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通信网

前言

本文主要纳计算机通信网相关知识归纳,主要参考《计算机通信网原理与技术》薛质 袁艺 蒋兴浩 编著

必记:

  1. 卫星信道时延270ms
  2. 10的-5次方等于p的100次方,算p,可以直接用10的-5次方除以100(数量级相等)

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1. 第一代计算机网络: 面向终端

  1. 组成:一台中心计算机和多台终端
  2. 系统功能:完成中心计算机和各个终端之间的通讯
    (终端之间通过计算机进行通讯)
  3. 实例:美国半自动地面环境SAGE

2. 第二代计算机网络: 以网络为中心

  1. 组成:主机: 主要用来运行用户程序
       接口信息处理机 IMP Interface Message Processer: 主要负责进行主机之间的通信请求处理
  2. 实例:ARPANET: 所有主机构成资源子网,所有的交换机或者路由器等IMP和通信链路构成通信子网。采用分组交换技术,存储转发意味着通信线路不独占,分组是存储转发的信息基本单位。以存储转发方式传输分组的通信子网又称为分组交换网。

3. 第三代计算机网络: 统一标准的互联计算机网络

  1. 开放式标准化网络:具有统一的网络体系结构、遵循国际标准化协议。
  2. OSI/RM :ISO制定了开放系统互连基本参考模型的国际标准,也称为七层模型。
  3. TCP/IP体系结构:因特网Internet,事实上的国际标准。

4. 网络计算的新时代:

  1. 网络计算已经成为了重要的网络应用和研究领域。
  2. 网络计算包括,移动计算网络、网络多媒体计算、网络并行计算、网格计算、存储区域网络、网络分布式对象计算、云计算。

二、相关概念

1.计算机通信网

自治的主机按协议经通信子网互联。
三要素:计算机主机通信子网协议
三要素展开叙述:
(1)必须有两台(或以上)计算机相连才能构成网络。
(2)需要一条通道(或者通信子系统)才能把两台或者以上的计算机连接起来。
(3)计算机之间要交换信息,彼此就需要有某种规定和约定——通信协议Protocol。

2.计算机通信

要素:

  1. 计算机通信子系统(核心要素):面向应用进程,将不同类型数据转换成双方认可的形式;面向计算机网络,确定数据通路、数据差错控制、网络路由选择和流量控制、网络互连等。
  2. 数据通信系统:提供传输媒介,以及可靠的传送能力

3.计算机通信网(实系统环境)

计算机通信网就是一个由通信子网承载的、传输和共享资源子网的各类信息的系统。
组成:

  1. 通信子网:负责数据无差错有序传输,包括差错控制、流量控制、路由选择、网络互连
  2. 资源子网:计算机通信的本地系统环境,包括主机、终端、应用程序等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交换机

  1. 作用:一个网络上的用户需要和另一个网络上的用户通信,就需要不同的,而且往往不兼容的网络。这个时候可以用交换机(一种专用计算机)完成连接,并提供硬件和软件的转换。互连的网络集合称为互联网。

5.通信协议

  1. 定义:通信的双方或多方对于如何进行信息交换所必须遵守的一整套规则
  2. 三要素:语法、语义、时序
    (1)语法:用户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与格式,以及数据出现顺序的意义
    (2)语义:解释比特流每一部分的意义
    (3)时序: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
  3. 作用:完成计算机之间有序的信息交换
  4. 建立连接要遵守的规则:
    (1)保证源宿端之间存在物理传输资源
    (2)多路接入技术需要与所使用的的设备配合,执行某种协议
    (3)差错处理实现需要两个端设备之间运行的协议来处理
    (4)保证信息正确到达目的地需要寻址路由
    (5)端节点或交换节点上存储所收到的信息,直至这些信息得到服务或者再发出去,这需要协议来协调设备间的动作
    (6)流量控制,防止缓冲器溢出,防止拥挤
    (7)保证接入通路能与用户特征协调一致,如信息格式、字符编码等

6.(分层的)体系结构

  1. 定义:计算机通信网分层各层协议层间接口的集合,也就是通信网及其部件所应完成的功能的精确定义。是计算机通信网一种抽象的、层次化的功能模型。
  2. 体系结构的分层:将庞大复杂的协议分成不同层次,各层完成不同的功能。
  3. 分层的基本思想:把整套协议体系分层,下一层对上一层提供服务,每一层本身的功能与下层提供的服务一起,从而使最高层为用户提供一组完整的服务,以便实现通信或者分布应用。
  4. 分层的基本原则:定义每一层向上一层提供的服务,以保证每一层功能的相互独立,但是不规定如何完成这些服务
  5. 协议体系结构实例:
    (1)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提出开放系统互连OSI
    (2)当前使用最广泛的TCP/IP协议模型为主的Internet结构
    (3)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B-ISDN)中采用的异步传输模式(ATM)参考模型

7. 开放系统基本概念

  1. 实系统:现实世界中能够执行信息处理或者信息传送自治整体
  2. 开放的实系统:与其他实系统通信时遵循OSI标准要求的实系统。
  3. 开放系统:开放实系统中与OSI有关的部分。
  4. OSI/RM的三级抽象:是一个标准体系结构参考模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8. 开放系统互联环境基本概念

  1. 网络环境:涉及不同类型数据通信网有关的协议与标准,通信子系统中面向网络的功能+数据通信网
  2. 开放系统互连环境(OSIE ,OSI环境):网络环境-传输媒介+通信子系统中面向应用功能
  3. 实系统环境(计算机通信网):建立在OSI环境之上,通信子网+资源子网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 中继开放系统:数据通信网中交换节点层次结构抽象。中继系统只包含低三层(或低二层),这些层次都处于OSI环境之内。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9. 层的相关概念

  1. (N)层:用(N)层表示协议的某一层,(N+1)表示相邻的上一层,(N-1)表示相邻的低一层。对等的(N)子系统构成OSI/RM中的(N)层。
  2. (N)协议:一台机器上的(N)层和另一台机器上的(N)层进行通话的时候,通话中采用的规则约定。规定了(N)实体如何利用(N-1)服务并协同工作以完成(N)功能。
  3. (N)实体:指一个(N)子系统内部的一个活动要素(如一个TCP连接)
    (1)一个(N)子系统由一个或者多个(N)实体构成
    (2)一层中的实体代表了该层执行某功能时分布处理的能力。在一个单独开放系统中,所有层的实体代表了该系统互连的能力,以及被其他系统所看到的处理能力
    (3)位于不同子系统中的同一层实体称为对等实体
  4. 接口:每一相邻层间有一个接口,定义下层向上层提供的服务原语和操作——服务访问点SAP。
  5. 虚拟通信:两个开放系统中的对等实体之间的信息交换——水平方向
  6. 实信息流:对等实体的通信实际上依赖于本地系统中的(N-1)实体实现实际信息流是在同一系统的上下层之间垂直方向)发生。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7. (N)连接:两个或者多个对等(N+1)实体之间交换数据时,必须在(N)层内使用(N)协议在(N+1)实体之间建立联系。
    (1)为对等(N+1)实体提供服务的(N)实体名
    (2)连接同一系统内,建立服务关系的(N+1)实体与(N)实体间的**(N)SAP**。
    (3)(N+1)实体要求(N)实体提供的(N)服务的服务质量
    (4)与(N)服务有关的其他属性,如流量控制的窗口大小,用户数据的长度等。
集线器
  1. 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因此这样的硬件设备的可靠性很高。
  2. 集线器是使用电子器件来模拟实际电缆线的工作,因此整个系统仍然像一个传统的以太网那样运行。
  3. 各结点发送来的信号通过集线器集中,集线器将信号进行整形、放大后发送到其它所有结点
  4. 使用集线器的以太网在逻辑上仍是一个总线网,各工作站共享逻辑上的总线,使用CSMA/CD协议
  5. 集线器很像一个多接口的转发器,工作在物理层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三、概念异同

1.计算机网络和分布系统

  1. 相同点:都是多台互连的计算机系统的集合。
  2. 区别: 分布系统的多台自治计算机对于用户来说是透明的,人们可以输入一条命令来运行一个程序,分布系统自行选择最佳处理器、寻找和传输所有输入文件给某个处理器、以及把结果送至适当的地方。然而,一个计算机网络环境中,用户必须明确登录到一台机器上,明确远程提交作业,明确移动文件,甲地的用户要利用乙地的计算机资源必须明确指定地点和设备名。区别在于软件而非硬件。

2.互连和互联

  1. 相同点: 都是网络连接相关的概念。
  2. 不同点: 互连 的英文是interconnection,指物理上的相互连接,是指传输介质的连接以及连接的级联;互联 的英文是internetworking,主要指逻辑上的连接,通过应用软件和协议体现出来。

3.互联网internet和因特网Internet

  1. 互联网internet:互连的网络集合称为互联网。
  2. 因特网Internet:指特定的世界范围的互联网。

4.企业内部网Intranet和外联网Extranet

  1. 企业内部网Intranet:专属的、非开放的,往往存在于私有网络上,只是结构、服务方式和设计都参考Internet的模式。
  2. 外联网:是对Intranet的延伸,是指公司为了和其他企业客户共享信息而使用的一种系统,是半开放的,对一些有选择的合作者开放或者向公众提供有选择的服务。

5.OSI/RM和TCP/IP参考模型的比较

  1. 相同点:
    (1)都采用层次结构的概念。
    (2)在传输层二者定义了相似的功能。
  2. 不同点:
    (1)在层次划分与协议使用上有很大区别。
    (2)TCP/IP实质上不存在,但是协议被广泛使用;OSI/RM模型对讨论计算机网络很有用,但是协议不流行。
  3. OSI/RM模型:
    (1)核心和贡献:分层模型;服务、协议、接口。
    (2)OSI/RM参考模型与协议迟迟没有成熟的产品推出,妨碍了第三方厂家软硬件开发,从而影响了市场占有率与今后的发展。
    (3)对讨论计算机网络很有用,但是协议不流行。
  4. TCP/IP模型:
    优点:
    (1)成功赢得大量用户和投资
    (2)成功促进了Internet的发展,同时Internet 的发展有进一步扩大了TCP/IP的影响
    (3)在学术界争取了一大批用户,同时也越来越受到产业界的青睐
    缺点:
    (1)没有明确划分服务、接口和协议
    (2)缺乏通用性,很难适合非TCP/IP协议栈
    (3)主机-网络层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层。
    (4)不区分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
    (5)许多其他协议虽然流传广但是难以被替换

6.TCP和UDP

  1. 相同点:都是传输层的协议
  2. 不同点:可靠和不可靠,有无连接
  3. tcp:视频通话,语音通话
  4. udp:一小段语音或者文字(普通的qq微信消息)

7.服务和协议

  1. 服务:各层向它的上层提供一组原语定义了该层能代表它的用户完成的操作;服务只与两层之间的接口有关
  2. 协议:一组规则;决定对等实体交换帧、包和报文的格式和意义;实体用协议实现它们的服务定义

8.信道和传输介质

  1. 传输介质:传输信号的物理载体
  2. 信道:提供传输某种信号所需的带宽,着重体现介质的逻辑特性

一根传输介质可以同时提供多个信道
一个信道也可以由多跟传输介质级联而成
无线也是一种传输介质

9.基带传输和宽带传输

  1. 基带传输:
    (1)信号源产生的原始电信号称为基带信号,即将数字数据0、1 直接 用两种不同的电压 表示,然后送到线路上去传输。
    (2)用于数字传输。(数字传输可以传数字或模拟信号)
    (3)一般用于局域网,传输距离185到500M。
  2. 宽带传输:
    (1)将基带信号调制形成模拟信号,然后采用频分复用技术实现宽带传输。
    (2)以模拟信号传输,传输距离可以达到100km。
    (3)宽带系统可分为多个信道,所有模拟和数字数据可以混合使用,但要解决数据双向传输的问题。

模拟传输和数字传输回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0.三种交换技术的比较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 电路交换
    (1)数据传输前,必须建立端到端的连接
    (2)一旦某个节点故障,必须重新建立连接
    (3)连接建立后,数据传输没有额外时延
    (4)数据中不必包括地址域
    (5)数据按序传输,信道使用率低
    (6)适合长时间传输大批量的数据,如流数据
  2. 报文交换
    (1)数据传输前,不必建立端到端连接
    (2)只要下一个节点空闲,即可
    (3)信道使用率较高
    (4)数据传输采用存储转发,延时不可估计
    (5)数据中必须包括地址域
  3. 分组交换
    (1)在数据传输前,不必建立端到端的连接
    (2)只要下一个节点空闲,即可传输
    (3)“管道化”优势,信道的使用率高
    (4)数据的传输采用存储转发,延时不可估计,时延大大低于报文交换
    (5)数据中必须包含地址域
    (6)接收到的分组不一定按序,可能还需重组
    (7)适合传输文本型数据

分组交换又分为虚电路数据报两种交换机制

10.虚电路和数据报——分组交换的两种交换机制

主要是从以下方面进行比较:

  1. 是否需要建立连接
  2. 是否最佳路径
  3. 是否做独立路由选择
  4. 分组是否按序到达
  5. 节点失效是否造成丢包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1.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2.传输时延和传播时延

传输时延也称发送时延

13.物理链路和数据链路

  1. 物理链路:
    (1)有线或无线的传输通路
    (2)是一段无源点到点物理连接,中间没有任何交换节点。
  2. 数据链路:
    (1)包括一条物理连接和为实现数据传输而在两端配置的硬件及其相关的通信协议
    (2)采用复用技术时,一条物理链路对应多条数据链路。

14.误码率和帧出错概率

  1. 误码率p是一位出错的概率
  2. 帧出错概率pe = 1 - (1 - p)—— 三军问题。

15.HDLC和PPP

  1. 区别:PPP协议不提供纠错、流量控制、序号、多点线路

16.纯ALOHA和分隙ALOHA

纯ALOHA中
  1. 一旦产生新帧,就立即发送,全然不顾是否有用户正在发送
  2. 所以发生冲突的可能伴随着发送的整个过程。
分隙ALOHA中
  1. 规定发送行为必须在时隙的开始,一旦在发送开始时没有冲突,则该帧将成功发送。
  2. 随着G的增大,空时隙数(e-G)会减少,而产生冲突的时隙数按指数增加。
  3. 每帧传送次数 E=eG ,说明通信负载G稍微增加就会大大降低系统的吞吐性能。
  4. 时隙ALOHA需要全网的同步机制,增加了复杂性。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7.交换机Switch和集线器Hub

集线器

工作于物理层,每个端口相当于一个中继器,原理很简单,只对物理电信号放大中继所有端口同属一个冲突域,主要用来延伸网络访问距离,扩展终端数量。

(以太网)交换机
  1. 工作于数据链路层,它的每个端口相当于一个集线器,原理是根据数据帧头的MAC地址转发帧到合适的端口,每个端口是一个独立的冲突域
  1. 在以太网中,如果某个CSMA/CD网络上的两台计算机同时通信时会发生冲突,那么这个CSMA/CD网络就是一个冲突域(collision domain)。
  2. 如果以太网中各个网段以集线器连接,因为不能避免冲突,所以它们仍然是一个冲突域。
  3. 为了有效避免冲突,局域网中使用交换机(Switch)来分割冲突域。对网络进行分割的原因是为了分离流量并创建更小的冲突域来使用户获得更高的带宽,否则同一时刻数据太多容易导致网络拥挤形成阻塞。
  1. 交换机有一个高速的背板,速率可达1G b/s或更高 。
  2. 背板上可插入若干个模块,有的模块还可插入子模块。
    每个模块(或子模块)上有4 ~ 8个RJ-45的端口,甚至更多,每个模块实际上是一个规模较小的局域网,即一个模块就是一个共享域(以太网中,共享域即冲突域)。
  3. 一个模块上任一时刻只能有一个站点发送,但分属不同模块上的端口可并行工作,这可理解为组交换:模块内共享,模块间交换——端口之间帧的传输不受CSMA/CD的限制
  4. 当每个模块都退化成只有一个端口时,即一个共享域中只有一个端口,则该交换机是全交换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8.CSMA/CD和CSMA/CA

CSMA/CD
  1. 定义:CSMA/CD协议(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h Collision Detection)即:载波帧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
    (1)载波侦听:多个计算机在发送数据帧前,首先帧听是否空闲,如果空闲,则发送数据帧;否则等待,继续帧听直到信道空闲。
    (2)多路访问:许多计算机以多点接入方式连接在一根总线上,都有访问总线的权利。
  2. CSMA/CD 特点
    (1)使用 CSMA/CD 协议的以太网不能进行全双工通信,而只能进行双向交替通信(半双工通信)。(2)计算机发送数据帧之后的一小段时间内,存在着遭遇冲突的可能性。
    (3)冲突不确定性使整个以太网平均数据率远小于以太网最高数据率。
CSMA/CA
  1. 定义:CSMA/CA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h Collision Avoidance) 即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冲突避免。
    (1)避免冲突的方法主要有两个:

1、监听到信道空闲时,并不是立即发送,而是等待一段时间再发送数据。
2、先发送一个很小的信道侦测帧RTS,如果收到最近的接入点返回的CTS,就认为信道是空闲的,然后再发送数据

  1. 协议的主要流程如下:

1、 首先检测信道是否有使用,如果检测出信道空闲,则等待一段随机时间后,才送出数据。
2、 接收端如果正确收到此帧,则经过一段时间间隔后,向发送端发送确认帧ACK。
3、 发送端收到ACK帧,确定数据正确传输,在经历一段时间间隔后,再发送数据。

区别

1、 CSMA/CD是冲突的侦测,当侦测到冲突时,进行相应的处理,要求设备能一边侦测一边发送数据。 ——主要适用以太网

2、CSMA/CA是冲突的避免,协议里也看到经常是等待一段时间再做动作,通过退避尽量去避免冲突,还有就是先发送一些特别小的信道侦测帧来测试信道是否有冲突。——主要适用无线局域网

19.转发器、集线器、网桥、交换机、路由器、网关

第一层(物理层):转发器、集线器
第二层(数据链路层):网桥、交换机
第三层(网络层):路由器、网关

  1. 转发器:实现电气信号的“再生”。用于连接多个以太网段并且侦听每个网段,主要功能是延伸网段和改变传输媒体,从而实现信息位的转发。它本身不执行信号的过滤功能。
  2. 集线器:一种典型或称为特殊的转发器。它的作用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将一些机器连接起来组成一个局域网
  3. 网桥:可将两个(或更多)网段连接在一起,与转发器一样能够提高网络直径,但是网桥的不同之处在于它还有助于控制网络流量
  4. 交换机:为网络上的每一个节点提供一个专用网段,能分辨出帧中的源MAC地址和目的MAC地址。
  5. 路由器:一种高级的网络设备,可以将单个网络从逻辑上划分为两个单独的网络。尽管以太网广播可以通过网桥到达网络上的所有节点,但是它们无法通过路由器,因为路由器形成了网络的逻辑边界
  6. 网关:一种复杂的网络连接设备,可以支持不同协议之间的转换,实现不同协议网络之间的互连。网关具有对不兼容的高层协议进行转换的能力,能够实现异构设备之间的通信

——引用自https://www.cnblogs.com/danny0706/p/5660544.html

网桥和集线器(转发器)
  1. 集线器:转发帧时,不对传输媒体进行冲突检测——集线器所连的整个网络一个冲突域
  2. 网桥对接收帧进行过滤,在转发前必须执行 CSMA/CD算法
    (1)冲突域限制在所连的各个LAN内
    (2)若在转发过程中出现碰撞,就必须停止发送进行退避

广播域和冲突域

网段(一个网段即一个冲突域)
  1. 将若干个网络(网段)通过交换机(网桥)连接,以增加网络内的主机数并扩大覆盖范围,交换机(网桥)的每个端口连接一个网段
  2. 网段是链路层概念
  3. 一个网段内的主机为一个冲突域
  4. 所有的主机是一个广播域
  5. 不同网段的主机间的通信则由交换机(或网桥)负责转发或扩散。
子网(一个子网即一个广播域)
  1. 若干个网络(子网)通过路由器连接,以实现网络的互联并组成一个更大的网络。
  2. 路由器的每个端口连接一个子网
  3. 子网是网络层概念。
  4. 一个子网就是一个广播域,子网间的通信必须由路由器控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 (一般在TCP里)

流量控制
  1. 发送方的发送速率不要太快,让接收方来得及接受。
  2. 利用滑动窗口机制可以很方便的在TCP连接上实现对发送方的流量控制。
    (1) TCP的窗口单位是字节,不是报文段。
    (2)发送方的发送窗口不能超过接收方给出的接收窗口的数值。
拥塞控制
  1. 在某段时间,若对网络中的某一资源的需求超过了该资源所能提供的可用部分,网络的性能就要变化,这种情况叫做拥塞。
  2. 网络拥塞往往是由许多因素引起的,简单的提高节点处理机的速度或者扩大结点缓存的存储空间并不能解决拥塞问题。拥塞问题的是指往往是整个系统的各个部分不匹配,只有各个部分平衡了,问题才会得到解决。
  3. 因特网建议标准RFC2581定义了进行拥塞控制的四种算法,即慢开始(Slow-start)、拥塞避免(Congestion Avoidance)、快重传(Fast Restrangsmit)和快恢复(Fast Recovery)。
差别
  1. 拥塞控制就是防止过多的数据注入到网络中,这样可以使网络中的路由器或链路不致过载。拥塞控制所要做的都有一个前提,就是网络能承受现有的网络负荷。拥塞问题是一个全局性的问题,涉及到所有的主机、所有的路由器、以及与降低网络传输性能有关的所有因素。
  2. 流量控制往往指的是点对点通信量的控制,是个端到端的问题。流量控制所要做的就是控制发送端发送数据的速率,以便使接收端来得及接受

TCP的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部分引用自:https://www.cnblogs.com/liuwanqiu/p/10812433.html

四、相关分类

1. 网络分类

1.1 按传输技术分类

广播式网络:仅有一条通信信道,由网络上所有节点共享。使用地址识别机制(单播、广播、多播),需要信道共享机制。
点到点网络:每一对源宿端之间有一条传输通路,路由算法很重要

1.2 按规模分类
微型网:数据流机器(处理器在同一电路板)
小型网:多计算机系统(处理器在同一系统内)

局域网 LAN:

  1. 属于中型网(处理器在同一房间、建筑物、园区)
  2. 单位内部使用的高速宽带网络,主要用于资源共享
  3. 数据速率为10Mbits/s到1Gbits/s
  4. 从传输载体的特性来看,可分为:共享性局域网(以太网和无线);交换型局域网。

城域网 MAN:

  1. 属于大型网(同一城市)
  2. 覆盖一个城市,连接多个局域网
  3. 构成城市信息化基础设施 MII
  4. 采用与局域网类似的结构和设备构成
  5. 在用途上和局域网有区别,主要用作城市内高速数据传输和交换
  6. 分布式队列双总线(DQDB)城域网的结构——IEEE 802.6

广域网 WAN:

  1. 属于大型网(同一国家、洲)
  2. 数据传输速率比较低,延时比较大
  3. 采用分组交换和路由技术确保数据的正确传送

互联网 internet:

  1. 属于大型网(同一地球)
  2. 将多个计算机网络通过一个统一的标准互相连接起来的网络称为互联网络。
  3. 常见的互联网是通过WAN连接起来的LAN集合,中间通过网关使不同网络兼容。
1.3 按传输介质分类
  1. 有线网
  2. 无线网
1.4 按拓扑结构分类
  1. 总线
  2. 环形
  3. 网状
  4. 星形(又称为集中式网络)

拓扑结构:通信子网中交换节点的互连模式
拓扑结构的划分:集中式和分布式两种基本类型
局域网:常见的是规则形,如星状网(又称为集中式网络)、环状网、总线型网络
广域网:常见的是不规则型和树型

1.5 按使用范围分类
  1. 专用网
  2. 公共网

2. 网络软件的分类

  1. 应用软件
    为网络用户提供网络服务
  2. 管理软件
    安全、计费、故障处理和系统配置
  3. 操作系统核心软件
    多任务、处理来自不同计算机的数据收发
  4. 通信控制用协议软件
    计算机通信网中各个部分,所必须遵守的规则的集合
  5. 交换与路由软件
    在通信的各个主体之间建立和维护传输信息所需的路径

3. 协议的分类

  1. 面向应用的协议
    为完成某些特定的应用制定的协议,如 FTP、TELNET、SMTP
  2. 系统到系统的协议
    支持端系统中特定的应用进程之间的数据交换,为应用进程提供网络通信服务
  3. 端到端的协议
    完成端到端的可靠传输,建立、保持和维护端到端连接,如TCP和UDP
  4. 点到点协议
    实现直接相连节点之间的数据传输,如数据链路层协议HDLC和PPP协议。
  5. 其他网内协议
    流控协议、寻址和路由协议
  6. 网络接入协议
    如介质接入控制协议(MAC)
  7. 网间互联协议
    不同网络用户的寻址,异构网络之间协议的转换

4. 服务的分类

  1. 面向连接的服务
    (1)具有三个阶段:连接建立,数据传输,连接释放
    (2)数据交换前,必须先建立连接
    (3)数据交换结束后,必须终止连接
    (4)传送数据时,按顺序传送
    (5)文件传输等服务比较适合于面向连接的服务
  2. 无连接服务
    (1)连个个实体之间的通信不需要先建立好一个连接
    (2)不需要通信的两个实体同时活跃
    (3)灵活方便,比较迅速
    (4)不能防止报文丢失或者失序,是不可靠服务

五、OSI/RM协议体系结构

1. OSI/RM体系结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 OSI/RM模型中的数据流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 OSI/RM各层参考模型功能

物理层——比特流
  1. 提供建立、维护和释放物理链路所需的机械、电气功能和规程等特性
  2. 通过传输介质进行数据流(比特流)的物理传输、故障检测和物理层管理
  3. 数据链路层接受帧,将比特流转换成底层物理介质上的信号(※)
数据链路层——帧
  1. 物理链路两端之间传输数据
  2. 提供网络层实体之间的数据传输功能和控制(※)
  3. 提供数据的流量控制
  4. 检测和纠正物理链路产生的差错
  5. 格式化的消息称为
网络层——分组
  1. 负责端到端数据的路由或者交换,为透明传输数据建立连接
  2. 寻址并且解决数据在异构网络之间传输相关的所有问题
  3. 传输层提供服务和使用下面数据链路层的服务(※)
  4. 格式化的消息称为分组
传输层
  1. 提供无差错数据传输
  2. 接受来自会话层数据,如果有需要将数据分割成更小的分组,向网络层传送分组并确保分组完整正确到达它们的目的地。(※)
  3. 在系统间提供可靠透明数据传输,提供端到端错误恢复流量控制
  4. 提供有效可靠的网络连接,使得上三层不受实际网络结构约束执行各自的任务。同时依靠下三层控制实际的网络操作。它监督信息从源端出发最终到达目标节点。
会话层
  1. 提供节点之间通信过程的协调
  2. 负责执行会话规则(例如,是否允许半双工或者全双工通信)、同步数据流以及当故障发生时重新建立连接
  3. 表示层提供服务同时使用下面传输层的服务(※)
表示层
  1. 提供数据格式变换编码转换
  2. 涉及正在传输数据的语法语义
  3. 将消息以合适电子传输的格式编码
  4. 执行该层的数据压缩加密
  5. 从应用层接收消息、转换格式,并传送到会话层,该层常合并于应用层中
应用层
  1. 包括各种协议,定义了具体的面向用户的应用,如电子邮件、文件传输和虚拟终端等。
七层总结
  1. 底三层属于通信子网。涉及为用户间提供透明连接,操作主要以每条链路(hop-by-hop)为基础,在节点间各条数据链路上进行通讯。由网络层控制各条链路上的通信,但是依赖于其他节点之间的协调操作
  2. 高三层属于资源子网。主要涉及保证信息以正确可理解的形式传送。
  3. 传输层是底三层和高三层之间的接口。它是第一个端到端的层次(虽然网络层负责端到端的数据的路由或者交换),保证透明的端到端连接,满足用户的服务质量(QOS)要求,并向高三层提供合适的信息形式

4. OSI/RM的目的

  1. 提供概念和功能的抽象模型,作为研究制定系统互联标准的基础,便于专家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的独立工作。
  2. 为研究制定OSI各层标准规定了范围,并为有关标准的一致性提供共同参考
  3. 为提供技术的发展用户要求的扩展,以及现存系统向OSI标准逐步过渡,提供充分的灵活性
  4. 但是不规定它描述的功能特定层的具体规范,不提供互联结构设施和协议的精确定义,不能作为评价和检测具体实现的一致性依据。

5.分层的目的

  1. 将一个完整的问题分成许多小问题来解决,将问题简单化
  2. 把网络看成是逻辑上相连垂直排列)的层次组成,每层都在下层提供的服务上增加一定的功能,这些功能加在一起为上一层提供服务。
  3. 保证层次之间的独立性。每一层的目的都是向上一层提供一定的服务,而把如何实现这一服务的细节对上层加以屏蔽。只规定每层向上层提供的服务,而与如何完成无关,从而允许某一层操作的变化,只要向上层提供的服务保持不变即可。
  4. 层次结构的特点:
    (1)层次性特点:就有一定的层次;层次之间呈单向依赖关系。
    (2)结构性特点:上层起着隐藏下层细节统一下层差异的作用。

六、TCP/IP协议模型

起源于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的一项研究计划——实现若干台主机的相互通信。现在TCP/IP已经成为Internet上通信的标准。

1. CP/IP体系结构

2. TCP/IP各层功能

主机-网络层
  1. 定义了Internet与各物理网络之间的网络接口
  2. 与OSI/RM的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的一部分相对应。
网络互连层(IP层)
  1. 功能:
    (1)负责相邻计算机之间(点到点)的通信,包括处理来自传输层的发送分组请求,检查并转发数据报,处理与此相关的路径选择流量控制以及拥塞控制等问题。
    (2)使得主机可以把分组发往任何网络,并使得各个分组独立传向目的地(中途可能经由不同的网络),这称为数据报方式的信息传送
  2. 协议组成:Internet协议(IP),Internet控制信息协议(ICMP),地址解析协议(ARP)、反向地址解析协议(RARP)。
  3. IP协议:
    (1)位于通信子网最高层,提供点对点无连接的数据报传输机制,不保证传输的可靠性
    (2)向上层(主要是TCP层)提供统一的IP数据报,使得各种物理帧的差异性对上层协议不复存在,这是TCP/IP 迈向异种网络 的第一步
    (3)IP协议中传输的IP数据报由头标和数据两部分组成,头标 中含有大量传输的控制和特征信息,其长度可变,它是理解IP协议的基础
  4. ICMP协议:
    (1)(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Internet控制报文协议。它是TCP/IP协议簇的一个子协议,用于在IP主机、路由器之间传递控制消息。控制消息是指网络通不通、主机是否可达、路由是否可用等网络本身的消息。这些控制消息虽然并不传输用户数据
    (2)ICMP 使用IP的基本支持 ,就像它是一个更高级别的协议,但是,ICMP 实际上是IP的一个组成部分必须由每个IP模块实现
    (3)ICMP协议是一种面向无连接的协议,用于传输出错报告等控制信息。
  5. ARP协议:
    (1)(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地址解析协议,是根据IP地址获取物理地址的一个TCP/IP协议。
    (2)主机发送信息时将包含目标IP地址的ARP请求广播到局域网络上的所有主机,并接收返回消息,以此确定目标的物理地址;收到返回消息后将该IP地址和物理地址存入本机ARP缓存中并保留一定时间,下次请求时直接查询 ARP缓存以节约资源。
    (3)地址解析协议是建立在网络中 各个主机互相信任 的基础上的,局域网络上的主机可以 自主发送ARP应答消息 ,其他主机收到应答报文时不会检测该报文的真实性就会将其记入本机ARP缓存;
    (4)由此攻击者就可以向某一主机发送伪ARP应答报文,使其发送的信息无法到达预期的主机或到达错误的主机,这就构成了一个ARP欺骗
    (5)ARP命令可用于查询本机ARP缓存中IP地址和MAC地址的对应关系、添加或删除静态对应关系等。
    (6)NDP用于在IPv6中代替地址解析协议。
  6. RARP协议:Reverse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 反向地址转换协议允许局域网的物理机器从网关服务器的 ARP 表或者缓存上请求其 IP 地址
传输层
  1. 功能:传输层为应用程序提供端到端通信的功能,和OSI/RM中的传输层相似,处理网络互联层没有处理的通信问题,保证通信连接的可靠性,能够自动适应网络的各种变化。
  2. 协议组成:传输控制协议TCP,用户数据报协议UDP
  3. 传输控制协议TCP:传输层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种协议。提供可靠通信。一旦数据报被破坏或者丢失,负责将其重新传输检测传输错误并且纠正
  4. 用户数据报协议UDP不可靠无连接协议。主要用于不需要TCP排序和流量控制,而是自己完成这些功能的应用程序。如:语音、视频图像传输。
应用层
  1. 功能:提供各种网络服务,SMTP,DNS,HTTP,SNMP
  2. TCP/IP中的应用层和OSI/RM中的应用层区别比较大,不仅包括了会话层以及上面三层所有功能,还包括应用进程本身,将高层部分和应用进程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统一的应用层。
  3. 应用层协议:
    (1)虚拟终端协议(telnet)
    (2)文件传输协议(FTP)
    (3)简单邮件传输协议(SMTP)
    (4)域名服务(DNS)
    (5)网络新闻传输协议(NNTP)
    (6)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
四层协议总结

七、一种建议的参考模型Andrew S.Tanenbaum

  1. 五层的参考模型
  2. 与OSI相比没有表示层和会话层
  3. 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取代了主机-网络层
  4. 建议的参考模型如下:

八、B_ISDN ATM 参考模型

  1. 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B-ISDN以单一集成的网络传输各种信息
  2. B-ISDN使用的交换技术:异步传输模式ATM。基本思路是利用小的固定长度的分组(信元)来传输所有信息。
  3. B-ISDN参考模型由三个平面组成:管理平面,用户平面,控制平面。
    (1)管理平面:具有平面管理、层管理两个不同功能。平面管理:没有划分层次结构,执行与系统整体有关的功能协调各平面之间的关系。
    层管理有层次结构,执行与各层实体中资源和参数有关的功能。
    (2)用户平面:用来传递用户信息。具有层次结构。包括与用户信息传递相关的机制,如流量控制、差错检测与修复等。
    (3)控制平面:具有层次结构。负责呼叫控制,连接管理功能,即建立、监控、释放一个连接所必需的所有的信令功能。
  4. 同样使用层次化的方法
  5. 控制平面和用户平面使用相同物理层ATM层功能,而 AAL层(ATM适配层)提供不同的功能以满足高层要求
  6. B-ISDN参考模型的低三层依次是物理层、ATM层和AAL层。每一层又可根据需要被分为子层,下面的子层完成该层功能,上面的汇聚子层向高层提供适当的接口。
  7. ALL层分为CS和SAR两个子层。CS负责汇聚,提供连接接口;SAR负责分段和重组。
  8. ATM层被设计成与传输介质无关。负责处理信元和信元传输,还有拥塞控制。
  9. 物理层被分为TC和PMD两层。PMD位时序生成,物理介质访问。TC传输帧 生成 / 恢复 / 适配等。

九、协议分层实现原理

(N)连接形式

  1. 点对点连接:实体之间仅有一个连接
  2. 多端点连接:实体之间可有多个连接(如,广播通信)
    ——同一对SAP之间也可以存在多条连接,一**连接端点(CEP)**标识区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N)层对等实体间建立一条(N)连接的条件

  1. 在提供支持的(N)实体之间有一条(N-1)连接
  2. 两边(N)实体处于能交换连接建立协议的状态

释放(N)连接的三种情况

  1. 常规释放:对等(N+1)实体间完成数据传送后,任何一方均可发起释放(N)连接
  2. 有序释放:在OSI的有些层中,设有令牌,只有持有令牌的(N+1)实体才有权发起释放(N)连接。
  3. 异常释放 :当发生异常情况时,不能再进行(N)连接上的数据传输时,必须发起释放(N)连接。
    (1)(N+1)实体异常时,由它发起异常释放
    (2)(N)服务提供者发生异常时,由它发起异常释放

另一个容易混淆的点:
正常数据传送,加速数据传送,特权数据传送

连接的复用与分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 连接的映射关系
    (1)一对一映射:每条(N)连接建立在对应的一条(N-1)连接上
    (2)多对一映射(复用):若干条(N)连接建立在同一条(N-1)连接上
    (3)一对多映射(分用):一条(N)连接建立在若干条(N-1)连接上,(N)连接的通信量可以分解到若干条(N-1)连接上
  2. 复用的目的
    (1)提高使用效率,节省费用
    (2)在只有一条(N-1)连接时,提供多条(N)连接。
  3. 分用的目的
    (1)在有多条(N-1)连接可用时,提高可靠性
    (2)提高吞吐量和其他服务质量
    (3)利用廉价的多条(N-1)连接提高经济效益

数据的传送方式

  1. 水平传输
    在已经建立连接的对等(N)实体之间传送,受(N)协议的控制。
  2. 垂直传输
    在同一开放系统,相邻子系统的实体之间传送,即连接到同一(N-1)SAP的(N-1)实体与(N)实体之间的传送。

协议数据单元的组成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 (N)PCI 协议控制信息:协调对等实体间的协同工作,一般作为协议头(header)
  2. (N)PDU 协议数据单元:跨过网络传给对等实体的信息
  3. (N-1)ICI 接口控制信息: 协调相邻层的(N)实体与(N-1)实体的联合操作
  4. (N-1)IDU 接口数据单元:(N)层实体通过SAP传递给第(N-1)层实体的信息
  5. (N-1)SDU 服务数据单元:(N)实体与(N-1)实体之间传送的信息,是(N-1)接口数据的总和
  6. UD:用户数据
  7. ID:接口数据

PCI + UD = PDU
ICI + ID = IDU
SDU = ∑ IDU.ID(实际模型中可以把SDU和UD等同)

数据传送的分类

  1. 正常数据传送:控制信息和用户数据作为协议数据单元,在(N)实体之间进行传送,用于传送普通用户数据

正常数据传送包括,无确认传送、确认传送和拒绝确认传送三种情况。

  1. 加速数据传送:传送比正常数据优先级高的服务数据单元,用于传送信令和中断等控制信息
  2. 特权数据传送:对数据传送服务可设置数据令牌(Token)、权标(Right)、轮次(Turn)等,它们表示获得了某种服务的权利

数据单元的分与合

不同层数据单元,其长度都要受到该层长度的控制,不同层数据长度未必都一致,因此,需要进行数据单元的分段和拼块。

总结:

  1. 跨层的操作里没有“块”和“段”这种名词。
  2. 从上往下合在一起的叫块,从上往下分隔开的叫段。(因为通讯的第一段数据流是从上往下,所有用从上往下记,可以把数据块想象成巧克力,囤起来融到一起得到一整块,拿到一大块以后掰开得到多个小段)
  3. 分段合段、拼块分块都是加多个头部。

服务原语

  1. 定义:服务用户与服务提供者交互所要交换的一些必要信息。

  2. OSI/RM规定了四种服务原语类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 建立(N)连

  • 5
    点赞
  • 13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3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3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