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一个自我要求的读者

《如何阅读一本书》,改变我接下来阅读书籍的习惯。在没有阅读这本书之前,犯的一个错误是以为读得多就是读的好,其实在阅读活动中我们要区分出各种不同的阅读形态。接下来所谈的重点在四种阅读层次上,只有了解阅读层次的不同,才能增进阅读技巧。阅读的层次是渐进的。第一层次的阅读并没有在第二层次的阅读中消失,第二层又包含在第三层中,第三层又包含在第四层中。事实上,第四层是最高的阅读层次,包括了所有的阅读层次,也超过了所有的层次。

第一层次:基础阅读

指出一个人只要熟练这个层次的阅读,就摆脱了文盲的状态,至少已经开始认字了。在熟练这个层次的过程中,一个人可以学习到阅读的基本艺术,接受基础的阅读训练,获得初步的阅读技巧。

基础阅读又分四个阶段,对区分小学教育中的课程很有帮助。

第一阶段——阅读准备阶段——相当于学前教育或幼稚园的学习经验。

第二阶段——认字——相当于一年级学生典型的学习经验。这个阶段的成果是最初级的读写能力。

第三阶段——字汇的增长及对课文的运用。这个阶段的成果可以称作是“功能性读写能力”。

第四阶段——他的成熟度可以上高中课程。


只要是超越基础阅读的阅读层次,阅读的艺术就是要以适当的顺序提出适当的问题。在阅读过程上,你自己必须尝试去回答的问题。关于一本书,你一定要提出四个主要的问题。

(1) 整体来说,这本书到底在谈些什么?你一定要想办法找出这本书的主题,作者如何依次发展这个主题,如何逐步从核心主题分解出从属的关键议题来。

(2) 作者细部说了什么,怎么说的?你一定要想办法找出主要的想法、声明与论点。这些组合成作者想要传达的特殊讯息。

(3) 这本书说得有道理吗?是全部有道理,还是部分有道理?在你判断这本书是否有道理之前,你必须先了解整本书在说些什么才行。然而,等你了解了一本书,如果你又读得很认真的话,你会觉得有责任为这本书做个自己的判断。光是知道作者的想法是不够的。

(4) 这本书跟你有什么关系?如果这本书给了你一些资讯,你一定要问问这些资讯有什么意义?为什么这位作者会认为知道这件事很重要?你真的有必要去了解吗?如果这本书不只提供了资讯,还启发了你,就更有必要找出其他相关的、更深的含义或建议,以获得更多的启示。


阅读一本书应该像是你与作者之间的对话。有关这个主题,他知道的应该比你还多。否则你根本用不着去跟这本书打交道了。但是了解是一种双向沟通的过程,学生必须向自己提问题,也要向老师提问题。一旦他了解老师的说法后,还要能够跟老师争辩。在书上做笔记,其实就是在表达你跟作者之间相异或相同的观点。这是你对作者所能付出的最高的敬意。以下是几个可以采用的方法:

(1) 画底线——在主要的重点,或重要又有力量的句子下画线。

(2) 在画底线处的栏外再加画一道线——把你已经画线的部分再强调一遍,或是某一段很重要,但是画底线太长了,便在这一整段外加上一个记号。

(3) 在空白处做星号或其他符号——要慎用,只用来强调书中十来个重要的声明或段落即可。

(4) 在空白处编号——作者的某个论点发展出一连串的重要陈述时,可以做顺序编号。

(5) 在空白处记下其他的页码——强调作者在书中其他部分也有过同样的论点,或相关的要点,或是与此处观点不同的地方。

(6) 将关键字或句子圈出来。

(7) 在书页的空白处做笔记——在阅读某一章节时,你可能会有些问题或答案,在空白处记下来,这样可以帮你回想起你的问题或答案。书中最后一页可以用来作为个人的索引页,将作者的主要观点依序记下来。书前的空白页最好是用来记载你的思想,试着将全书的整体架构写出来,列出基本的大纲与前后篇章秩序。这个大纲是在测量你是否了解了全书。


 

第二层次:检视阅读

大多数人,即使是许多优秀的阅读者,都忽略了检视阅读的价值。他们打开一本书,从第一页开始读起,孜孜不倦,甚至连目录都不看一眼。因此,他们在只需要粗浅翻阅一本书的时候,却拿出了仔细阅读、理解一本书的时间。这就加重了阅读的困难。

在检视阅读中,要回答的问题是:第一,这是什么样的一本书?第二,整本书在谈的是什么?第三,作者是借着怎样的整体架构,来发展他的观点或陈述他对这个主题的理解?你应该做一下笔记,把这些问题的答案写下来。尤其如果你知道终有一天,或许是几天或几个月之后,你会重新拿起这本书做分析阅读时,就更该将问题与答案先写下来。要做这些笔记最好的地方是目录页,或是书名页。

检视阅读一:有系统的略读或粗读。目标是要发现这本书值不值得多花时间阅读。当你浏览过后,你可能会发现这本书仅只是对你目前有用而已。这本书的价值不过如此而已。但至少你知道作者重要的主张是什么?或者他到底写的是怎样的一本书。因此,你花在略读这本书上的时间绝没有浪费。下面是要如何去做的一些建议:

(1) 先看书名页,然后如果有序就先看序。完成这个步骤之前,如果你愿意,暂停一下,在你脑海中将这本书归类为某个特定的类型。而在那个类型中,已经包含了哪些书。

(2) 研究目录页。

(3) 如果书中附有索引,也要检阅一下。如果你发现列举出来的哪一条词汇很重要,至少要看一下引用到这个词目的某几页内文。

(4) 如果那是本包着书衣的新书,不妨读一下出版者的介绍。完成这四个步骤,你对一本书已经有足够的资讯,让你判断是想要更仔细地读这本书,还是根本不想读下去。不管是哪一种情况,现在你都可能会先将这本书放在一边一阵子。如果不是的话,现在你就要准备好要真正地略读一本书了。

(5) 从你对一本书的目录很概略,甚至有点模糊的印象当中,开始挑几个看来跟主题息息相关的篇章来看。如果这些篇章在开头或结尾有摘要说明,就要仔细地阅读这些说明。

(6) 最后一步,把书打开来,东翻翻西翻翻,念个一两段,有时候连续读几页,但不要太多。就用这样的方法把全书翻过一遍,随时寻找主要论点的讯号,留意主题的基本脉动。最重要的是,不要忽略最后的两三页。就算最后有后记,一本书最后结尾的两三页也还是不可忽视的。

最多不过一小时的时间里,你对这本书已经了解很多了。尤其,你应该了解这本书是否包含你还想继续挖掘下去的内容,是否值得你再继续投下时间与注意?你也应该比以前更清楚,在脑海中这本书该归类为哪一个种类,以便将来有需要时好作参考。

检视阅读二:粗浅的阅读。只要找到对的方向,不论是多难读的书,只要原来就是想写给大众读者看的,那就不该有望之却步的理由。什么叫对的方向?答案是——头一次面对一本难读的书的时候,从头到尾先读完一遍,碰到不懂的地方不要停下来查询或思索。只注意你能理解的部分,不要为一些设法立即了解的东西而停顿。继续读下去,略过那些不懂的部分,很快你会读到你看得懂的地方。集中精神在这个部分。继续这样读下去。将全书读完,不要被一个看不懂的章节、注解、评论或参考资料阻挠或泄气。就算了解的只有50%或者更少——能帮助你在后来重读第一次略读的部分时,增进理解。就算你不重读,对一本难度很高的书了解了一半,也比什么都不了解来得要好些——如果你让自己在一碰上困难的地方停住,最后就可能对这本书真的一无所知了。

关于阅读的速度。所谓阅读速度,理想上来说,不只是要能读得快,还要能用不同的速度来阅读——要知道什么时候用什么样的速度是恰当的。


 

第三层次:分析阅读

弗兰西斯•培根曾经说过:“有些书可以浅尝即止,有些书是要生吞活剥,只有少数的书是要咀嚼与消化的。”分析阅读就是要咀嚼与消化一本书。

分析阅读的第一个阶段:找出一本书在谈些什么的规则

规则一,你一定要知道自己在读的是哪一类书,而且是越早知道越好。最好早在你开始阅读之前就先知道。

规则二,使用一个单一的句子,或最多几句话(一小段文字)来叙述整本书的内容。同一本书,但对阅读者来说都是不同的。如果这种不同透过读者的诠释来表达,毫不足为奇。虽然读者不同,书的本身还是一样的,不论谁作摘要,还是有一个客观的标准来检验其正确与真实性。

规则三,将书中重要篇章列举出来,说明它们如何按照顺序组成一个整体的架构。在大多数情况下,他们对一本书的架构有个粗浅的了解已经很满意了。你所做的大纲与规则相近的程度,是随你想读的书的特质而变化的。但是不管千变万化,规则本身还是没有变。不论你是完全照做,或是只掌握一个形式,你都得了解要如何跟着规则走才行。

规则四,找出作者在问的问题,或作者想要解决的问题。

这是分析阅读的前四个规则,如果在运用之前能先做好检视阅读,会更能帮助你运用这些规则。当你运用这四个规则来阅读一本书,或任何又长又难读的书时,你就完成了分析阅读的第一个阶段。这四个规则在告诉你一本书的内容是什么,要如何将架构列成纲要。


分析阅读的第二阶段:诠释一本书的内容规则

规则五,找出重要的单字,透过它们与作者达成共识。要注意到这个规则共分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找出重要单字,那些举中轻重的单字。第二部分是确认这些单字在使用时的最精确的意义。

规则六,将一本书中最重要的句子圈出来,找出其中的主旨。

规则七,从相关文句的关联中,设法架构出一本书的基本论述。如果可以,找出书中说明重要论述的段落。但是,如果这个论述并没有这样表达出来,你就要去架构出来。你要从这一段或那一段中挑选句子出来,然后整理出前后顺序的主旨,以及其组成的论述。

规则八,找出作者的解答。确定作者已经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是未解决的。在未解决的问题中,确定哪些是作者认为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

第二阶段的目标是诠释内容与讯息。


分析阅读的第三个阶段:像是沟通知识一样地评论一本书的规则

A. 智慧礼节的一般规则

规则九,除非你已经完成大纲架构,也能诠释整本书了。否则不要轻易批评。(在你说出:“我读懂了”之前,不要说你同意、不同意或暂缓评论。在你说出“我同意”,“我不同意”,或“我暂缓评论”之前,你一定要能肯定地说:“我了解了。”

规则十,当你不同意作者的观点时,要理性地表达自己的意见,不要无理地辩驳或争论。

规则十一,尊重知识与个人观点的不同,在作任何评断之前,都要找出理论基础。

B. 批评观点的特别标准

规则十二,证明作者的知识不足。

规则十三,证明作者的知识错误。

规则十四,证明作者不合逻辑。

规则十五,证明作者的分析与理由是不完整的。

注意:关于最后这四点,前三点是表示不同意见的准则,如果你无法提出相关的佐证,就必须同意作者的说法,或至少一部分说法。你只能因为最后一点理由,对这本书暂缓评论。


 

第四层次:主题阅读

一、观察研究范围:主题阅读的准备阶段

(1) 针对你要研究的主题,设计一份试验性的书目。你可以参考图书馆目录、专家的建议与书中的书目索引。

(2) 浏览这份书目上所有的书,确定哪些与你的主题相关,并就你的主题建立起清楚的概念。

二、主题阅读:阅读所有第一阶段收集到的书籍

(1) 浏览所有在第一阶段被认定与你主题相关的书,找出最相关的章节。

(2) 根据主题创造出一套中立的词汇,带引作者与你达成共识——无论作者是否实际用到这些词汇,所有的作者,或至少绝大部分的作者都可以用这套词汇来诠释。

(3) 建立一个中立的主旨,列出一连串的问题——无论作者是否明白谈过这些问题,所有的作者,或者至少大多数的作者都要能解读为针对这些问题提供了他们的回答。

(4) 界定主要及次要的议题。然后将作者针对各个问题的不同意见整理陈列在各个议题之旁。你要记住,各个作者之间或之中,不见得一定存在着某个议题。有时候,你需要针对一些不是作者主要关心范围的事情,把他的观点解读,才能建构出各种议题。

(5) 分析这些讨论。这得把问题和议题按顺序排列,以求突显主题。比较有共通性的议题,要放在比较没有共通性的议题之前。各个议题之间的关系也要清楚地界定出来。

注意:理想上,要一直保持对话式的疏离与客观。要做到这一点,每当你要解读某个作家对一个议题的观点时,必须从他自己的文章中引一段话来并列。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