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茼蒿
野茼蒿(学名:Crassocephalum crepidioides (Benth.) S. Moore)是菊科,野茼蒿属直立草本植物,高可达120厘米,茎有纵条棱,叶膜质,叶片椭圆形或长圆状椭圆形,顶端渐尖,基部楔形,头状花序数个在茎端排成伞房状,总苞钟状,基部截形,总苞片线状披针形,小花全部管状,两性,花冠红褐色或橙红色,瘦果狭圆柱形,赤红色,7-12月开花。
形态特征
直立草本,高20-120厘米,茎有纵条棱。无毛叶膜质,椭圆形或长圆状椭圆形,长7-12厘米,宽4-5厘米,顶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有不规则锯齿或重锯齿,或有时基部羽状裂,两面无或近无毛;叶柄长2-2.5厘米。
头状花序数个在茎端排成伞房状,直径约3厘米,总苞钟状,长1-1.2厘米,基部截形,有数枚不等长的线形小苞片;总苞片1层,线状披针形,等长,宽约1.5毫米,具狭膜质边缘,顶端有簇状毛,小花全部管状,两性,花冠红褐色或橙红色,檐部5齿裂,花柱基部呈小球状,分枝,顶端尖,被乳头状毛。瘦果狭圆柱形,赤红色,有肋,被毛;冠毛极多数,白色,绢毛状,易脱落。花期7-12月。
繁殖方式
播种繁殖:3月上旬播种育苗。苗圃最好选向阳、土壤肥沃、土层深厚、灌溉方便的地块。先翻地、耙平,做成宽1米、长6-10米的畦,将畦面土耙细、整平,再用扫帚拍实,然后用机动喷雾器播种,随即用洒水壶浇透水1次,搭塑料小拱棚保湿、保温。
生长习性
野茼蒿喜温暖、湿润、肥沃的土壤,常生于海拔300-1800米荒地路旁、水旁或灌丛中。山坡林下、灌丛中或水沟旁阴湿地上。
主要价值
野筒篙味辛,性平。有健脾消肿、清热解毒、行气、利尿功效。治感冒发热、痢疾、肠炎、尿路感染、乳腺炎、支气管炎、营养不良性水肿等症。
花语
暂无
花外之音
野茼蒿,茼蒿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