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直面骄阳、向死而生

清明

“清明节快乐”,似乎已成为一种禁忌。以往每到重大节日,朋友间互祝节日快乐是一种习惯。但在清明节,若收到类似“清明节快乐”的祝福,或多或少会让人感到不那么快乐。

一方面,扫墓祭奠、寄托哀思作为清明节的主题,即使不意味着哀伤,但也应是庄重、肃穆的,这种氛围与“快乐”是不搭边的;另一方面,祭祖和扫墓意味着与死亡有关,人们面对死亡往往不寒而栗。死亡话题,是一个禁忌。

其实死亡是每个人都必然要面临的事情。在这个世界上,也许只有在生与死面前,人们才可以达到如此高度的平等。

据统计,中国2015年人口死亡率为7.11‰,每140个人中就有一人死亡,这个数字低于著名的“邓巴数字”——即150定律,人类智力允许人类拥有稳定社交网络的人数是148人,四舍五入大约是150人——也就是说几乎我们每个人每年都会受到身边人死亡消息的冲击。(《死亡、疾病、意外,如何面对?》)

中国人口死亡率

死亡,可以说是造物主最好的设计。

正是因为生命的有限,我们才会更加珍惜自己的光阴,花费更多时间和精力去做更重要的事情。很多人虚度年华,碌碌无为,他们并不知道什么才是对自己最重要的。意识到生命的短暂与脆弱,我们才会有珍惜当下的紧迫感,去发现什么才是自己最值得坚持的。生命有开始有结束,只有认识到死亡,才能明白生命所赋予的意义。

当呼吸化为空气,在死亡中探究生命的意义。关于活着这件事,死亡是最好的老师。

然而正如索甲仁波切在《西藏生死书》中所言:我们是一个没有死亡准备的民族。大多数人面对死亡,采取的都是回避的态度。

死亡,的确是让人恐惧的事情。这个世界给我们的第一个可怕的印象,往往就是死亡。因为惧怕,所以妄想逃避;殊不知,看不见的比看得见的更可怕,越是逃避,越是更加害怕。

斯坦福大学终身教授 Irvin D. Yalom在《直视骄阳:征服死亡恐惧》的卷首语打了个比方:“你不能直视骄阳,也不能直视死亡”。每时每刻想着“死亡”,就好像用肉眼直视骄阳,你是在坚持不了多久。但是躲避并不会让它自动消失,即使不看它,它也时时刻刻笼罩着你。

即便我们暂时无法做到直视骄阳,也大可以先直面骄阳。闭上眼睛,直面骄阳,感受那种力量。

史铁生说,“死,不过是活着的时候的一种想法。谁想它想得发抖了,谁就输了,谁想它想得坦然镇定了,谁就赢了……要是你先就对它说‘不’,固执地对它说‘不’,你不仅一无所得,反而会焦躁不安、恐惧倍加,终生受它的伤害。其实所有的困境,包括死,都是借助于你自己的这种恐慌来伤害你的。”

《大鱼海棠》中,爷爷对椿说:“死,是永生之门。” 面对死亡,多么淡然。以前的老人们,会为自己买棺材、选墓地、订制寿衣,为自己安排好归宿。老人们为死亡做准备,不是消极的等死,而是已体会到生命的意义(《人生十个阶段,每七年周期变化》)。死亡是人必然要经历的过程,这是生命的定数,是这个世界游戏规则的一部分。生命到了这里,就让它自然地离开。

现代人则很少能如此淡然了。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能多活一天是一天。眼看不行了,就会被送往医院。即使在医生无计可施的时候,现代医学依然能够让人存活,如呼吸机、鼻饲和插管能够确保不会脑死亡。Atul Gawande在《Being Mortal》(《最好的告别》)中告诉我们,尽全力救治也许不是最正确的做法。

善终不是好死而是好好活到终点,生的愉悦与死的坦然都是生命圆满的标志。被强行维持的生命,质量是糟糕的。没有品质的生活,延长时间毫无意义。假如我有那么一天,请不要强行把我从死亡线上拉回来,就让我安宁地离开。

“我相信,每一个活过的人,都能给后人的路上添一丝光亮。也许是一颗巨星,也许是一把火炬,也许只是一支含泪的蜡烛……”

气清景明,万物皆显。

清明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