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法 1:鱼骨图(因果图)
一句话定义:找问题根因的 “侦探工具”,从人、机、料、法、环等维度剖析。
适用场景:客诉分析、设备故障排查。
实战案例:某塑胶件尺寸波动大,经 “人机料法环” 分析,锁定模具温度不稳。
手法 2:直方图
一句话定义:数据分布的 “照妖镜”,直观呈现数据在各区间的分布状况。
适用场景:尺寸波动分析、供应商来料检验。
实战案例:某批次螺丝长度直方图左偏,发现设备夹具松动。
手法 3:柏拉图(排列图)
一句话定义:抓主要矛盾的 “二八法则神器”,依关键的少数、次要的多数原理展示。
适用场景:客诉 TOP 问题排序、不良项优先级确定。
实战案例:前 3 项不良占 80%,优先解决电镀气泡问题。
手法 4:检查表
一句话定义:防漏检的 “傻瓜清单”,预先设计好需检查项目的表格。
适用场景:各类产品巡检、工序检查。
实战模板:某冲压件巡检表,尺寸、外观、硬度为必检项。
手法 5:散布图
一句话定义:找变量关系的 “CP 探测器”,以点展示两变量间关联。
适用场景:工艺参数与质量特性关系分析等。
案例:温度↑→良率↓,锁定烘烤工艺参数问题。
手法 6:层别法
一句话定义:数据分组的 “分类大师”,按类别或特征细分数据。
适用场景:不良率分析、不同条件下性能对比。
案例:夜班不良率高,分层发现照明不足导致检验漏判。
手法 7:控制图
一句话定义:过程稳定的 “预警雷达”,借中心线、控制限监控过程。
适用场景:生产过程监控、质量稳定性监测。
案例:SPC 发现点超限,提前换刀避免批量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