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了解LinkedHashMap

本文介绍了LinkedHashMap在开发中的功能,包括其顺序特性(插入顺序或访问顺序)、与HashMap的区别、以及与LRU缓存的关联。讲解了afterNodeAccess和afterNodeInsertion方法的作用,以及LinkedHashMap的三种迭代器特性。
摘要由CSDN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在平时开发的过程中,大部分都是使用HashMap存储key value结构的数据,但是它是没有顺序的,如果你想要一个有顺序的Map,这时候LinkedHashMap就闪亮登场, 本篇文章主要基于jdk1.8学习下LinkedHashMap的功能和原理。在学习LinkedHashMap你需要对HashMap底层实现和源码有一定了解。

介绍

LinkedHashMap是一个有顺序的Hash表,它可以是元素插入顺序或者访问顺序。

  • LinkedHashMap最大的特点是有顺序的
  • LinkedHashMap的key 和value都可以为空
  • LinkedHashMap不是线程安全

 

@Test
    public void test1() {
        // 创建默认的 LinkedHashMap
        Map<String, String> map = new LinkedHashMap<>();
        // 插入
        map.put("1", "1");
        map.put("2", "2");
        map.put("5", "5");
        map.put("4", "4");
        System.out.println(map);
 
        // 访问
        map.get("2");
        map.get("1");
 
        System.out.println(map);
    }

 访问元素后双向链表的顺序维护(afterNodeAccess)
LinkedHashMap中的双向链表默认按元素插入的顺序排列,也可以在构造LinkedHashMap是指定为元素的访问顺序(accessOrder = true)。

afterNodeAccess()方法会在一个元素节点被访问到时被调用,同样该方法在HashMap中为空实现,LinkedHashMap 中覆写了afterNodeAccess()方法。

也就是说,当一个节点被访问时,如果 accessOrder 为 true,则会将该节点移到链表尾部。保证链表尾部是最近访问的节点,那么链表首部就是最近未使用的节点。
 

//在元素被访问时,会调用afterNodeAccess方法,HashMap中的方法为空实现
void afterNodeAccess(Node<K, V> p) {
}


/**
 * LinkedHashMap 中重写的afterNodeAccess方法,用于将被访问到的节点移动到双向链表末尾
 *
 * @param e 被访问的节点
 */
void afterNodeAccess(Node<K, V> e) { // move node to last
    LinkedHashMap.Entry<K, V> last;
    /*如果e不是尾节点,那么尝试移动e到尾部*/
    if (accessOrder && (last = tail) != e) {
        //p记录e,b保存p在大链表中的前驱,a保存p在大链表中的后继
        LinkedHashMap.Entry<K, V> p =
                (LinkedHashMap.Entry<K, V>) e, b = p.before, a = p.after;
        //p的后继置空
        p.after = null;
        //如果b为null,表明p为头节点
        if (b == null)
            //头节点设置为p的后继a
            head = a;
        else
            //否则b的后继设置为a
            b.after = a;
        /*如果a不为null,a的前驱设置为b*/
        if (a != null) {
            a.before = b;
        }
        /*否则,尾节点设置为b*/
        else {
            last = b;
        }
        //如果,last为null
        if (last == null)
            //那么头节点指向p
            head = p;
        else {
            /*否则,将p链接在链表的最后*/
            p.before = last;
            last.after = p;
        }
        //尾节点指向p
        tail = p;
        ++modCount;
    }
}

排序方式 

public class LinkedHashMap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Exception {
        
        LinkedHashMap map = new LinkedHashMap(16, 0.75f, false);
        map.put(1, 1);
        map.put(2, 2);
        map.put(3, 3);
        map.put(4, 4);
        map.put(5, 5);
        System.out.println("按元素插入顺序:"+map.keySet());

        LinkedHashMap map2 = new LinkedHashMap(16, 0.75f, true);
        map2.put(1, 1);
        map2.put(2, 2);
        map2.put(3, 3);
        map2.put(4, 4);
        map2.put(5, 5);
        map2.get(1);
        System.out.println("按元素访问顺序:"+map2.keySet());
    }
}
LRU缓存

LRU(Least recently used,最近最少使用)算法根据数据的历史访问记录来进行淘汰数据,其核心思想是:如果数据最近被访问过,那么将来被访问的几率也更高。

1 LRU基于链表的实现算法
以链表尾部保存最近访问数据为例 :

新数据插入到链表尾部;
每当缓存命中(即缓存数据被访问),则将数据移到链表尾部;
指定LRU缓存的容量,当链表长度大于容量时,将链表头部的数据丢弃。
.2 LinkedHashMap与LRU缓存
LinkedHashMap已经提供了基于访问顺序的迭代机制,最近被访问的节点在尾部,最远被访问的节点在头部,并且提供了链表头部的数据丢弃的实现。

.2.1 afterNodeInsertion()方法
由于LRU缓存必然要有容量限制,因此在每次添加完元素之后需要判断,当前元素个数是否大于缓存容量:

 

 

LinkedHashMap的迭代器有三种:

LinkedKeyIterator
LinkedValueIterator
LinkedEntryIterator
他们都继承自LinkedHashIterator抽象类,并且实现了Iterator接口。其中LinkedHashIterator为这些迭代器提供了对Iterator接口方法的基本实现,他们惟一的区别就是next()方法的实现不同。

注意:LinkedHashMap的三种迭代器都是快速失败(fail-fast)的。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