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在ArcGIS中,可以通过计算几何来批量计算线要素的长度,那么该如何进行操作呢?
一、添加字段
1、首先选择要进行长度计算的线要素图层,打开属性表,可以看到线要素的信息,每一条线对应属性表中的一行。
2、在属性表中添加一个字段用于保存线要素的长度信息:点击“表选项”按钮,选择“添加字段”。
3、在弹出的【添加字段】窗口中给字段命名一个名称,并设置字段的类型、精度,点击“确定”,然后属性表中就会增加一列内容,不过数值都是0。
二、计算几何
使用计算几何在要素图层的属性表中可以很容易地计算面积、周长、3D 周长、长度、3D 长度、质心坐标、点坐标、最小和最大 z 值或起点、中点和终点坐标。执行计算时,可以使用数据源或数据框的坐标系。此外,如果当前选择了一条或多条记录,则仅计算所选记录。
ArcGIS 中的几何计算是平面的—也就是说,在投影空间中计算而不是在球空间或测地线空间中计算。仅当所使用的坐标系为投影坐标系时,才能计算要素的面积、长度或周长。如果数据源使用了一个地理坐标系,如 WGS 1984 并且未投影,则可以使用数据框的投影坐标系来执行计算。或者,也可以投影数据源。
1、鼠标右键单击字段名称,选择“计算几何”。
2、弹出【计算几何】窗口,选择我们要计算的属性——长度,选择坐标系、单位,点击“确定”。
3、最后,计算结果会自动填入到前面设置的字段下面,到此,每个线要素的长度就计算出来了,大功告成!
三、可能遇到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在使用计算几何操作的过程中,或许会遇到像下面的这样情况,这里简单总结了对应的解决方法以供参考。
1、如果出现下图的弹窗提示:点击“是”即可,也可以勾选“不再向我发出警告”,下次使用计算几何时就不会出现弹窗了。
2、“长度 - 已禁用”:此时无法进行计算,会提示需要使用投影坐标系,说明当前使用的坐标系为地理坐标系而不是投影坐标系,应使用投影坐标系,通过数据框属性或者数据源或数据框定义投影后再进行几何计算。
3、坐标系不可选择:数据源没有定义任何坐标系,此时仍可以计算长度,ArcGIS默认使用数据框的投影坐标系来执行计算。
4、计算结果与实际不符: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计算结果会因投影坐标系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因此定义正确的投影坐标系能够使计算结果更加准确。如下图展示了同一条线路在两种投影坐标系下的计算结果差距,如果发现计算结果与实际不符,应考虑使用的投影坐标系是否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