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中 -m 的使用和原理

Python -m 的使用和原理

在使用命令行Python时,有很多的使用选项:

使用python --help来查看:

usage: python [option] … [-c cmd | -m mod | file | -] [arg] …

本文想要聊聊比较特殊的“-m”选项:关于它的典型用法、原理解析与发展演变的过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m mod run library module as a script (terminates option list)

"mod"是“module”的缩写,即“-m”选项后面的内容是 module(模块),其作用是把模块当成脚本来运行。

“terminates option list”意味着“-m”之后的其它选项不起作用,在这点上它跟“-c”是一样的,都是“终极选项”。官方把它们定义为“接口选项”(Interface options),需要区别于其它的普通选项或通用选项。

-m 选项的五个典型用法

Python 中有很多使用 -m 选项的场景,相信大家可能会用到或者看见过,我在这里想分享 5 个。

在 Python3 中,只需一行命令就能实现一个简单的 HTTP 服务:

# 端口号只要是空闲的就好
python -m http.server 8000

# 注:在 Python2 中是这样
python -m SimpleHTTPServer 8000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执行后,在本机打开“http://localhost:8000”,或者在局域网内的其它机器上打开“http://本机ip:8000”,就能访问到执行目录下的内容,例如下图就是我本机的内容: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与此类似,我们只需要一行命令“python -m pydoc -p xxx”,就能生成 HTML 格式的官方帮助文档,可以在浏览器中访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上面的命令执行了 pydoc 模块,会在 12354 端口启动一个 http 服务,在浏览器中打开,我的结果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它的第三个常见用法是执行 pdb 的调试命令“python -m pdb xxx.py”,以调试模式来执行“xxx.py”脚本: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第四个同样挺有用的场景是用 timeit 在命令行中测试一小段代码的运行时间。以下的 3 段代码,用不同的方式拼接 “0-1-2-……-99” 数字串。可以直观地看出它们的效率差异: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最后,还有一种常常被人忽略的场景:“python -m pip install xxx”。我们可能会习惯性地使用“pip install xxx”,或者做了版本区分时用“pip3 install xxx”,总之不在前面用“python -m”做指定。但这种写法可能会出问题。

在2019.11.01,Python 的核心开发者、第一届指导委员会五人成员之一的 Brett Cannon 专门写了一篇博客《Why you should use “python -m pip”》,提出应该使用“python -m pip”的方式,并做了详细的解释。

他的主要观点是:在存在多个 Python 版本的环境中,这种写法可以精确地控制三方库的安装位置。例如用“python3.8 -m pip”,可以明确指定给 3.8 版本安装,而不会混淆成其它的版本。

-m 选项的两种原理解析

看了前面的几种典型用法,你是否开始好奇:“-m”是怎么运作的?它是怎么实现的?

对于“python -m name”,一句话解释:Python 会检索sys.path ,查找名字为“name”的模块或者包(含命名空间包),并将其内容当成“main”模块来执行。

1、对于普通模块

以“.py”为后缀的文件就是一个模块,在“-m”之后使用时,只需要使用模块名,不需要写出后缀,但前提是该模块名是有效的,且不能是用 C 语言写成的模块。

在“-m”之后,如果是一个无效的模块名,则会报错“No module named xxx”。

如果是一个带后缀的模块,则首先会导入该模块,然后可能报错:Error while finding module specification for ‘xxx.py’ (AttributeError: module ‘xxx’ has no attribute ‘path’。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对于一个普通模块,有时候这两种写法表面看起来是等效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两种写法都会把定位到的模块脚本当成主程序入口来执行,即在执行时,该脚本的__name__都是”main“,跟 import 导入方式是不同的。

但它的前提是:在执行目录中存在着“py.py”,且只有唯一的“test”模块。对于本例,如果换一个目录执行的话,“python py.py”当然会报找不到文件的错误,然而,“python -m py”却不会报错,因为解释器在遍历sys.path时可以找到同名的“py”模块,并且执行: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由此差异,我们其实可以总结出“-m”的用法:已知一个模块的名字,但不知道它的文件路径,那么使用“-m”就意味着交给解释器自行查找,若找到,则当成脚本执行。

那么,“-m”方式与直接运行脚本相比,在实现上有什么不同呢?

(1) 直接运行脚本时,相当于给出了脚本的完整路径(不管是绝对路径还是相对路径),解释器根据文件系统的查找机制, 定位到该脚本,然后执行。

(2) 使用“-m”方式时,解释器需要在不 import 的情况下,在所有模块命名空间 中查找,定位到脚本的路径,然后执行。为了实现这个过程,解释器会借助两个模块:pkgutil 和 runpy,前者用来获取所有的模块列表,后者根据模块名来定位并执行脚本。

2、对于包内模块

如果“-m”之后要执行的是一个包,那么解释器经过前面提到的查找过程,先定位到该包,然后会去执行它的“main”子模块,也就是说,在包目录下需要实现一个“main.py”文件。

换句话说,假设有个包的名称是“pname”,那么,“python -m pname”,其实就等效于“python -m pname.main”。

仍以前文创建 HTTP 服务为例,“http”是 Python 内置的一个包,它没有“main.py”文件,所以使用“-m”方式执行时,就会报错:No module named http.main; ‘http’ is a package and cannot be directly executed。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作为对比,我们可以看看前文提到的 pip,它也是一个包,为什么“python -m pip”的方式可以使用呢?当然是因为它有“main.py”文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python -m pip”实际上执行的就是这个“main.py”文件,它主要作为一个调用入口,调用了核心的"pip._internal.main"。

http 包因为没有一个统一的入口模块,所以采用了“python -m 包.模块”的方式,而 pip 包因为有统一的入口模块,所以加了一个“main.py”文件,最后只需要写“python -m 包”,简明直观。

  • 16
    点赞
  • 25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8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8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