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端转型B端运营真没那么简单

好的运营离不开精细化运营和打磨产品。

昨天是个百年一遇的好日子,一篇B端产品运营:获客渠道和方法,获得了1000+的阅读,同时圈友们也来问我,为何一个C端运营要转B端运营呢,今天来聊聊。

一、我为什么要从C端转型到B端运营

C端不香吗来转B端?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是:自己面临的行业困境,转型B端时,互联网金融受强监管,蚂蚁集团暂缓上市,一夜间股票期权成废纸。

第二是:自己曾是腾讯七星级产品的运营经理,操盘过DAU亿级运营策略,C端运营经验已达天花板。

第三是:生命很短时间有限,给自己试错的机会,挑战不可能,补全B端运营的视角,会更能适应更好的时代。

二、B端和C端产品有哪些典型的差异

B端产品更侧重效率和产能,C端产品更注重流量和用户体验。

从服务对象出发,B端产品面向企业和组织的多角色协同,国内SaaS公司以面向中小型企业服务为主,运营倾向于利益撬动,C端产品用户则是面向个人用户,用户体量庞大,多样,运营更倾向利益诱导和情感连接。

售后服务方面,C端产品售后服务很轻,B端产品的交付流程很长,需要上门培训,指导使用等,因此出现了“客户服务运营、客户成功”等运营交付岗位。

从终端场景出发,B端产品以Pc站为主,App和企微等为辅。C端产品以App和微信小程序为主。

从收益模式出发,B端产品面向企业客户标准化收费、定制化收费、订阅制收费等,客户单价较高,但是体量较小。C端产品以增值服务、广告、积分变现等,客单价相对较低,但是体量较大。

从产品设计层面,B端产品模块化设计多,迭代周期长、设计相对单一。C端产品相对花哨,以高德地图这块产品为例,聚合了果园种树游戏玩法,页面设计非常的丰富。

三、B端产品有哪些行业和方向

从我的理解认知上,B端产品根据服务对象存在不同的分类,如教育、医美行业的B2C模式;如协同办公工具的B2B模式。

再过去一些面向企业内部的系统,如订单管理系统、客服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等能间接提升内部员工协作效率、流程效率的也属于2B的产品。选择行业时需要做些盘点,如去年教育行业双减政策、杭州试行房地产自主交易平台等,资本和风口上的方向可以优先考虑。

四、B端运营在做什么?

相比C端运营,用户的好奇心驱使和低成本,运营更多聚焦在获客拉新和促使存量用户付费、提升粘性策略上运作。

而B端运营首先得对产品底层逻辑了解透彻,思考如何能让客户和用户都能爱上产品。没错,客户和用户是不同的对象主体。通常B端产品存在3类运营对象:

1、老板、企业负责人、有决策权的人,为产品买单的人

这类人群的需求不外乎以下三点: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为其消费者提供更好服务。

2、管理员、可能是关键KP,可能没有决策权

这类人群的需求主要有:出色完成岗位工作、工作成绩突出获得升职加薪、简单清晰事少有价值。

3、产品的使用人,普通员工,没有决策权

这类人群是产品真正使用者,产品好不好用,功能是否满足需求等等一切产品价值的真实对象。

明确服务对象后,B端产品运营需要按需分类找到并满足需求,通过交换价值供给,逐步扩大规模,辅助产品在商业竞争中获胜。

在我的运营团队中我们按职能细分为产品运营、客户运营、用户运营、增续运营、内容运营、数据运营等多种,按客户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又可分为售前运营、售中运营、售后运营三个阶段。

在产品立项前,产品运营要配合产品做好市场调研和产品分析工作,明确产品功能目标的对象、痛点,以及功能设计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同时预估投入资源的量级、投入产出比等,对于没有数据佐证的产品改造,会采用ABtest方式做最小化尝试,再推演成效。

在客户完成签单到交付环节,客户运营承担项目的销售和交付支持,通过培训等方式教会客户如何使用,如广告线索导入的配置、AI外呼设备的申请和操作流程。在使用过程中会关心客户用的怎样,功能是否足够标准化?是否真正解决了客户反馈的需求问题?等等,同时在合适的时机,增续运营介入评控有哪些产品能力可以作为产品关键控标点?推动客户进行复购,促使客户购买产品全家桶,提升客单价。

相较于C端而言,B端产品更注重口碑传播,当产品为用户创造价值和认可后,内容运营需要将这一内容以案例或解决方案的形式传播出去,来为我们的产品的背书,具有灯塔效应,对于B端产品有能极大提高转化率。

五、转型B端运营需要什么能力?

说了2B的行业、区别、方向,那么要从C端转型B端产品运营,我觉得还需要具备:客户思维、逻辑抽象能力。

1、客户思维

类似C端运营的用户同理心。在B端运营从用户视角转变为客户视角,因为客户一定是付费的用户;O2O的SaaS龙头美团的价值观有这么一条是以客户为中心,站在客户的立场上思考客户的痛点和诉求;并且深入了解客户所在行业的流程、竞对玩家等。比如说教育行业、婚摄行业、美业行业等,都需要我们深入体验、梳理客户的业务和流程,最终需要我们抽象客户的业务流程,进而形成最终的产品化方案。

2、逻辑抽象能力

并不是说C端不需要逻辑抽象能力,而是B端更需要非常缜密的逻辑思维。如上文提到了解客户所在行业的流程后,需要抽象归纳演绎。B端产品运营需要将复杂的业务进行拆解和梳理,如何整合不同客户的不同业务流程、业务的逻辑,什么样的客户在什么样的场景下,遇到了怎样的问题和痛点,针对这个痛点我们有怎么样的解决方案,哪个方案更合适客户,都是一门学问。

六、给B端运营的一些建议

最最最重要的一个建议,想做好B端运营,需要学习商业思维、具备商业思考以及极强的数据分析,多学习多看书多思考,思辨才能让自己更快的成长。相对而言,B端运营更像多面手,比产品更懂业务,当产品迭代时需要进行客户引导和教育培训;比业务更懂产品,需要给业务侧建议哪些产品卖的更好,客户关注点是什么,能解决客户什么问题等等,B端运营每个人都是业务线的COO。

 

  • 1
    点赞
  • 2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企业数字化转型是指企业利用信息技术和数字化手段,对现有业务进行优化和创新,以实现效率提升、降低成本、增加收入和提升竞争力的过程。而运营策略则是指企业在日常经营过程中确定的目标、定位和方法。 企业数字化转型运营策略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和互动。数字化转型运营策略的制定和执行提供了更多的数据支持和分析工具,帮助企业更好地理解市场需求、调整产品结构、提升供应链效率等。同时,运营策略也是数字化转型的落地和执行手段,它将数字化技术与企业的战略和目标相结合,使数字化转型正发挥价值。 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定位和市场需求确定合适的运营策略。这可以包括利用大数据分析和业务智能化技术,对客户需求进行深入挖掘,并通过个性化定制和精准营销满足客户的需求;通过供应链的数字化管理,实现物流的精细化和成本的降低;借助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提升企业内部流程的效率和灵活性。 此外,数字化转型还需要企业在运营策略中注重创新和灵活性。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企业需要不断创新,调整运营策略,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和竞争的挑战。企业还需要通过与合作伙伴的共享和合作,不断扩大自己的数字化生态圈,实现资源的共享和互利共赢。 总之,企业数字化转型运营策略是相互促进和整合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数据驱动的决策基础和技术支持,而运营策略则通过前瞻性的思维和灵活的执行,确保数字化转型顺利实施,并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这两者密切相互关联,相互促进,对于企业的发展和竞争优势至关重要。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