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
RFC7348定义了VLAN扩展方案VXLAN(Virtual eXtensible Local Area Network,虚拟扩展局域网)。VXLAN采用MAC in 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封装方式,是三层网络虚拟化技术
1 出现背景
1.1 由实体到云的变化
时间 | 服务器单位 | 优势 | 缺陷 | 主要流量走向 |
---|---|---|---|---|
过去 | 实体机 | 单独完成计算工作,计算任务统筹简单 | 服务器CPU、GPU等利用率较低,电力成本过高 | 南北向 |
现在 | 虚拟机(一台实体机资源可以动态分配给多台虚拟机使用) | 服务器CPU、GPU等利用率高,电力成本相对降低,分布式计算提高了服务器整体算力 | 技术复杂度较高,虚拟化需要一定技术支持;云计算需要进行任务的统筹和分配,较麻烦 | 东西向 |
1.2 云的特点
①分布式计算
云计算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
分布式计算
”;
这种计算方法要求位于中心节点的虚拟机将任务拆分成多个子任务分发给其他虚拟来进行并行计算,最后虚拟机们再将计算完成后的子任务传递给中心节点的虚拟机进行任务的整合,在这个过程中还设计任务的复制冗余过程;以上种种过程都需要使用“东西向流量
”来进行传输;
②虚拟机迁移
“虚拟机迁移”要求迁移前后的主机配置(如网关,IP地址)不变,也就
要求主机迁移前后的位置都要在一个二层网络中
(无论是二层还是大二层),“虚拟机迁移”流量也是“东西向流量”;
③需求VLAN数变多
由于一个实体机可以虚拟成众多虚拟机,所以
主机的数量暴增
,这也使得需求的VLAN数量变多;
1.3 云的需求
我们根据上面云的特点,总结出对于网络需求
云的特点 | 网络需求 |
---|---|
东西向流量增加 | 东西向互访延迟低,无阻塞,大带宽 |
主机都在一个二层 | 扩大二层范围 |
主机数量的暴增 | 要求VLAN数扩展,网络架构也要易扩展,减轻交换机MAC表负担 |
需求一、东西向互访延迟低
在传统网络架构中,如VLAN 10 访问 VLAN 40需要跨三层,延迟较高
注:
可能读者会有疑问,为什么终端不全部放在一个汇聚交换机底下,这样东西向互访就不需要跨三层了?
因为汇聚层交换机存在瓶颈,要想再新增VLAN就需要新增汇聚交换机,跨三层通信,具体看下面的需求二;
需求二、无阻塞易扩展
无阻塞——接入层交换机的收敛比接近1;
收敛比:
接入层交换机南向带宽之和/接入层交换机北向带宽之和,比如接入层交换机下连十台主机,每台10G,上联100G,则收敛比为 10*10G/100G = 1;收敛比越接近1,网络整体阻塞程度越低,当然小于1也行只是没有必要;
对于传统架构,接入层交换机的北向带宽不易扩展
,需要使用链路聚合技术,一旦汇聚层交换机下联接口达到上限既汇聚层交换机成为瓶颈
,则无法再进行北向带宽扩展,就容易出现收敛比异常
;
当然,上面说的汇聚层交换机瓶颈问题,可以通过
链路聚合+堆叠
的方式解决,不过需要注意,堆叠是有上限的
,不可无限堆叠,仍存在瓶颈
;
注:
读者可能会问,为什么传统的VRRP+MSTP
不被加入该扩展方案?
因为,VRRP+MSTP 本质上是冗余方案
的一种,而不作为扩展方案
,在加入STP相关技术破环之后,冗余链路就被down掉了,所以接入交换机的上行带宽并没有增加,当然收敛比也没有变化;
需求三、大带宽
由于传统网络中的汇聚层冗余方式,多是通过 VRRP+MSTP
,而这一冗余方式需要STP来破环,所以就会导致先天有一链路会被Down掉,自然带宽就小了;
需求四、扩大二层范围
对于传统架构,确实可以通过 链路聚合+堆叠
的方式,扩大纯二层的范围,但一方面由于堆叠的数量限制二层范围有瓶颈,另一方面纯二层范围太大容易存在广播风暴等问题;所以需要一种基于三层的大二层技术,可以避免二层问题的同时,实现大二层的功能;
需求五、VLAN数扩展
传统的VLAN数量只有4096个,在云计算的时代,主机(虚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