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U的亲和性
CPU的亲和性,进程要在某个给定的 CPU 上尽量长时间地运行而不被迁移到其他处理器的倾向性,进程迁移的频率小就意味着产生的负载小。在多核运行的机器上,每个CPU本身自己会有缓存,在缓存中存着进程使用的数据,而没有绑定CPU的话,进程可能会被操作系统调度到其他CPU上,如此CPU cache(高速缓冲存储器)命中率就低了,也就是说调到的CPU缓存区没有这类数据,要先把内存或硬盘的数据载入缓存。而当缓存区绑定CPU后,程序就会一直在指定的CPU执行,不会被操作系统调度到其他CPU,性能上会有一定的提高。
另外一种使用CPU绑定考虑的是将关键的进程隔离开,对于部分实时进程调度优先级提高,可以将其绑定到一个指定CPU核上,可以保证实时进程的调度,也可以避免其他CPU上进程被该实时进程干扰。我们可以手动地为其分配CPU核,而不会过多的占用同一个CPU,所以设置CPU亲和性可以使某些程序提高性能。
亲和性场景:
1. 有大量计算要做
基于大量计算的情形通常出现在科学和理论计算中,但是通用领域的计算也可能出现这种情况。一个常见的标志是您发现自己的应用程序要在多处理器的机器上花费大量的计算时间。
2. 提高Cache命中率
在多核运行的机器上,每个CPU都有自己的缓存,缓存着进程使用的信息,而进程可能会被OS调度到其他CPU上,如此一来CPU Cache命中率就低了。当绑定CPU后,程序就会一直在指定的cpu跑,不会由OS调度到其他CPU上,提高CPU Cache命中率。
3. 正在运行时间敏感的、决定性的进程
我们对 CPU 亲和性(affinity)感兴趣的最后一个原因是实时(对时间敏感的)进程。例如,您可能会希望使用硬亲和性(affinity)来指定一个 8 路主机上的某个处理器,而同时允许其他 7 个处理器处理所有普通的系统调度。这种做法确保长时间运行、对时间敏感的应用程序可以得到运行,同时可以允许其他应用程序独占其余的计算资源。
4.测试复杂的应用程序
考虑一个需要进行线性可伸缩性测试的应用程序。有些产品声明可以在使用更多硬件时执行得更好。 我们不用购买多台机器(为每种处理器配置都购买一台机器),而是可以:1.购买一台多处理器的机器;2.不断增加分配的处理器;3.测量每秒的事务数;4.评估结果的可伸缩性。
Linux操作系统的CPU亲和性特征
操作系统部分Linux的调度程序同时提供”软CPU亲和性”和”硬CPU亲和性”
软亲和性(affinity): 就是进程要在指定的 CPU 上尽量长时间地运行而不被迁移到其他处理器,Linux 内核进程调度器天生就具有被称为 软 CPU 亲和性(affinity) 的特性,这意味着进程通常不会在处理器之间频繁迁移。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