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程如何定义
1.继承Thread类创建线程类
2.通过实现Runnable接口传入Thread类创建线程。
3.通过Callable和Future创建线程
(1)创建Callable接口的实现类,并实现call()方法,该call()方法将作为线程执行体,并且有返回值。
(2)创建Callable实现类的实例,使用FutureTask类来包装Callable对象,该FutureTask对象封装了该Callable对象的call()方法的返回值。
(3)使用FutureTask对象作为Thread对象的target创建并启动新线程。
(4)调用FutureTask对象的get()方法来获得子线程执行结束后的返回值
第一种方式的实现代码:
package com.thread;
public class FirstThreadTest extends Thread{
int i = 0;
//重写run方法,run方法的方法体就是现场执行体
public void run()
{
for(;i<100;i++){
System.out.println(getName()+" "+i);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for(int i = 0;i< 100;i++)
{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i);
if(i==20)
{
new FirstThreadTest().start();
new FirstThreadTest().start();
}
}
}
}
第二种方式的实现代码:
package com.thread;
public class RunnableThreadTest implements Runnable
{
private int i;
public void run()
{
for(i = 0;i <100;i++)
{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i);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for(int i = 0;i < 100;i++)
{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i);
if(i==20)
{
RunnableThreadTest rtt = new RunnableThreadTest();
new Thread(rtt,"新线程1").start();
new Thread(rtt,"新线程2").start();
}
}
}
}
第三种方式的实现代码:
package com.thread;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Callable;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ExecutionException;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FutureTask;
public class CallableThreadTest implements Callable<Integer>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CallableThreadTest ctt = new CallableThreadTest();
FutureTask<Integer> ft = new FutureTask<>(ctt);
for(int i = 0;i < 100;i++)
{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的循环变量i的值"+i);
if(i==20)
{
new Thread(ft,"有返回值的线程").start();
}
}
try
{
System.out.println("子线程的返回值:"+ft.get());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catch (Execution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Override
public Integer call() throws Exception
{
int i = 0;
for(;i<100;i++)
{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i);
}
return i;
}
}
二、线程的属性
三、线程的状态及转换
其中wait()、notify()、notifyAll()都是Object的方法。
yield()、sleep()是Thread类的方法。
从图中可以看到阻塞分为三种阻塞的情况:
1.由join、sleep造成的阻塞,待join进来的线程执行完毕,或者sleep的时间到了,就可以又回到就绪状态。PS:sleep期间不释放锁。
2.运行的线程在获取对象的同步锁时(如synchronized同步造成的阻塞),若该同步锁被别的线程占用,则JVM会把该线程放入锁池中。带其他线程释放了同步锁之后,可以回到就绪状态。
3.运行的线程执行wait()方法,JVM会把该线程放入等待池中。notify()、notifyAll()执行后,进入锁池。
进入就绪状态(runnable状态)的几种情况
1.Running状态的线程调用yield放弃处理机
2.锁池里面的线程获得锁
3.因sleep而阻塞的进程sleep时间到
4.被其他线程join的线程,join进来的线程执行完
5.线程正常启动。
四、线程间的竞争——并发
这里重点说下synchronized和volatitle
synchronized
synchronized的同步监视器可以是this、class、obj,持有同一个同步监视器的线程竞争访问同步进程块。
他们的区别是;
synchronized(this){}该同步块所在类的对象中所有的synchronized(this){}同步块只能被该线程访问;
synchronized(Class){}所有Class类的对象将竞争访问同步块儿中的内容;
synchronized(Obj){}一般用在线程内部
synchronized还可以修饰方法,修饰静态方法时,同步监视器等同于Class,修饰非静态方法时,同步监视器等同于this。
volatile
Java 语言提供了一种稍弱的同步机制,即 volatile 变量.用来确保将变量的更新操作通知到其他线程,保证了新值能立即同步到主内存,以及每次使用前立即从主内存刷新. 当把变量声明为volatile类型后,编译器与运行时都会注意到这个变量是共享的.volatile 变量对所有线程是立即可见的,对 volatile 变量所有的写操作都能立即反应到其他线程之中,换句话说:volatile 变量在各个线程中是一致的.但是对volatile 变量的读操作并不是一个原子操作,如果两个线程同时读取到了volatile 变量的值,同时进行了自增操作,再写入主存,最后主存中的结果只是加一的操作。
既然volatile 存在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还要使用它呢?
使用 volatile 变量的主要原因是其简易性:在某些情形下,使用 volatile 变量要比使用相应的锁简单得多。使用 volatile 变量次要原因是其性能:某些情况下,volatile 变量同步机制的性能要优于锁。
只能在有限的一些情形下使用 volatile 变量替代锁。要使 volatile 变量提供理想的线程安全,必须同时满足下面两个条件:
- 对变量的写操作不依赖于当前值。
- 变量不需要与其他状态变量共同参与不变约束.这句话比较抽象。
举个例子来说明下,比如start和end变量都被声明为volatile, 并且start和end组成不变约束start<end, 这样的不变约束是存在并发问题的:
某一时刻,线程A获取了start、end的值分别为5和9,他根据不变约束,将start修改为7.
此时,线程B也获取了start、end的值分别为5和9,他根据不变约束,将end修改为6.
这样就打破了不变约束。
关于在竞争和同步过程中产生的死锁的问题和死锁的预防,将在以后的文章中介绍。
五、线程间的协作——通讯
线程之间不只是相互之间竞争资源,也可以通过相互之间的通讯更好的协同服务。
1.传统的通讯方式wait()、notify()、notifyAll()
wait()、notify()、notifyAll()三个方法,他们都是Object的方法,并不属于Thread类。但这三个方法必须由同步监视器对象来调用,这可分成一下两种情况。
(1)对于使用synchronized修饰的同步方法,因为该类的默认实例(this)就是同步监视器,所以可以在同步方法中直接调用这三个方法。
(2)对于使用synchronized修饰的同步代码块,同步监视器是synchronized后括号里的对象,所以必须使用该对象调用这三个方法。
关于这是哪个方法解释如下:
wait():导致当前线程等待,直到其他线程调用同步监视器的notify()或者nofityAll()来唤醒该线程。wait也可以带参数,表示多长时间后自动唤醒。
notify():唤醒在此同步监视器上等待的单个线程。(具体唤醒谁,由具体的JVM来定)
notifyAll():唤醒在此同步监视器上等待的所有线程。
2.使用Conditon控制线程通讯。
如果程序不使用synchronized关键字来保证同步,而是直接使用Lock对象来保证同步,则系统中不存在隐式的同步监视器,也就不能使用wait()、notify()、notifyAll()。当使用Lock对象保证同步是,java提供了一个Conditon类来保持协调。具体将在后边的文章中详述。
3.使用阻塞队列(BlockingQueue)控制线程通信
java 5提供了一个BlockingQueue,虽然BlockingQueue是Queue的子接口,但它的主要用途不是作为容器,而是作为线程同步的工具,BlockingQueue具有一个特征:当生产者试图向BlockingQueue中放去元素时,如果该队列已满,则该线程被阻塞;当消费者试图从BlockingQueue中取出元素时,如果该队列已空,则该线程被阻塞。
六、对线程的管理
线程组
为了线程进行管理,可以将线程分组。如果不指定线程组,子线程默认和父线程在一个线程组里。
线程池
系统启动一个新线程的成本是比较高的,因为它涉及与操作系统交互。在这种情形下,使用线程池能很好的提高性能,尤其是当程序中需要创建大量生存周期很短的线程时,更硬挨考虑使用线程池。
除此之外,使用线程池可以有效的控制系统中并发线程的数量,当系统中包含大量并发线程时,会导致系统性能剧烈下降,导致JVM崩溃,而线程池的最大线程数参数可以控制系统中并发线程数不超过此数。
七、对线程的特殊应用——Timer和TimerTask的使用
java.util.Timer timer = new java.util.Timer(true);
// true 说明这个timer以daemon方式运行(优先级低,
// 程序结束timer也自动结束),注意,javax.swing
// 包中也有一个Timer类,如果import中用到swing包,
// 要注意名字的冲突。
TimerTask task = new TimerTask() {
public void run() {
... //每次需要执行的代码放到这里面。
}
};
//以下是几种调度task的方法:
timer.schedule(task, time);
// time为Date类型:在指定时间执行一次。
timer.schedule(task, firstTime, period);
// firstTime为Date类型,period为long
// 从firstTime时刻开始,每隔period毫秒执行一次。
timer.schedule(task, delay)
// delay 为long类型:从现在起过delay毫秒执行一次
timer.schedule(task, delay, period)
// delay为long,period为long:从现在起过delay毫秒以后,每隔period
// 毫秒执行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