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摆渡人】武汉抗疫英雄汪勇:平凡人的非凡之举。

吾国吾民,每当大灾大难来临之际,总有人勇敢的站出来,这些人,也许平日里看起来很平凡,甚至连他们自己都不觉得自己多么优秀。

时隔近5年,再读《生命摆渡人》,仍然热泪盈眶。

2020年9月10日,报名了樊登读书会在北京回龙观店的线下录书活动,点特别正,竟然赶上了作者光临,那就是武汉的抗疫英雄汪勇,对,就是那位被授予【全国抗击新冠疫情先进个人】的汪勇,那天,他刚刚从人民大会堂领完这个奖,这是一个至高无上的荣誉。

1、疫情告急,武汉封城

大年三十,汪勇和我们一样,吃完年夜饭,正在刷手机,突然看到一条信息:如果您是金银潭附近的医护人员,希望有车免费地接送您,您就扫码进这个群。如果您是这个区域有车,愿意免费接送医护人员的,你也可以进这个群。汪勇看到这,心想群里一定有金银潭医院的医生,从他们的聊天中应该可以知道新冠疫情现在到底什么状况了,自己是否安全,于是就抱着这种心态进群了,结果关于疫情的消息没有,全是医护人员(主要集中在金银潭医院)在反复的发出行求助信息,它的格式是这样的:姓名、电话、出发地、家,之后几点钟出发,这样的一个格式就不停地发,大概有30条,但是群里却没有一个人回复说我来接。

其实,这个时期,武汉的疫情已经处于一个非常严重的时期,所有的医护人员正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金银潭医院叫武汉市疾病救治中心,它是一个传染病医院,其实疫情之前,大家都不愿意去那里,离得远一点最好,它的位置在武汉的三环外,附近也没有什么住宅,它是属于工业区中间的一个医院,新冠疫情开始了之后,金银潭只接收病危、病重的新冠患者。

由于武汉已封城,公交系统、出租全部停运,滴滴也无法打车,当医务人员下班后,他们只能步行回家,就会浪费相当长的时间。

这时,汪勇算了一笔账,按每人一天2个小时的通勤,如果自己把这30人每天接送完,一天可以为医护人员节省60个小时,10天就可以节省600小时,这600个小时,应该可以救很多人的命,也许就是当时的这么一冲动,他对年迈的父母、妻儿撒下一个善意的谎言:春节加班需要明天一早去单位。由于自己没有酒精,只有口罩,于是就在群里回复:如果你能提供些酒精我可以接,在大年初一的早晨5点,哪位医护回复,有酒精,就这样,在大年初一的金银潭接到了这位护士。

由于害怕,当这位小护士把酒精递给他时,他说:你不用递给我,你就放在你脚下,就可以了。

这位护士上车后,靠在后座上,眼睛望向远方,一动不动,眼神呆滞。

就这一天,汪勇的身体一直在颤抖,这种害怕是到心里的害怕。

大年初一,30个需求,一天接完,结果到了大年初二,需求翻倍,60个,前一天跑了300公里,这已经到达了极限,他意识到,金银潭医护的出行,需要更多的人参与进来才能解决,仅凭自己,远远不够,就这样,汪勇身边来来回回聚集了二三十号人,最后是7个人定在这里,跑坏了3台车,每天凌晨1:00睡觉,5点起床继续接送医护人员,解决了金银潭500人次的用车需求,持续了一个月的时间,但随着援鄂医护人员的陆续抵达,这7个人的力量远远不够。

2、并肩作战的人们

解决出行问题:从接送到共享车辆

援鄂医护人员一般都尽量安排在医院附近入住,近的3公里,远的5公里,这时私家车不允许出门的禁令下发,那就意味着汪勇的小团队也不能接送医护人员,于是他就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求助了金银潭医院,请求医院给他们开一个通行证,这个时期的武汉,开出这个通行证意味着什么,大家都是经历过疫情的,明白背后要承担的责任有多大,很幸运,他当天就得到医院的答复,可以开,明天给到他手上。

那个通行证陪着汪勇一起经历所有的风风雨雨,每天要拿出来几十次,因为过所有的关卡,都要拿来给工作人员进行查验。之后,还要消毒,弄得非常褶皱,目前已经被【国家博物馆】收藏。

面对医护人员的出行问题,仅凭个人的力量是完全不够的,需要拉动更多、更大的资源进来,于是他就发了一个朋友圈:“我需要美团任何管理人员的联系方式。”之后,下面打了一行字说:我希望为金银潭医院提供摩拜单车服务。并留了我的姓名、电话。

竟然不到半小时,他接到了武汉摩拜单车负责人的电话,正好,摩拜正在做一个护送医护免费骑行的事情,但是摩拜却不知道把车辆投放到哪里,没有医护人员的出行数据,但汪勇有数据,因为金银潭医院的医护人员都是他在接送,金银潭医院的三个酒店,每个酒店早上、中午、晚上需要多少车辆以及投放位置都同步给了摩拜单车的负责人。

没想到,摩拜单车的人员晚上就过来了,第二天一早全部车辆投放完毕。

这就是企业的担当和责任。

就这样医护人员5公里内的出现过得到了解决。汪勇就是凭借这次与企业的合作,摩拜又帮忙解决了5-10公里出行问题,滴滴帮忙解决10公里以上汽车出行问题。

解决就餐问题:从泡面到盒饭

首先医院对医护是有供餐的,但是他们却没有这个时间去医院就餐,医护人员当时工作时间每天是16小时,夸张点的达到18小时,他有多少时间睡觉,满打满算也就6个小时,其中下班走回去的时间,假设半个小时,还有五个半小时,你让他花一个半小时去吃饭,他是接受不了的——我宁愿睡觉,我宁愿饿一天也不愿意去吃一餐饭。这就是当时为什么要解决供餐的问题,他们吃饭的问题。因为必须得把饭送到酒店,他们才能吃。如果是医院的饭,他们是没有办法、没有时间吃的。

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到,武汉疫情期间,医护人员承受的工作压力有多大,我们难以想象。

医护人员的饭,吃的最多的是啥,是方便面,一个20多岁的护士发朋友圈说:好想吃上一顿大米饭呀,因为他们已经吃了很久的方便面,令人感到心酸、心疼。

下午四点汪勇开始四处找饭,最后在15公里外找到一家小店叫:捌号仓库,虽然他们已经下班,但是也愿意承担这份责任,在6点前,提供30份餐食,以成本价提供给金银潭医院的白衣天使们。

之后又有潮粤香、鑫釜山烤肉等店参与进来,每天为医护人员提供几千份的餐食,捌号仓库改做早餐,每天0点开始工作,到九点,为医护人员提供上千份的早餐,一个志愿者去菜市场购买食材,买鱼,当知道是为医护人员提供餐食,老板说:我鱼塘有4000斤鱼,全部拉走,一分不要。

这般自发自愿,所以才有了上下齐心,所以才有了同舟共济。

3、武汉呀,武汉

抗击疫情倒下的刘智明:用生命守护生命

刘智明,前武汉第三医院副院长。

2020年1月21日,武昌医院被征用为新冠肺炎首批定点医院之一,要在两天内完成院区改造,转出499名病人,接收发热患者。

刘智明几乎三天三夜没有合眼,带领职工改造病区,1月23号,武昌医院开始收治新冠肺炎患者,

1月28日,刘智明核糖核酸检测呈阳性。住院期间,他接到妹妹电话时,还说“医院还有很多事情没做”。

2月14日,刘智明因病情加重转至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

2月18日10时54分,51岁的刘智明因感染新冠肺炎在武汉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去世,一周前,他刚刚过完51岁的生日。

暖男医生江学庆感染新冠离世

新冠疫情以来,江医生坚守岗位,在临床一线救治新冠肺炎患者。

江学庆从医33年,他注重每一个细节,精湛的医术让众多患者重获新生,他靠细节收获大批“粉丝”,被患者亲切地称为“暖男医生”。

2020年3月1日凌晨5点32分,江学庆同志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工作中不幸染病,经全力抢救无效在武汉市肺科医院去世,享年55岁。

武汉走出至暗时刻

2020年3月10日,武汉方舱医院休舱,随着最后一批49名患者走出洪山体育馆,运行35天、累计入院1124人的武昌方舱医院正式休舱。这标志着武汉所有方舱医院全部休舱!方舱医院圆满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自2月5日收治首批患者以来,武汉方舱医院共收治新冠肺炎轻症患者12000多人,是名副其实的生命之舱。

方舱医院成为了历史,但这个春天发生了什么,我们永远不会忘记。

2020年3月17日,全国援鄂医疗队开始有序撤离,随着疫情防控形势逐步转好,完成救助任务的各地驰援医疗队将分批离开。根据安排17日,41支国家医疗队3675人将踏上返程。

杨子岳是济南市商河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34岁。在离开方舱医院前自拍视频:身后是一起奋斗过的队友和拿命拼搏过的汉阳方舱医院,不舍这片土地和这里的人们,以后我一定还会再来,看看这英雄的城市,看看那可爱的人们。

我相信,精神上的东西,可以传承不朽。

最后,在中国这片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土地上,在抗击新冠疫情期间,上演了一幕幕可歌可泣、感人至深的抗疫故事,它们如同璀璨星辰,照亮黑暗,温暖人心,展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团结一心的伟大精神。

中国抗击新冠疫情的故事,不仅记录了中华民族面对灾难时的勇敢与坚韧,更彰显了人性中最光辉的一面:爱与希望。这些故事,将永远镌刻在历史的长河中,激励着后来者不断前行,勇往直前。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