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中的那些锁
为什么要有锁呢?其实跟我们在学java锁的目的是一样的,即保证一个数据在一定时间内只能被一个线程所修改。
而根据锁的粒度,在mysql中可以分为3大类:表锁、行锁、页锁。
页锁用的不多,这里就不讨论了。
表锁
顾名思义,表锁锁住的是一张表,MyISAM支持,优点是不会产生死锁,且开销小、速度快。
在使用表锁时,我们首先需要获取我们需要的所有表锁:
lock table testTable1 read, testTable2 write;
上述操作对testTable表加了一把读锁,对testTable2加了一把写锁。
读写锁的概念很简单,即读锁只能和读锁共享,写锁都是排它锁。
在我们没有释放该锁前,所有对该表的写操作都会被阻塞。
而读操作会根据锁的类型来判断。
另外,该线程在获取了一张表的锁后,就不能在释放前对其他表进行任何操作,这也是不会发生死锁的原因。
mysql> lock table test01 read;
Query OK, 0 rows affected (0.00 sec)
mysql> select * from test02;
ERROR 1100 (HY000): Table 'test02' was not locked with LOCK TABLES
释放所有表锁:
unlock tables
行锁
行锁相对于表锁来说粒度更小,所以能支持更高的并发。
InnoDB支持行锁,主要是为了方便进行事务控制。
我们知道事务的隔离性有4大隔离级别,而innodb的默认隔离级别时repeat read(可重复读)。
为了实现可重复读,首先需要对我们需要更改的数据行进行加锁,当然,这是innodb自动加的,不需要手动加锁。
在本事务commit之前,其他事务对改行的写操作都会被阻塞。
事务1
mysql> update test01 set b=1002 where a=1;
Query OK, 0 rows affected (0.00 sec)
Rows matched: 1 Changed: 0 Warnings: 0
事务2
mysql> update test01 set b=1003 where a=1;
…阻塞
并且由于处于可重复读级别,所以在事务1conmmit后,事务2commit前也读不到事务1做的修改。
## 注意事项
### 索引失效导致行锁变为表锁
当我们在事务中修改数据时,理应是用行锁来进行并发处理,但是如果我们没有用到索引,那么mysql就不会知道哪些行需要被加锁,所以会变成全表扫描,即升级为表锁。所以我们应尽量用到索引。
### 间隙锁的危害
当我们使用范围查询时,mysql不仅会锁住该范围内的所有行,还会加上间隙锁,即将范围内的间隙都加锁,即使该行不存在。
当我们要插入在这个范围内的行时,将会被阻塞。间隙锁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幻读的出现,但同时也增加了阻塞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