数据民主化:车间的操作记录,能自动转换成CEO看的KPI仪表盘
-
系统进化论:SAP、Oracle等ERP巨头开始内置MES接口,就像iPhone标配充电口
-
生态共赢:小到深圳的AGV厂商,大到德国的工业母机,都开始遵循同一套数据礼仪
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证明:最强大的标准,是让所有参与者忘记标准的存在——当ERP与MES的对话变得像呼吸般自然,制造业才真正迈入数字文明。
四、MES产品
MES产品的标准化架构模型
基于ISA-95与MESA标准,MES产品普遍采用分层架构设计,其核心要素包括:
-
平台:提供基础数据管理、工作流引擎、系统集成框架
-
对象模型:WorkOrder(工单)、Material Lot(物料批次)、Equipment Class(设备类)
Route(工艺路线)等 -
功能套件:模块化业务组件,支持灵活组合与扩展,比如Rockwell的AutoSuite 、EIhub等套件。
-
行业应用(Industry Solution):基于垂直领域的解决方案,通常是多个套件的组合,再加上行业定制,多个产品的组合。
领先MES产品简介
厂商 | 平台 | 核心对象模型 | 行业应用产品 |
---|---|---|---|
西门子 | Opcenter Execution(Camstar) | - WorkOrder Unit - Material Batch - Equipment Class | - Opcenter Execution Discrete - Opcenter Execution Process |
罗克韦尔 | FactoryTalk ProductionCentre | - Production Order - Process Cell - Material Lot | - AutoSuite - PharmaSuite - CPG |
达索 | DELMIA Apriso | - Manufacturing Order - Operation Activity - Resource Capability | - DELMIA Ortems |
深入了解领先的MES产品,不难发现它们都保持核心功能一致性的同时,同时实现了高度的行业适配性。无论是西门子的TIA全栈融合、罗克韦尔的ISA-88深度合规,还是达索的MBSE全生命周期集成,其本质均是 “标准功能模块+行业知识封装” 的技术表达。
企业在选型时需重点关注:平台扩展能力是否匹配未来战略、对象模型是否适配核心业务流程、行业套件是否覆盖关键合规需求。
——————END——————
后续预告:MES系统的建设与应用简介、MES产品的设计(重点展开)
(旁白:理解MES尚且容易,做好MES 需要掌握非常全面且复杂的知识,技术层:编程语言、网络、基础架构、PLC、ESB 等信息化或自动化技术;业务层:精益生产、六西格玛等制造领域的经验管理理念,ERP、WMS、SRM、PLM等交付管理相关的业务及系统应用;组织层:人机交互、执行层、管理层、决策层不同层级的诉求,业务、技术、外部厂商等多方资源的修调等,综合的项目管理能力等。
什么!!!这些你都不想学?实在不行咱还可以做销售!!!
如果您还是想了解下,刚好我的文章能够让您有所收获,还请不要吝啬您的评论,给我提点宝贵的建议,让我有信息去给大家分享更有用的信息,在AI泛滥的当下,很希望给大家做些有深度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