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互联网为什么只能模仿无法创新?

文章探讨了施展老师书籍中的观点,即人口过剩导致内卷化,限制了技术创新和发展。明清时期中国的税收政策变化促进了人口增长,低廉的劳动力成本阻碍了技术进步。人口红利使中国依赖低成本劳动力,限制了对基础技术研发的投入,导致技术层面难以超越西方。规模经济的追求也加剧了内卷现象,使得互联网主要模仿而非创新。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最近我在读施展老师的《枢纽》这本书,我个人感觉这本书写的非常好,里面有很多关于我们中国历史的新观点,而且观点都很有意思,非常值得思考。

其中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就是:过剩的人口,会导致内卷化,而内卷化的背后会把自己锁死在一种低技术水平的状态上。

什么意思呢?就像是为什么明清之后,我们中国开始落后于西方世界了?

因为明朝中后期改革到清朝,税收减负了,不是按人了,而是张居正的「一条鞭法」征税制度,把征税的基础从“人”改成了“地”。过去甭管你有没有地,只要是个人就得交税,现在好了,只要你名下没有土地,有很多税就不用交了。

这种减负,导致从明朝中后期开始,人口暴涨到 1 亿,到了清朝雍正实行摊丁入亩制度,人口更是从 2 亿到 3 亿,到 4 亿。

人口过剩就容易导致内卷。

对这些人来说,本来就没钱赚,任何活儿,你给他一点钱他就肯干,劳动力成本极为便宜。这带来一个结果,就是,任何以节省劳动力为目的的技术变迁,在当时的中国都不可能内生性地出现了。因为我这最不缺的就是人,你发明出来一个技术还要帮我省人,这技术对我来说没用啊。

这意味着我们中国不可能内生性地出现工业革命了,因为工业革命的发生正是以技术变迁为前提。古代中国是可以出现依靠工资生活的雇佣劳动的,但是没有工业革命,所谓的资本主义经济就没法真地发展起来,那些雇佣劳动仍然是农业经济汪洋大海当中的点缀。

这种情况就很麻烦,因为这些过剩人口,靠农业经济是吸收不掉的,只有靠工业经济才能吸收掉。但是,正因为人口的过剩,导致中国无法内生性地进入工业经济。

超大规模的人口,自己把自己给锁死在一种低技术水平的状态上,于是掉到一个陷阱里出不来了。

这就“内卷化”了。

其实,这也能解释,为什么到现在我们依然无法从技术层面超过西方,互联网的技术都在使用西方技术,都在模仿西方。可能就是人口红利导致的,能用便宜人工解决的问题,谁还愿意投资花费时间去搞基础技术研究呢?

所以,人口红利本身也是一个庞大的市场,既然市场这么多,做好本土也就够了,也就满足自己需求了,这就跟温水煮青蛙一个道理,我们都在温室里。

另外,人口红利有两个层面的红利:

1、劳动力成本低;

2、人口众多,就容易形成规模经济。

我们没有高端的技术可以获取高额的利润,但是,我们有人口规模啊。只要规模足够大,薄利多销依然可以赚很多钱,何况,我们投入成本低,不用投入巨大的基础研发费用,极度压榨劳动力成本就可以了。

追求规模经济带来的恶果就是:对效率的极致追求,那对效率的极致追求导致的结果就是内卷。毕竟,规模经济这种形式本身没有什么核心技术垄断,所以,竞争比较激烈,不像是高科技门槛高,拥有垄断性,可以赚取高额的利润。规模经济只能用效率来换取利润。

因为我们有人口红利,可以形成规模经济,互联网虽然可以快速发展,规模也挺大,但是,也只能模仿,很难创新。

所以,人口红利和规模经济是内卷的根,也是技术无法突破的罪魁祸首。

大家对此,怎么看呢?

最后,推荐两个我的墨问专栏,如下:每个专栏都是 11 篇文章,讲述了我从 13 年年底到现在,十年做自媒体的经验和经历,其实分享我我做自媒体的一些方法,讲述了我做自媒体的一些感悟。

点击下方小程序即可查看:

《从零开始玩转自媒体赚钱之法》

《个体品牌崛起之路》

点击下方公众号卡片,关注我

在公众号对话框,回复关键字 “1024”

赠送一套副业赚钱实操教程

ccc38d3365f5842e931a5dde595e8b37.png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