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大数据中心设计方案(PPT+Word方案)

1.1  云GIS方案

1.1.1 项目概述

1.1.1.1 建设背景

2017年9月,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发布了2017版《智慧城市时空大数据与云平台建设技术大纲》,突出了时空大数据和时空信息云平台两项重点任务,进一步明确了目标,要求加快推进智慧城市时空基础设施试点与建设,加强同其他部门智慧城市工作衔接,全面支撑智慧城市建设。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中央网信办秘书局《关于印发新型智慧城市建设部际协调工作组制度及2016-2018年任务分工的通知》(发改办高技[2016]1251号)要求,测绘地理信息主管部门主要负责智慧城市时空基础设施建设与应用,要求加快推进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试点,指导开展时空大数据及时空信息云平台的构建。

“数字某”地理空间框架自2013年启动建设以来,形成了“一库、一平台、多应用、一环境”的成果,丰富了城市地理信息,促进了信息资源的共享,提升了某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规范化管理水平,取得了阶段性的成绩。

为进一步推动城市信息化进程,更好地满足城市运行、管理与服务的自动化、智能化需求,我市决定统筹推进市县两级的时空信息云平台项目建设。该项目需要结合GIS技术与云计算技术发展的最新趋势,根据智慧城市市县一体化建设思路,以云计算架构为依托,基于市县两级时空大数据资源建设市县一体化的时空信息云平台,实现以市带县、以市管县、市县一体的建设模式,为各级用户提供安全、专业、权威、不间断的GIS云服务。

1.1.1.2 市情概括

某市地处湖南省西北部,位于东经109°40′至111°20′、北纬28°52′至29°48′之间,属武陵山脉腹地,1988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原名大庸市,1994年4月更名,总面积9533.77平方公里,辖2区2县,市政府设永定区。

1.1.2 项目建设目标、原则与内容

1.1.2.1 建设目标

智慧某市县一体化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主要解决县级资金压力过大、技术能力不足、建设周期过长、应用门槛过高、共享交换难等五大问题,有以下五大建设目标:

(1)降低县级平台建设经费

确立统一市县两级时空信息云平台的统筹建设的方式,在保证建设质量的基础上最大程度的降低县级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经费。

(2)降低县级平台建设技术要求

降低对县级建设单位的技术能力要求,实现“一键式”县级平台建设,既要保证县级平台建设的质量,按照国家技术大纲进行平台建设,又要降低县级平台建设技术要求。

(3)缩短县级平台建设周期

缩短县级平台建设周期,通过快速“一键式”县级平台建设,既保证县级平台建设的质量,又显著缩短县级平台建设的周期。

(4)降低市县两级平台应用难度

降低市县两级平台应用的难度,提供多种平台应用模式,将通用功能汇集成模版、将主要功能开发为可组装的模块、与第三方办公软件集成对接,实现零开发应用,降低平台应用的门槛,为平台的推广应用奠定基础。

(5)解决市县两级、政务数据共享问题

应用云存储等技术,从技术上解决数据资源种类多、标准多、格式多等问题,提供便利的数据共享工具,打通垂直层面市县两级数据资源共享和平行层面各级委办局之间的政务数据共享。从制度上以《湖南省地理空间数据共享管理办法》为基础,推动市县两级建立符合市县情的时空信息数据资源共享目录。

1.1.2.2 建设原则

采用市县共建模式,相互协作、发挥各自优势。市级主要负责组织建设、平台搭建及运行维护工作,县级主要负责数据采集与更新及示范应用推广等工作。

(1)总体原则

市县一体化时空信息云平台从硬件、数据、公共服务平台、应用服务等角度综合考虑,依据统筹规划、市县一体、分散组合等建设原则,采用物理集中,逻辑隔离的总体原则。

物理集中:依据统一标准、市县一体的建设原则,本着降低建设投资、解决县级技术力量薄弱等问题的目标,市县一体化时空信息云平台对建设所需硬件资源、数据资源、地理信息平台软件一般集中安装部署在市级,采用云计算技术架构进行整体规划,并在市级建立统一的、完善的日常运维管理机制,保障市与各县时空信息云平台的正常运行。

逻辑隔离:依据保障数据资源安全,满足县局重要数据资源以及平台应用单位与部门自身个性化的需求,市以及各县时空信息云平台将从逻辑上进行隔离,市级、各县级、各应用单位的数据资源以及接入应用系统将拥有自己独立的安全机制、保密机制与资源维护机制。

(2)六位一体原则

为实现五大建设目标,基于私有云环境实现市县一体化,一切以云服务形式提供。以六位一体化原则为基准进行设计,包含:标准一体化、数据一体化、硬件一体化、软件一体化、应用一体化、运维一体化。其中标准和数据一体化主要实现市县两级采用统一的标准体系进行数据的生产、更新、管理及共享;硬件、软件一体化是指市县两级采用私有云的架构,实现硬件、软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都以云服务的形式提供;应用一体化是指在统一的应用接口之上,基于模板应用实现市级或县级开发的应用系统通过平台可以快速复制到其他县;鉴于县级技术能力的不足,整体平台核心维护在市级完成,县级负责对自己数据、服务的维护,实现市县运维的一体化。

(3)打通流程、动态更新原则

数据是时空信息云平台的血液,要让时空信息云平台持续保有生命力,必须建立起完善的数据更新机制。

在前期进行的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过程中,由于数据生产环节和数据管理、服务、应用环节脱节,导致地理框架数据库无法进行有效更新,让一期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的应用大打折扣。在本次时空信息云平台的建设中,必须打通数据生产到数据建库、管理、服务和应用的全流程,实现数据从源头到终端的全流程动态更新,从而保证时空数据库的现势性,最终让时空信息云平台具有更持续的生命力、具备更大的应用价值。

1.1.2.3 建设内容

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一套标准体系、一个时空数据库、一个时空信息云平台及共享交换平台、多种应用模式。详情如下:

(1)一套标准体系

智慧某市县一体化时空信息云平台标准体系的建设内容应包括四个方面:

一是数据标准,包括数据分类、分层编码标准、元数据标准、时空信息框架数据规范和业务专题数据规范、配图模板、符号库等;

二是服务规范,包括空间信息服务规范、空间信息共享和交换技术规范等;

三是平台管理规范,包括空间数据更新标准和平台应用标准;

四是安全标准,包括网络安全标准、系统安全标准等。

另外,平台的建设和运行也需要相关政策法规的保障,需要建设如数据交换管理办法等相关的政策法规。

(2)一个市县一体化时空数据库

市县一体化时空数据库为各部门地理信息数据的汇聚中心及可视化分析中心。时空数据库应包括历史的、现状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和公共专题数据,数据引擎以及时空数据管理系统等四部分。

(3)一个市县一体化时空信息云平台

市县一体化时空信息云平台采用私有云多租户架构,实现市县两级一体化与市县两级独立性相统一。

市县一体化时空信息云平台具备基于同一网络快速搭建县级平台及专业平台的能力,搭建不再是传统的的从硬件、软件、开发等步骤的烟囱式建设,而是以云公共服务平台申请的方式快速搭建。

(4)一个市县一体化共享交换平台

市县一体化共享交换平台实现市县两级互联互通,包括三种共享模式,基于云数据中心的数据共享交换、纵向平台间共享、横向工作组间共享。

(5)多种应用模式

平台提供以下四种应用模式:模版应用、应用构建器应用、第三方集成应用和开发中心。

1.1.3 现状分析

2013年,某市国土资源局组织开展了数字某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在基础设施与基础数据方面形成了良好基础,为实施市县一体化时空信息云平台打下了坚实基础。本项目建设有效利用现有的信息化基础设施与基础数据,以节省相关投入,减少建设成本。

1.1.3.1 基础数据情况

目前,某市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已有部分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已整理的数据包括DLG数据、影像和DEM数据、国土行业专题数据等。有部分基础数据和业务数据尚未整理,包括CAD格式数据、栅格数据、三维模型数据以及纸质数据等。目前已有的数据包括:

  • DLG数据

1∶500:永定区128平方公里,武陵源区7平方公里。

1∶2000:永定区196平方公里,武陵源区11平方公里。

1∶10000:全市域9533平方公里。

  • DOM数据

1∶2000:一期永定区50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找方案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