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种常见设计模式的简单Demo实现(gitbuh项目:AlgorithmPractice)

项目介绍

  • 本项目通过分解各大厂的常见笔面试题,追本溯源至数据结构和算法的底层实现原理,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 建立知识结构体系,方便查找,欢迎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加入项目AlgorithmPractice,(欢迎提issue和pull request)。
十大常见设计模式:

正文开始

1、Singleton 单例模式

  • 代码实现Singleton测试案例
  • 设计思路
    • 在某些场景下,我们需要某个类仅仅只提供一个实例化对象,所以我们把该类的构造函数私有
    • 私有之后我们如何获取该类的对象呢?我们对外提供一个getInstance函数,将私有的对象输出。
    • 那么这个私有的对象哪里来的?如果一个是在类中一开始就定义了对象,然后通过getInstance函数返回,我们称之为饿汉模式(因为太饿了,所有必须new出来食物/instance等我)。如果一开始定义,而是后面使用的时候,在getInstance函数中new,并且返回,成为懒汉模式。
    • 为什么会存在饿汉模式和懒汉模式?饿汉模式和懒汉模式的区别在于什么时候new对象,我们知道new对象是一个消耗资源和时间的过程,需要cpu来调度以及分配内存,特别是对于很大的对象,嵌套的对象,往往加载起来很慢,而如果我们在实际使用到的时候再加载,那么相对会节省时间。
    • 那么是不是只要用懒汉模式就好了?并不是,懒汉模式用的不好,会引起安全问题,及出现多个对象,违背了单例模式的初衷,进一步引起线程安全问题。
    • 那么如何用能保障安全问题呢?通过加锁synchronized来保证,但是加锁会导致性能上的损失,如果减小这方面的损失且运行安全呢?引入DCLSingletom,但是DCLSingletom就一定安全么?其实不然,因为指令重排的存在,会有一定几率导致使用该对象的时候出错(对象属性值为null)。
    • 更好的建议?使用枚举和内部累来实现单例模式。
  • 注意事项
    • 使用synchronized的时候,记得配合volatile来禁止指令重排
2、Proxy 代理模式

  • 代码实现Proxy测试案例
  • 设计思路
    • 代理模式的出现,主要是借助了开发语言的继承、重写的特性
    • 代理模式就是在真正的执行类的前后加上一些常规操作,一些大家都会用到的公共方法,常见的应用比如统一异常处理、统一日志、统一错误返回等,都是运用代理模式,让真正的执行类只关系业务本身,而不需要过度的考虑其他情况。
    • 代码展示:
  • 代理接口,代理类和被代理类都需要实现它,并且复写它的方法
public interface ProxyInterface {
    void work();
}
  • 代理类
public class Proxy implements ProxyInterface {
    ProxyInterface p;
    public Proxy(ProxyInterface r) {
        // TODO Auto-generated constructor stub
        p = r;
    }
    @Override
    public void work() {
        // TODO Auto-generated method stub
        System.out.println("i am Proxy, i am help real's work,work begin");
        p.work();
        System.out.println("i am Proxy, work end");
    }
}
  • 真正的执行类
public class Real implements ProxyInterface {
    @Override
    public void work() {
        // TODO Auto-generated method stub
        System.out.println("i am real, i am doing work");
    }
}
  • 实现效果
public class ProxyTest {
    @Test
    public void testProxy(){
        ProxyInterface r = new Real();
        ProxyInterface p = new Proxy(r);
        p.work();
    }
}
  • 注意事项
    • 在设计上,代理类需要考虑的比被代理类多一些。
3、Strategy 策略模式

  • 代码实现Strategy测试案例
  • 设计思路
    • 策略模式在本质其实跟代理模式差不多,都是包装一层后显示
    • 但是代理用的是类的重写,策略用的就真的是包装,哈哈
    • 策略用一个类当容器,来包装实际类,并且用统一的方法来调用被包装类。
    • 策略容器和策略接口没关系,代理类和代理接口有关系
    • 代码实现
  • 策略接口
public interface Strategy {
    void method();
}
  • 策略1
public class strategy01 implements Strategy {
    @Override
    public void method() {
        // TODO Auto-generated method stub
        System.out.println("strategy01's method.");
    }
}
  • 策略2
public class strategy02 implements Strategy {
    @Override
    public void method() {
        // TODO Auto-generated method stub
        System.out.println("strategy02's method.");
    }
}
  • 策略容器
public class StrategyMethod {
    Strategy strategy;
    public StrategyMethod(Strategy strategy) {
        this.strategy = strategy;
    }
    public void opera() {
        strategy.method();
    }
}
  • 实际效果
public class StrategyTest {
    @Test
    public void tetsStrategy(){
        Strategy s1 = new strategy01();
        Strategy s2 = new strategy02();
        StrategyMethod sm1 = new StrategyMethod(s1);
        sm1.opera();
        StrategyMethod sm2 = new StrategyMethod(s2);
        sm2.opera();
    }
}
  • 注意事项
4、Observer 观察者模式

  • 代码实现Observer测试案例
  • 设计思路
    • 观察者模式相当于游戏里面的眼,观察者在被观察者的方法内插个眼,当被观察者的这个方法被执行时,那么观察者就会收到信息,并启动响应的方法。
    • 因此,一个完整的观察者模式包括:被观察者、观察者。
    • 被观察者应该有个方法是专门来加载观察者的,还有一个方法来通知观察者的
    • 因此观察者也应该有个回调方法,是等着观察者来触发的
    • 代码实现
  • 观察者
public class ObserverDemo {
    String name;
    public ObserverDemo(String name) {
        this.name = name;
    }
    public void lister() {
        System.out.println(name + " --> 观察到异常,并采取行动");
    }
}
  • 被观察者
public class ObservableDemo {
    List<ObserverDemo> list = new ArrayList<>();
    public void attach(ObserverDemo observerDemo) {
        list.add(observerDemo);
    }
    public void normalaction() {
        System.out.println("ObservableDemo normalaction:普通方法不会引起观察 ");
    }
    public void action() {
        System.out.println("ObservableDemo action:特殊方法会引起观察");
        notification();
    }
    public void notification() {
        for (ObserverDemo o : list) {
            o.lister();
        }
    }
}
  • 实现效果
public class ObserverTest {
    @Test
    public void Testobserer(){

        //被观察者
        ObservableDemo observableDemo = new ObservableDemo();
        //观察者
        ObserverDemo observerDemo1 = new ObserverDemo("observerDemo1");
        ObserverDemo observerDemo2 = new ObserverDemo("observerDemo2");
        //被观察者将观察者加入自己的方法内
        observableDemo.attach(observerDemo1);
        observableDemo.attach(observerDemo2);
        //被观察者触发某个方法
        observableDemo.action();
        System.out.println("-----------------");
        observableDemo.normalaction();

    }
}
ObservableDemo action:特殊方法会引起观察
observerDemo1 --> 观察到异常,并采取行动
observerDemo2 --> 观察到异常,并采取行动
-----------------
ObservableDemo normalaction:普通方法不会引起观察 
  • 注意事项
5、Visitor 访问者模式

6、Factory 工厂模式

7、Delegate 委派模式

8、Prototype 原型模式

9、Template 模板模式

  • 代码实现Template测试案例
  • 设计思路
    • 模板设计模式的本质就是固定算法框架
    • 父类固定模板,但是开放模板的具体实现步骤,允许子类重写
    • 代码实现
  • 父类
public abstract class TemplateDemo {
    public final void template() {
        method1();
        method2();
        method3();
    }
    public void method1() {
        System.out.println("father class first stop");
    }
    public void method2() {
        System.out.println("father class second stop");
    }
    public void method3() {
        System.out.println("father class third stop");
    }
}
  • 子类
public class SubTemplate extends TemplateDemo {
    @Override
    public void method1() {
        System.out.println("sub class first step");
    }
}
  • 实现
public class TemplateTest {
    SubTemplate subTemplate = new SubTemplate();
    @Test
    public void testTemplate() {
        subTemplate.template();
    }
}
  • 注意事项
    • 一般模板设计模式会配合链式编程一起实现
10、Adapter 适配器模式

11、Builder 构造器设计模式

  • 代码实现Adapter测试案例

  • 设计思路

    • 通过类的内部类完成对当前类的操作。
    • 当前类必须有一个包含内部类的构造方法。
    • 内部类的生成方法必须可以生成一个当前类的对象。
    • 每次设置内部类的属性方法,必须返回当前内部类。
  • 当前类的构造方法

public Student(Builder builder) {
    this.age = builder.age;
    this.name = builder.name;
    this.address = builder.address;
    this.classname = builder.classname;
}
  • 内部类的生成方法
public Student build() {
    return new Student(this);
}
  • 设置内部类的属性方法,返回当前内部类
public Builder setaaddress(String var) {
    this.address = var;
    return this;
}
  • 注意事项
  • 2
    点赞
  • 7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针对23设计模式,分别写了demo并画了类图帮助理解。 总体来说设计模式分为三大类: 创建型模式,共五:工厂方法模式、抽象工厂模式、单例模式、建造者模式、原型模式。 结构型模式,共七:适配器模式、装饰器模式、代理模式、外观模式、桥接模式、组合模式、享元模式。 行为型模式,共十一:策略模式、模板方法模式、观察者模式、迭代子模式、责任链模式、命令模式、备忘录模式、状态模式、访问者模式、中介者模式、解释器模式。 其实还有两类:并发型模式和线程池模式。 二、设计模式的六大原则 1、开闭原则(Open Close Principle) 开闭原则就是说对扩展开放,对修改关闭。在程序需要进行拓展的时候,不能去修改原有的代码,实现一个热插拔的效果。所以一句话概括就是:为了使程序的扩展性好,易于维护和升级。想要达到这样的效果,我们需要使用接口和抽象类,后面的具体设计中我们会提到这点。 2、里氏代换原则(Liskov Substitution Principle) 里氏代换原则(Liskov Substitution Principle LSP)面向对象设计的基本原则之一。 里氏代换原则中说,任何基类可以出现的地方,子类一定可以出现。 LSP是继承复用的基石,只有当衍生类可以替换掉基类,软件单位的功能不受到影响时,基类才能真正被复用,而衍生类也能够在基类的基础上增加新的行为。里氏代换原则是对“开-闭”原则的补充。实现“开-闭”原则的关键步骤就是抽象化。而基类与子类的继承关系就是抽象化的具体实现,所以里氏代换原则是对实现抽象化的具体步骤的规范。—— From Baidu 百科 3、依赖倒转原则(Dependence Inversion Principle) 这个是开闭原则的基础,具体内容:真对接口编程,依赖于抽象而不依赖于具体。 4、接口隔离原则(Interface Segregation Principle) 这个原则的意思是:使用多个隔离的接口,比使用单个接口要好。还是一个降低类之间的耦合度的意思,从这儿我们看出,其实设计模式就是一个软件的设计思想,从大型软件架构出发,为了升级和维护方便。所以上文中多次出现:降低依赖,降低耦合。 5、迪米特法则(最少知道原则)(Demeter Principle) 为什么叫最少知道原则,就是说:一个实体应当尽量少的与其他实体之间发生相互作用,使得系统功能模块相对独立。 6、合成复用原则(Composite Reuse Principle) 原则是尽量使用合成/聚合的方式,而不是使用继承。
创建型模式 这些设计模式提供了一在创建对象的同时隐藏创建逻辑的方式,而不是使用 new 运算符直接实例化对象。这使得程序在判断针对某个给定实例需要创建哪些对象时更加灵活。 工厂模式(Factory Pattern) 抽象工厂模式(Abstract Factory Pattern) 单例模式(Singleton Pattern) 建造者模式(Builder Pattern) 原型模式(Prototype Pattern) 2 结构型模式 这些设计模式关注类和对象的组合。继承的概念被用来组合接口和定义组合对象获得新功能的方式。 适配器模式(Adapter Pattern) 桥接模式(Bridge Pattern) 过滤器模式(Filter、Criteria Pattern) 组合模式(Composite Pattern) 装饰器模式(Decorator Pattern) 外观模式(Facade Pattern) 享元模式(Flyweight Pattern) 代理模式(Proxy Pattern) 3 行为型模式 这些设计模式特别关注对象之间的通信。 责任链模式(Chain of Responsibility Pattern) 命令模式(Command Pattern) 解释器模式(Interpreter Pattern) 迭代器模式(Iterator Pattern) 中介者模式(Mediator Pattern) 备忘录模式(Memento Pattern) 观察者模式(Observer Pattern) 状态模式(State Pattern) 空对象模式(Null Object Pattern) 策略模式(Strategy Pattern) 模板模式(Template Pattern) 访问者模式(Visitor Pattern) 4 J2EE 模式 这些设计模式特别关注表示层。这些模式是由 Sun Java Center 鉴定的。 MVC 模式(MVC Pattern) 业务代表模式(Business Delegate Pattern) 组合实体模式(Composite Entity Pattern) 数据访问对象模式(Data Access Object Pattern) 前端控制器模式(Front Controller Pattern) 拦截过滤器模式(Intercepting Filter Pattern) 服务定位器模式(Service Locator Pattern) 传输对象模式(Transfer Object Pattern)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