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项目背景
碳中和已成为国家战略之首,数字化经济建设的核心。"十四五"期间,单位GDP能耗降低13.5%的目标,每降低1个百分点,每年可减少能源消费0.5亿吨标准煤和相应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亿吨。教育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下发《绿色学校创建行动方案》,推动校园低碳转型,实现"2030零碳校园项目"。
2. 零碳校园市场痛点分析
当前校园面临设备边界定义模糊、能耗浪费严重、能源结构不完善等问题。两大抓手为全生命周期碳资产及节能管理和有序用电网格化管理。
3. 建设目标
碳中和“三端发力”核心方向包括发电侧清洁能源、用电侧调峰需求响应和校园用能实体节能增效。建设路径“三步走”策略,从构建碳资产及能效管理平台到碳汇交易实现碳中和。
4. 零碳绿色校园建设目标
包括多场景计量收费服务、校园智能配电房、配电运维监测、四级用能计量监测、能耗评估体系等,以及校园全域碳排放地图和碳/能资产管理监测评估体系。
5. 建设思路
在线碳控和有序用电是关键,升级改造原系统,实现数据透明和低碳节能。明确能源结构性质属性及设备边界,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监测管理。
6. 方案价值
响应3060双碳政策,实现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及溯源,有序用电下的维稳,零碳校园泛在计量和碳中和过程管理工具。
7. 解决方案
零碳校园碳资产管理平台方案架构包括开放性、碳资产及能效碳中台、零碳校园-泛在碳计量、线上业务等。
8. 校园碳资产管理平台产品说明
包括零碳校园能控大脑、能控核心、能控单元和能控终端,结合IoT、大数据和数据安全交换技术。
9. 零碳校园节能减排措施
包括能碳透明化、校园碳资产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摸底、能碳一张网、校园碳排放数据分析管理等。
10. 管理节能
建立碳/能资产管理监测评估体系,校园建筑能耗KPI指标,电力分类/分项能耗指标管理,以及学校建筑有序用电管控。
11. 技术节能
包括校园智能配电房综合监控、能源计量与收费数字化管理、四级用能计量监测、校园用能管理、校园用电安全监测、空调能耗节能管控等。
12. 绿色能源
涉及零碳校园光伏建设、校园生活区电动自行车充电桩运营等,打造‘零碳绿电’,实现能源自给自足。
13. 设计方案优势
包括行业数据、泛在计量、在线复盘、碳优化等,提高专项盘查的时间密度,锚定问题所在,实现最优性价比。
14. 达成效果
建设绿色低碳校园能碳监测网,实现校园碳资产全数字化管理,数据透明化,科学规划能源使用。
15. 案例分析
介绍了智慧校园碳中和能源服务业务大数据平台的案例,展示了实际应用效果。
智慧校园相关标准和政策文件
▶GB∕T 36342-2018 智慧校园总体框架
▶DB34T 4391-2023 中小学校园智慧化设计标准
▶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通知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
▶DB32∕T 3160-2016 高等学校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规范
▶ 《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新时代高教40条
▶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
▶ 高等学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试行)
▶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
▶ 《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数字教育资源内容审核规范(试行)》
▶ 《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接入管理规范(试行)》
▶ 教育部关于发布智慧教育平台系列两项教育行业标准的通知
▶ 附件1:智慧教育平台基本功能要求
▶ 附件2:教育基础数据
▶ 附件3:教育系统人员基础数据
▶ 附件4:数字教育资源基础分类代码
▶ 附件5:智慧教育平台数字教育资源技术要求
▶ 附件6:教师数字素养
文件下载地址:https://download.csdn.net/download/llooyyuu/88547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