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之海象运算符

在 Python 3.8 及更高版本中,引入了一种新的语法特性,称为"海象运算符"(Walrus Operator),它使用 := 符号。这个运算符的主要目的是在表达式中同时进行赋值和返回赋值的值。

使用海象运算符可以在一些情况下简化代码,尤其是在需要在表达式中使用赋值结果的情况下。这对于简化循环条件或表达式中的重复计算很有用。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实例,演示了海象运算符的使用:

实例

# 传统写法
n = 10
if n > 5:
    print(n)

# 使用海象运算符
if (n := 10) > 5:
    print(n)

海象运算符 := 允许我们在条件语句中同时计算并赋值 n ,然后将结果用于比较,这可以减少代码的行数并使代码更紧凑。

海象运算符定义:
一个变量名跟一个表达式或者一个值,这个是一种新的 赋值运算符。
下面看看它的三种用法:

一、用于if else 条件表达式

基础写法:

x=5
if x<10:
    print("hello fancy!")

海象运算符写法:

if (x:=5) < 10:
    print("hello fancy!")

运行结果:

二、用于while循环

基础写法:

num=3
while num:
    print(f"{num}")
    num-=1

运行结果:


海象运算符写法:

num=3
while (num:=num-1)+1:
    print(f"{num}")

运行结果:

三、用于推导式

基础写法:

num1=[1,2,3,4,5]
count=1
def f(x):
    global count
    print(f"f(x)函数运行了{count}次") 
    count+=1
    return x**2
num2 = [f(x) for x in num1 if f(x) > 10 ]
print(num2)

运行结果:

海象运算符写法:

num1=[1,2,3,4,5]
count=1
def f(x):
    global count
    print(f"f(x)函数运行了{count}次")
    count+=1
    return x**2
num2 = [n for x in num1 if ( n:= f(x) ) > 10 ]
print(num2)

运行结果:


可以看到,使用海象运算符可以节省函数调用,起到提升性能的作用。

这里 f"f(x)函数运行了{count}次" 是格式转换,如果不加 f 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慕城南风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