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资产清单管理
定义:资产清单是记录公司所有IT资产的详细信息,包括硬件、软件、许可证、网络设备等。
详细步骤:
-
建立资产登记表:
- 硬件资产:记录设备类型(如服务器、计算机、打印机)、型号、序列号、购买日期、供应商、使用部门等。
- 软件资产:记录软件名称、版本号、许可证密钥、授权数量、购买日期、使用情况等。
- 网络设备:记录路由器、交换机、接入点等设备的详细信息。
示例登记表(通过硬件读取软件搜集相关信息,并保存到服务器):
硬件检测软件可以检测电脑各个硬件的配置信息并且发送至服务器。
- 软件下载地址:硬件检测软件
-
资产更新:
- 新增资产:在购买新设备或软件时,立即更新资产清单。
- 资产变更:记录资产的变更信息,如转移到其他部门、升级硬件、更新软件等。
2. 生命周期管理
定义:资产生命周期管理涉及资产从采购到报废的全过程,包括采购、配置、维护、升级和处置等。
详细步骤:
-
采购与配置:
- 需求分析:根据公司业务需求进行资产采购,避免过度采购或资源不足。
- 供应商管理:选择可靠的供应商,比较不同供应商的报价和服务,签订明确的采购合同。
- 配置与部署:配置新设备或软件,进行必要的测试和部署,确保其正常运作。
-
维护与升级:
- 定期维护:制定设备和软件的维护计划,包括定期检查、清理、系统优化等。
- 软件更新:及时更新软件补丁和版本,修复漏洞,提高安全性和稳定性。
- 硬件升级:根据使用情况和技术发展对硬件进行升级,如增加内存、更换硬盘等。
-
报废与处置:
- 设备报废:当设备无法修复或超出使用寿命时,进行设备报废。
- 数据擦除:在报废设备前,进行数据擦除,确保敏感信息不会被泄露。
- 环保处置:选择合规的处置方式,如回收、捐赠、拍卖等,遵循环保规定。
3. 资产跟踪与监控
定义:资产跟踪是实时监控和记录资产的状态、位置和使用情况。
详细步骤:
-
资产标签:
- 物理标签:为每个资产贴上标签,包含资产ID、条形码或二维码,方便扫描和跟踪。
- 数字化记录:在资产管理系统中记录资产的详细信息,便于查询和管理。
-
实时监控:
- 资产管理系统:使用资产管理软件(如 Asset Panda、ManageEngine AssetExplorer)跟踪资产状态、位置和使用情况。
- 自动化更新:集成资产管理系统与其他系统(如采购系统、财务系统),实现资产状态的自动更新。
4. 软件资产管理
定义:管理公司软件资产,包括许可证的采购、使用、合规性检查等。
详细步骤:
-
许可证管理:
- 记录许可证信息:记录每个软件的许可证信息,包括许可证密钥、有效期、授权数量等。
- 合规检查:定期检查软件许可证的使用情况,确保不超出授权范围,避免法律风险。
-
软件版本控制:
- 版本跟踪:记录软件的不同版本及其更新日志,确保使用的是兼容的版本。
- 版本管理:使用版本管理工具(如 Git)进行代码版本控制,确保开发和运维过程中的一致性。
5. 资产审计与报告
定义:定期审计和生成报告,以确保资产的使用和管理符合公司政策和法规要求。
详细步骤:
-
定期审计:
- 内部审计:定期进行内部资产审计,核对资产清单和实际资产,确保记录的准确性。
- 外部审计:配合外部审计机构进行审计,确保资产管理符合外部法规和行业标准。
-
报告生成:
- 资产报告:生成资产使用报告、维护记录报告、费用报告等,为管理层提供决策依据。
- 合规报告:生成合规性报告,确保公司遵守相关法规和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