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某区智慧市政设施管理信息平台技术设计及概算方案

第一章 总体设计方案

1.1 设计原则

在追求性能优越、经济实用的前提下,遵循技术先进、功能齐全、性能稳定、节约成本的原则。使该系统能够很好满足城市市政管理部门对日常部件、事件监管和养护过程进行有效的管理。并综合考虑维护及操作因素,为今后的发展、扩建、改造等因素留有扩充的余地。遵循以下原则:

Ø Ø先进性

系统所有的组成要素均充分地考虑其先进性,使系统的扩充和维护简单化,并满足不断提升的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的要求,保证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具有技术优势,能够适应未来技术发展的潮流。

Ø Ø标准性

系统采用的硬件设备及软件产品均支持国内、国际通用的标准网络协议,选用的设备和技术均符合相关标准的统一要求,确保在统一的标准下,实现上下级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

Ø Ø开放性

即在遵循标准性原则的基础上,采用开放的技术、结构、系统组件、用户接口、通信协议和技术标准,保障系统在互联或以后扩展过程中能够稳定有效的运行并做到无缝扩容和升级,以满足业务拓展需求。

Ø Ø安全性

方案设计采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通信技术等先进技术和管理措施的同时,注重信息安全防护能力,确保网络系统和信息的安全。在系统安全可靠的前提下,确保提供高效稳定运行的应用系统,提高系统的服务水平和效率,提高用户使用系统的满意度。

Ø Ø可维护性

整个系统应是使用方便、操作简单易学,并便于维护。针对复杂和庞大的信息化系统,要求有强有力的管理手段,以便合理的管理设备资源,监视设备状态并控制设备的运行。在系统设计和实现时,考虑整个系统的便于维护性,以使系统在发生故障时能提供有效手段,及时的进行恢复,尽量减少损失。

1.2 系统架构

綦江区智慧市政设施信息系统是綦江区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的行业应用系统,目前綦江区计划建设綦江区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本次綦江区智慧市政设施管理信息系统的架构设计遵循綦江区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的要求。

图片

 图4.1总体架构图

用户层:包含市局/区局监管管理单位、相关领导、监管指挥中心、业务科室、养护单位、系统管理员等用户。

应用层:包含智慧市政一张图、资产信息管理系统、督查考核系统、问题处办管理系统、巡查管理系统、养护管理系统、运营管理系统、市政移动客户端、市政专项运行管理、道桥遂健康监测系统等。应用层有效承接了几大核心业务应用系统和数据中心,将实际应用系统分成了多个应用体系,在实际应用系统的建设中,我们将全面传承原有应用分类标准规范的基础上,实现有效的、多维的应用资源分类方法。不仅如此,整体应用系统也可以通过多维的管理模式进行相关操作管理。

数据层:按照市政管理部门的业务管理和服务需要,数据资源层主要包括管养单位数据、设施数据、监测数据、物联网设备数据、设备检测数据、业务数据等。

传输层:包含移动互联网通信传输、物联网数据传输、局域网数据传输、视频流传输、政务外网传输等多种数据传输方式。

基础设施层:主要包括存储设备、网络环境、终端设备、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等软硬件设备设施。

技术支撑层:主要包括应用开发平台、中间件(应用服务器、消息中间件、WEB服务器)、包含GIS技术、视音频通讯数据分析引擎等多技术支撑。

感知层:由各种设备终端、传感器、摄像头等组成,是整体平台的神经末梢,主要收集和获取桥梁、事件相关原始数据。

1.3 数据架构

图片

图4.2数据架构图

本次綦江智慧市政设施管理信息系统数据流向分为纵向及横向。纵向数据流依次贯穿区级和市级两层,綦江区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数据体系利用綦江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与重庆市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进行对接,实现市级与区级平台互联互通及数据共享交换。

横向数据流主要是綦江区各大行业应用系统(数字城管、市政设施、市容环卫、园林绿化、城管执法等)与綦江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进行对接,实现区城管局内部资源整合、数据共享,高效支撑城市管理工作的开展在“大城细管、大城众管、大城智管”的总目标基础上,赋能綦江区城市综合治理“一网统管”。同时横向可通过綦江区政务大数据共享交换平台获取其他相关行业部门的数据。

1.4 数据标准设计

本项目要求直接沿用市级平台的数据标准规范,使得市区两级一体化的数据共享成为可能,具体内容包括法律法规类数据字典、行业规范标准类数据字典、时空数据类数据字典、系统数据管理类数据字典等内容。

1.4.1 标准规范建设原则

(1)因地制宜原则

要根据本项目建设的具体实施情况和应用水平,在国家没有相应的标准、规范参考时,因地制宜制定符合重庆市信息化建设的标准规范。

(2)统一兼容原则

在标准规范制定中,国际上有标准的,要尽量参照国际标准,国家、重庆市已出台建设标准、规范的,要遵循国家、重庆市的标准。行业上已有标准的要尽量参照行业标准。

(3)长期规划

标准体系是一个由多个标准构成的整体,各个标准之间相对独立而又相互联系,因此标准化体系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作。

首先应该进行长期规划,制订整个标准框架,同时,根据目前需要,优先制订和完善部分急需标准,用于指导当前的系统建设。

(4)切实可行,准确实用

标准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制订和修订,尽可能的利用已有的成果,标准的制订和修订力求准确实用,使执行者易于理解和执行。

(5)遵循国标,易于扩展

本项目的标准建设首先要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然后再根据总体设计和当前的具体情况来制订和完善。制订和完善的标准要满足易于扩展的需求,使之能适应行业的变化。

1.4.2 标准规范体系结构

由于信息化领域相关标准缺乏,信息化建设依据较少,易形成数据信息孤岛,影响数据的复用性和互融互通性,阻碍产业化发展。资源开放共享程度低,数据价值难以被有效挖掘利用。推动信息化建设关键在于建立健全标准和规范。

标准规范体系架构中,分为总体标准、网络及通信标准、数据交换标准、信息资源标准、中间层标准、应用系统标准、信息安全标准和工程管理标准等八个大类。总体结构如下图所示: 

图片

图4.3标准规范体系结构图

1.4.3 标准体系中各分体系及其建设重点

1.4.3.1 总体标准

总体标准包括本项目建设所需的总体性的标准与规范。从项目建设角度看,总体标准的建设内容是根据本项目建设总体方案,从框架性思路出发,制定本项目所涉及的基本术语、标准化指南、标准编写规则等方面的标准,以保证信息系统的建设项目高效、健康和稳定发展,减少重复投资和互不兼容。

总体标准中重点建设的标准有以下三项:

(1)术语

术语,是本项目建设过程中所使用以及形成的基本概念的语言指称。对这些概念进行正确的语言指代,并将其内涵定义和外延定义清晰描述出来,是本项目要解决的基本问题。

(2)标准化指南

标准化指南,是根据本项目标准体系框架及其所涉及的标准化对象和内容,按照一定的主题和逻辑结构系统阐述所涉及的各标准的主要内容,是在本项目的整个标准化解决方案中的作用、如何使用或选用、如何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进行发展和完善等内容的指南性文件。本项目标准化指南对推动和促进本项目在标准化、规范化的道路上健康发展,应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作用。

(3)标准编写规则

标准编写规则应给出标准的结构和编写标准的基本要求,规定标准要素的编写规则、标准条文的编写规则、标准的编排格式以及标准的出版格式,对于本项目标准乃至整个行业标准的编写、审查、出版和管理具有直接的指导作用。

1.4.4 网络及通信标准

总体网络及通信标准的建设内容是根据本项目建设总体方案,从框架性思路出发,制定本项目所涉及的基本术语、标准化指南、标准编写规则等方面的标准,以保证信息系统的建设项目高效、健康和稳定发展,减少重复投资和互不兼容。

根据本项目实际情况,制定网络及通信相关标准规范如下:

(1)网络基础设施标准:包括网络结构、IP地址划分、子网划分、VLAN划分、路由策略、网络管理、网络安全策略等相关规范。保证各系统间的兼容性以及易于管理性。

(2)网络运行标准:包括网络拓扑管理、流量管理、故障管理、配置管理、性能管理、资产管理等方面的标准规范。

1.4.5 数据交换标准

数据交换格式标准指信息化建设中所涉及的部门内部、各部门之间以及与业主、公众、其他政府部门之间以网络为媒介进行交换的数据格式。主要内容包括:系统内数据交换格式系列标准、与其他业务系统数据交换格式系列标准等。该部分以采用现有相关国家标准为主,同时根据实际业务自主开发部分标准。

1.4.6 信息资源标准

信息资源标准包括本项目建设所需的面向所有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共享的数据标准与规范,包括信息分类与代码、元数据、数据字典等标准。信息资源标准中重点建设的标准有以下三项:

(1)信息分类与代码标准

信息分类编码标准化是实现信息处理、信息交换和信息资源共享的重要前提,是信息标准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根据业务和管理的需求,科学合理的进行信息分类,并在分类的基础上,赋予标准代码,以便被本次建设的信息系统以及以后建设的信息系统采纳和使用。

(2)元数据标准

元数据是描述数据的数据,即描述元数据元素的基本内容和属性。在信息系统中,无论是数据库应用还是未来数据仓库的应用,都离不开元数据,特别是将多个应用系统建立在同一的平台上,便于各应用系统方便调用彼此数据时,建立元数据标准就显得非常重要。

(3)数据字典

数据字典是描述数据流,数据存储,数据项、加工和外部项等给予的定义和说明,数据字典提供对数据的明确定义。由于一些公用数据如企业名称、地名等会在不同的系统中被使用,需要在不同的系统中对相同的数据采用唯一的数据定义,为此需要对数据字典进行规范。

1.4.7 中间层标准

中间层标准体系通过制定统一接入认证、可信信息交换、可信应用传输以及系统间的接口规范,为本项目各应用系统提供安全服务和可信应用环境,实现安全互联互通和安全信息共享。其主要内容包括中间层通用技术要求、消息服务规范、消息服务接口规范、数据交换接口规范等。该体系以采用现有相关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为主。

1.4.8 应用系统标准

应用系统标准是针对具体应用系统开发的专用标准,其目的是规范系统的开发与建设工作,以便于不同系统在信息、流程、交换接口等多方面进行整合与集成,开展系统验收、标准符合性检测和认证等。该类标准通常涉及应用系统的基本构架、软硬件要求、基本功能要求、基本数据要求、基本的数据交换格式要求、基本的业务流程要求等。应用系统标准重点建设的标准如下。

(1)计算机系统软硬件选型规范

制定本标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引导和规范计算机应用系统的软硬件环境搭建、选型、配置和采购,以更好地促进和保障软硬件设施的集成和共享。本标准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服务器、存储设备、网络设备、前台设备等方面的选型规范。

(2)软件开发规范

为了进一步提高系统开发的质量和水平,为软件开发管理过程提供指导和业务系统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政府的发展需求,需制定相应的开发规范。

1.4.8.1 信息安全标准

按照《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GB-T22239-2019)即等保2.0第三级要求,参照《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管理要求》(GB/T20269-2006)、《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工程管理要求》(GB/T20282-2006)等管理规范,结合綦江区电子政务平台等保级别实际需求制定相关标准,应包含安全物理环境、安全通信网络、安全区域边界、安全计算环境和安全管理中心,并重点强调以下内容:

(1)保证各信息系统安全、可靠、稳定地运行。主要是从系统物理环境、系统运行、安全管理和维护等角度来保证系统的可用性。

(2)保证信息化系统中的信息安全。主要是确保信息在网络系统中产生、传输、处理和存储全过程中的完整性、可用性和抗抵赖性。

(3)保证与其他各业务信息系统之间传输安全。通过可信安全传输交换体系的建立和安全域管理,实现网络与系统应用之间、各应用系统之间信息可信交换和安全传输。

1.4.8.2 工程管理标准

工程管理规划作为指导项目管理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应对项目管理的目标、依据、内容、组织、资源、方法、程序和控制措施进行确定。

工程项目管理包括:

(1)项目范围管理

应以确定并完成项目目标为根本目的,通过明确项目有关各方的职责界限,以保证项目管理工作的充分性和有效性。

l项目范围管理的对象应包括为完成项目所必需的专业工作和管理工作;

l项目范围管理的过程应包括项目范围的确定、项目结构分析、项目范围控制等;

l项目范围管理应作为项目管理的基础工作,并贯穿于项目的全过程。组织应确定项目范围管理的工作职责和程序,并对范围的变更进行检查、分析和处置。

(2)项目时间管理

确定具体活动界定,活动排序,时间估计,进度安排及时间控制等原则。

(3)项目成本管理

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制定资源的配置,成本、费用的预算以及费用的控制等项相关标准。

(4)项目质量管理

确定质量规划,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等相关标准。

(5)人力资源管理

根据项目实际情况,确定项目人员的选定原则。

(6)项目沟通管理

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制定沟通规划,信息传输方式和进度报告等。

(7)项目风险管理

风险识别,风险量化,制订对策和风险控制等。

(8)项目采购管理

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进行采购计划,采购与征购,资源的选择以及合同的管理等项目。

(9)项目集成管理

项目集成计划的制定,项目集成计划的实施,项目变动的总体控制等。

本项目应按照科学的管理方法,利用标准化手段,对工程建设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管理和监督。工程管理标准指本项目从立项、开发、监理、验收、运行、管理等环节应遵循的管理规范标准的集合。主要包括如下内容:工程建设管理规范、运行管理规范、安全管理制度、数据质量控制规范等。

1.4.9 本次遵循的相关标准规范

本次主要遵循相关标准包括但不限于以下:

(1)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建设指南》

(2)《城市综合管理服务技术标准(试行)》(CJJ/T 312-2020)

(3)《云计算服务协议参考框架》(YDB144-2014)

(4)《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第3部分:网络建设》(GB/T30850.3-2014)

(5)《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第4部分:信息共享》(GB/T30850.4-2017)

(6)《电子政务业务流程设计方法通用规范》(GB/T19487-2004)

(7)《国家电子政务网络技术和运行管理规范》(GB/T21061-2007)

(8)《电子政务系统总体设计要求》(GB/T21064-2007)

(9)《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第1部分:总体框架》(GB/T21063.1-2007)

(10)《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 第 1 部分-第8部分》(GB/T 30428.1-8)

(11)《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标准》(CJJ/T 100-2017)

(12)《城市地理空间信息元数据标准》(CJJ/T 144-2019)

(13)《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技术规范》(CJJ/T 106)

(14)《信息安全技术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实施指南》(GB/T25058-2019)

(15)《信息技术软件工程术语》(GB/T11457-2006)

(16)《计算机软件测试规范》(GB/T15532-2008)

(17)《计算机软件文档编制规范》(GB/T8567-2006)

(18)《计算机软件需求规格说明规范》(GB/T9385-2008)

1.4.10 信息资源规划设计

涉及和市级平台相同或者相似的业务,要求统一按照市级平台的信息资源规划和相关的数据结构进行建设,以方便后续的数据共享和对接,具体的规划要求如下


关注我的技术公众号,每个工作日都有优质技术文章推送和电子版方案下载。

微信扫一扫下方二维码即可关注:

下载链接:https://pan.baidu.com/s/1clIikXG4P0C1tiZC6EhF1Q

提取码:zfan


  • 28
    点赞
  • 18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0
    评论
新型智慧城市是一个有机结合的大系统,涵盖了更透切的感知、更全面的互连,更深入的智能。物联网是新型智慧城市中非常重要的元素,它侧重于底层感知信息的采集与传输,城市范围内泛在网方面的建设。 物联网是一个基于互联网、传统电信网等信息承载体,让所有能够被独立寻址的普通物理对象实现互联互通的网络。它具有普通对象设备化、终端互联化和服务智能化三个重要特征。 物联网为新型智慧城市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物联网为新型智慧城市提供了城市的感知能力,并使得这种感知更加深入、智能。通过环境感知、水位感知、照明感知、城市管网感知、移动支付感知、个人健康感知、无线城市门户感知、智能交通的交互感知等,新型智慧城市才能实现市政、民生、产业等方面的智能化管理。物联网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实现新型智慧城市,许多基于物联网的产业和应用都是服务于新型智慧城市的主流应用的。换句话说,新型智慧城市是物联网的靶心。 云计算是一种基于网络的支持异构设施和资源流转的服务供给模型,侧重于信息的处理与存储,通过平台进行数据整合,实现协同工作。云计算可以实现资源的按需分配、按量计费,达到按需索取的目标,最终促进资源规模化,促使分工的专业化,有利于降低单位资源成本,促进网络业务创新。 新型智慧城市是以多应用、多行业、复杂系统组成的综合体。多个应用系统之间存在信息共享、交互的需求。各不同的应用系统需要共同抽取数据综合计算和呈现综合结果。如此众多繁复的系统需要多个强大的信息处理中心进行各种信息的处理。 要从根本上支撑庞大系统的安全运行,需要考虑基于云计算的网络架构,建设新型智慧城市云计算数据中心。在满足上述需求的同时云计算数据中心具备传统数据中心、单应用系统建设无法比拟的优势、随需应变的动态伸缩能力以及极高的性能投资比。 移动互联网正逐渐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作为最便捷、最时尚、最值得信赖的技术和业务,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信息时代的生活、也给城市的发展带来全新的活力和动力。 移动互联网侧重基于移动互联的智能终端应用,是新型智慧城市的主要展现手段。 新型智慧城市体系结构在城市通信基础资源之上分为四层:感知层、通信层、数据层、应用层,同时各层与城市信息化数据与联通公司内部系统进行对接。城市基础资源主要是指光缆网、城域网、互联网、移动网等网络基础资源。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为通信网络,可以为承载新型智慧城市的各项应用提供高速、安全、可靠的传输通道。
智慧城市:是指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在城市基础设施、资源环境、社会民生、经济产业、市政管理领域中,充分利用物联网、互联网、云计算、高性能计算、智能科学等新兴信息技术手段,对城市居民生活工作、企业经营发展和政府行使职能过程中的相关活动与需求,进行智慧地感知、互联、处理和协调,使城市构建成为一个由新技术支持的涵盖市民、企业和政府的新城市生态系统,为市民提供一个美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为企业创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商业环境,为政府构建一个高效的城市运营管理环境。 智慧城市的应用方向很多,主要有: 1、智慧公共服务:建设智慧公共服务和城市管理系统。通过加强就业、医疗、文化、安居等专业性应用系统建设,通过提升城市建设和管理的规范化、精准化和智能化水平,有效促进城市公共资源在全市范围共享,积极推动城市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协调高效运行,在提升城市运行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的同时,推动城市发展转型升级。 2、智慧城市综合体:采用视觉采集和识别、各类传感器、无线定位系统、RFID、条码识别、视觉标签等顶尖技术,构建智能视觉物联网,对城市综合体的要素进行智能感知、自动数据采集,涵盖城市综合体当中的商业、办公、居住、旅店、展览、餐饮、会议、文娱和交通、灯光照明、信息通信和显示等方方面面,将采集的数据可视化和规范化,让管理者能进行可视化城市综合体管理。 3、智慧政务城市综合管理运营平台:此类项目已有实际落地案例,天津市和平区的“智慧和平城市综合管理运营平台”包括指挥中心、计算机网络机房、智能监控系统、和平区街道图书馆和数字化公共服务网络系统四个部分内容,其中指挥中心系统囊括政府智慧大脑六大中枢系统,分别为公安应急系统,公共服务系统,社会管理系统,城市管理系统,经济分析系统,舆情分析系统,该项目为满足政府应急指挥和决策办公的需要,对区内现有监控系统进行升级换代,增加智能视觉分析设备,提升快速反应速度,做到事前预警,事中处理及时迅速,并统一数据、统一网络,建设数据中心、共享平台,从根本上有效的将政府各个部门的数据信息互联互通,并对整个和平区的车流、人流、物流实现全面的感知,该平台在和平区经济建设中将为领导的科学指挥决策提供技术支撑作用。 4、智慧安居服务。开展智慧社区安居的调研试点工作,在部分居民小区为先行试点区域,充分考虑公共区、商务区、居住区的不同需求,融合应用物联网、互联网、移动通信等各种信息技术,发展社区政务、智慧家居系统、智慧楼宇管理智慧社区服务、社区远程监控、安全管理智慧商务办公等智慧应用系统,使居民生活“智能化发展”。加快智慧社区安居标准方面的探索推进工作,为今后全市新建楼宇和社区实行智能化管理打好基础。 5、智慧教育文化服务:积极推进智慧教育文化体系建设。建设完善我市教育城域网和校园网工程,推动智慧教育事业发展,重点建设教育综合信息网、网络学校、数字化课件、教学资源库、虚拟图书馆、教学综合管理系统、远程教育系统等资源共享数据库及共享应用平台系统。继续推进再教育工程,提供多渠道的教育培训就业服务,建设学习型社会。继续深化“文化共享”工程建设,积极推进先进网络文化的发展,加快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电子娱乐等行业信息化步伐,加强信息资源整合,完善公共文化信息服务体系。构建旅游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提供更加便捷的旅游服务,提升旅游文化品牌。 6、智慧服务应用。组织实施部分智慧服务业试点项目,通过示范带动,推进传统服务企业经营、管理和服务模式创新,加快向现代智慧服务产业转型。①智慧物流:配合综合物流园区信息化建设,推广射频识别(RFID)、多维条码、卫星定位、货物跟踪、电子商务等信息技术在物流行业中的应用,加快基于物联网的物流信息平台及第四方物流信息平台建设,整合物流资源,实现物流政务服务和物流商务服务的一体化,推动信息化、标准化、智能化的物流企业和物流产业发展。②智慧贸易:支持企业通过自建网站或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开展网上询价、网上采购、网上营销,网上支付等电子商务活动。积极推动商贸服务业、旅游会展业、中介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领域运用电子商务手段,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服务层次。结合实体市场的建立,积极推进网上电子商务平台建设,鼓励发展以电子商务平台为聚合点的行业性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培育发展电子商务企业,重点发展集产品展示、信息发布、交易、支付于一体的综合电子商务企业或行业电子商务网站。③建设智慧服务业示范推广基地。积极通过信息化深入应用,改造传统服务业经营、管理和服务模式,加快向智能化现代服务业转型。结合我市服务业发展现状,加快推进现代金融、服务外包、高端商务、现代商贸等现代服务业发展。 7、智慧健康保障体系建设。重点推进“数字卫生”系统建设。建立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构建全市区域化卫生信息管理为核心的信息平台,促进各医疗卫生单位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找方案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