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6中promise的理解
经常被问到promise的相关问题,如promise.all()这些的使用等等,总感觉知道一些又不太清楚,今天来整理一下
文章目录
一、异步编程
同步:如果程序调用某个方法,等待其执行全部处理后才能继续执行,我们称其为同步的。同步至程序必须依次执行,前一个方法没有执行完,后面的函数处于阻塞状态。
那么异步编程呢,当前调用发出之生在没有得到结果之前后续代码可以执行,当前调用的结果会通知、回调函数等方式告诉调用者,异步是非阻塞。
简单理解就是,我先烧水,然后去做其他事情,水烧好了然后告诉我,我再拿来用。
常见的应用场景:(1)网络请求(2)读取文件(3)js中的事件函数就是非常典型的异步表现形式。
二、回调函数
一个函数被作为参数传递给另一个函数(在这里我们把另一个函数叫做“otherFunction”),回调函数在otherFunction中被调用,也被称为高阶函数。
并且它不会立即执行,只有当满足一定条件后该函数才可以执行,这种函数就称为回调函数。回调函数自定义。
setTimeout(function(){ //function(){console.log('执行了回调函数')}就是回调函数,它只有在3秒后才会执行
console.log('执行了回调函数');
},3000) //3000毫秒
function(){console.log()}在三秒之后才被执行,并且是在定时器里面,函数是作为参数。
三、回调地狱
为什么会出现回调地狱呢?
异步编程是因为我们不想等同步完成之后再去进行后面的操作,觉得浪费时间,所以异步编程也就不能保证它会顺序执行了;
回调地狱是因为,假如我们有几个异步任务,每个异步任务的完成时间不一样,但是我们又需要每个异步任务里面的结果,并且想要顺序执行,而异步任务不能保证,我们想到的解决方法是,在上一个异步任务里面调用另一个异步任务,这样嵌套,这样等就出现的层层嵌套的问题,也就是回调地狱
比如下面的代码,我们就是想先打印张三,在打印李四…
//地狱回调
setTimeout(function () { //第一层
console.log('张三');//等3秒打印张三在执行下一个回调函数
setTimeout(function () { //第二层
console.log('李四');//等2秒打印李四在执行下一个回调函数
setTimeout(function () { //第三层
console.log('王五');//等一秒打印王五
}, 1000)
}, 2000)
}, 3000)
但是这种嵌套,代码可读性比较差,ES6引入了promise
四、 promise
Promise是js中的一个原生对象,是一种异步编程的解决方案,可以替换掉传统的回调函数解决方案,使函数调用更加优雅。
promise用法
Promise对象是一个构造函数,用来生成Promise实例
const promise = new Promise(function(resolve, reject) {});
- Promise构造函数接收一个函数作为参数,我们需要处理的异步任务就装载该函数体内,该函数的两个参数是resolve,reject。异步任务执行成功时调用resolve函数返回结果,反之调用reject。
- Promise对象的then方法用来接收处理成功时响应的数据,catch方法用来接收处理失败时相应的数据。
- Promise的链式编程可以保证代码的执行顺序,前提是每一次在then做完处理后,一定要return一个Promise对象,这样才能在下一次then时接收到数据。
使用promise进行异步函数调用
// promise解决方式
function fn(str) {
var promise = new Promise(function (success, error) { //success 是成功的方法 error是失败的方法
//处理异步任务
var flag = true;
setTimeout(function () {
if (flag) {
success(str)
}
else {
error('失败')
}
})
})
return promise;
}
fn('张三')
.then((res) => { //then是成功执行的方法 返回的还是一个promise对象
console.log(res);//打印张三 res是执行
return fn('李四');
})
.then((res) => {
console.log(res);
return fn('王五')
})
.then((res) => {
console.log(res);
})
.catch((res) => { //catch是失败执行的方法
console.log(res);
})
promise解决异步操作的优点:
- 链式操作减低了编码难度
- 代码可读性明显增强
实例方法
Promise构建出来的实例存在以下方法:
- then()
- catch()
- finally()
then()
then是实例状态发生改变时的回调函数,第一个参数是resolved状态的回调函数,第二个参数是rejected状态的回调函数,用来处理成功响应的数据
then方法返回的是一个新的Promise实例,也就是promise能链式书写的原因
可以用 then 方法和 catch 方法分别指定 resolved 状态和 rejected 状态的回调函数。
catch()
catch()方法是.then(null, rejection)或.then(undefined, rejection)的别名,用于指定发生错误时的回调函数
Promise对象的错误具有“冒泡”性质,会一直向后传递,直到被捕获为止,即如果.then()没有传递第二个参数reject,在后面的catch中回捕获并打印错误
finally()
finally()方法用于指定不管 Promise 对象最后状态如何,都会执行的操作
promise的状态
promise对象仅有三种状态
- pending(进行中)
- fulfilled(已成功)
- rejected(已失败)
promise的特点
对象的状态不受外界影响,只有异步操作的结果,可以决定当前是哪一种状态
一旦状态改变(从pending变为fulfilled和从pending变为rejected,只有这两种可能),就不会再变,任何时候都可以得到这个结果
resolve函数的作用是,将Promise对象的状态从“未完成”变为“成功”
reject函数的作用是,将Promise对象的状态从“未完成”变为“失败”
promise的缺点
- 无法取消promsie,因为promsie一旦new出来就是会立即执行的,无法中途取消
- 不设置回调函数,无法捕获到promise内部抛出的错误;比如没有catch,也没有reject无法抛出错误
- 处于pending阶段的时候,无法得知当前进行的阶段(刚刚开始还是即将完成)
promise的方法
Promise构造函数存在以下方法:
- all()
- race()
- allSettled()
- resolve()
- reject()
- try()
all()
all字面意思 所有,只有所有的promise实例通过才通过,只要有一个不通过就失败
Promise.all()方法用于将多个 Promise实例,包装成一个新的 Promise实例
const p = Promise.all([p1, p2, p3]);
接受一个数组(迭代对象)作为参数,数组成员都应为Promise实例
实例p的状态由p1、p2、p3决定,分为两种:
- 只有p1、p2、p3的状态都变成fulfilled,p的状态才会变成fulfilled,此时p1、p2、p3的返回值组成一个数组,传递给p的回调函数
- 只要p1、p2、p3之中有一个被rejected,p的状态就变成rejected,此时第一个被reject的实例的返回值,会传递给p的回调函数
注意,如果作为参数的 Promise 实例,自己定义了catch方法,那么它一旦被rejected,并不会触发Promise.all()的catch方法,
const p1 =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
resolve('hello');
})
.then(result => result)
.catch(e => e);
const p2 =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
throw new Error('报错了');
})
.then(result => result)
.catch(e => e); //这里p2有自定义的catch
Promise.all([p1, p2])
.then(result => console.log(result))
.catch(e => console.log(e));
// ["hello", Error: 报错了]
如果p2没有自己的catch方法,就会调用Promise.all()的catch方法
const p1 =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
resolve('hello');
})
.then(result => result);
const p2 =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
throw new Error('报错了');
})
.then(result => result);
Promise.all([p1, p2])
.then(result => console.log(result))
.catch(e => console.log(e));
// Error: 报错了
//这里p2没有自定义的catch 调用的是promise.all().catch()
race()
race 字面意思竞赛 ,只要有一个promise实例改变就改变状态
Promise.race()方法同样是将多个 Promise 实例,包装成一个新的 Promise 实例
const p = Promise.race([p1, p2, p3]);
只要p1、p2、p3之中有一个实例率先改变状态,p的状态就跟着改变
率先改变的 Promise 实例的返回值则传递给p的回调函数
const p = Promise.race([
fetch('/resource-that-may-take-a-while'),
new Promise(function (resolve, reject) {
setTimeout(() => reject(new Error('request timeout')), 5000)
})
]);
p
.then(console.log)
.catch(console.error);
allSettled()
allSettled可以字面意思理解 ,等所有的promise实例有配置完成,也就是都返回实例结果了,再将所有的promise包装成一个新的promise实例
Promise.allSettled()方法接受一组 Promise 实例作为参数,包装成一个新的 Promise 实例
只有等到所有这些参数实例都返回结果,不管是fulfilled还是rejected,包装实例才会结束
resolve()
将现有对象转为 Promise对象
Promise.resolve('foo')
// 等价于
new Promise(resolve => resolve('foo'))
参数可以分成四种情况,分别如下:
参数是一个 Promise 实例,promise.resolve将不做任何修改、原封不动地返回这个实例
参数是一个thenable对象,promise.resolve会将这个对象转为 Promise对象,然后就立即执行thenable对象的then()方法
参数不是具有then()方法的对象,或根本就不是对象,Promise.resolve()会返回一个新的 Promise 对象,状态为resolved
没有参数时,直接返回一个resolved状态的 Promise 对象
reject()
Promise.reject(reason)方法也会返回一个新的 Promise 实例,该实例的状态为rejected
const p = Promise.reject('出错了');
// 等同于
const p =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reject('出错了'))
p.then(null, function (s) {
console.log(s)
});
// 出错了
Promise.reject()方法的参数,会原封不动地变成后续方法的参数
Promise.reject('出错了')
.catch(e => {
console.log(e === '出错了')
})
// true
应用场景
图片加载
promise.all() 将多个请求任务合并到一起,设置一个loading,然后全部的请求完成再响应
promise.race()可以设置超时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