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路由协议-RIP
将自己的路由表路由条目转发给其他路由器,让其他路由器知道自己的路由条目
基于某种路由协议实现
特点
减少管理任务
占用网络宽带(定期发送信息更新路由表)
动态路由协议
度量值:判断路由条目的优先级
每种路由协议参考的度量值不同
RIP参考跳数、OSPF参考接口带宽
动态路由协议分类
根据区域分类
自治系统内部路由协议:RIP、OSPF、ISIS
自治系统外部路由协议:BGP
根据算法分类
距离矢量路由协议:RIP、IGRP
链路状态路由协议:OSPF、ISIS
RIP路由协议工作原理
RIP的基本概念
定期更新
邻居
广播更新
全路由表关系
路由表的形成
RIP度量值和更新时间
RIP的度量值为跳数:最大跳数为15,16跳为不可达
RIP更新时间:每隔30s发送路由更新信息,UDP520端口
RIP路由更新消息:发送整个路由表信息
RIP协议特性:
标准协议,所有厂商都支持
距离矢量协议,以跳数做为评价路由好坏的度量值
最大支持15跳,16跳认为不可达
默认每30s向邻居发送自己完整的“路由表”(V1广播、V2组播,组播地址:224.0.0.9)
通过水平分割、触发更新、最大跳数、毒性反转、等机制来防止环路
水平分割:主要目的是避免环路的产生,原理:从一个接口学习到的网络信息,将不会再从此接口转发回去
触发更新:默认为30s向邻居发送一次信息,而触发更新则是,当网络出现改变后,立即发出更新信息
毒性反转:当一条路径信息变为无效之后,路由器并不立即将它从路由表中删除,而是用16,即不可达的度量值将它广播出去,这叫做毒性逆转。这样虽然增加了路由表的大小,但对消除路由循环很有帮助,它可以立即清除相邻路由器之间的任何环路
无法从根本上防止路由环路,使用在小型网络场景
路由环路
R3路由
R2路由
在R3的更新周期到来之前,R2先发更新,R3学到R2的路由条目。R2的下一跳有40.0.0.0网段,导致R3学到错误路由
R3新学到的错误路由
此时如果从R2访问40.0.0.0网段,他的路由表中40.0.0.0网段在R3,把信息发给R3,但是R3中40.0.0.0网段在R2,他会发回R2导致环路
水平分割(阻止环路产生)
从一个接口学到的路由信息不在从这个接口发出
同时也能减少路由信息更新占用的链路带宽资源
阻止环路产生的其它技术:水平分割、触发更新、最大跳数、毒性逆转
这些都无法从根本上防止路由环路,工作原理、算法机制导致
计时器
RIP路由协议v1与v2
RIP可以配置不同进程,每个进程不关联
只有同一个进程会相互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