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之SQL语法篇】系统学习MySQL,从应用SQL语法到底层知识讲解,这将是你见过最完成的知识体系

18 篇文章 0 订阅
3 篇文章 0 订阅

一、数据管理技术的三个阶段

  • 人工管理阶段:在计算机出现之前,人们主要利用纸张和计算工具(如算盘和计算尺)来进行数据的记录和计算,依靠大脑来管理和利用数据。
  • 文件系统阶段:将数据存储在计算机的磁盘上。这些数据都以文件的形式存储,然后通过文件系统来管理这些文件。
  • 数据库系统阶段:相对于文件系统来说,数据库系统实现了数据结构化。在文件系统中,独立文件内部的数据一般是有结构的,但文件之间不存在联系,因此整体来说是没有结构的。 数据库系统虽然也常常分成许多单独的数据文件,但是它更注意同一数据库中各数据文件之间的相互联系。

二、SQL语句学习

  1. DDL(Data Definition Language)数据定义语言
    用来定义数据库对象:数据库,表,列等。关键字:create, drop,alter 等
  2. DML(Data Manipulation Language)数据操作语言
    用来对数据库中表的数据进行增删改。关键字:insert, delete, update 等
  3. DQL(Data Query Language)数据查询语言
    用来查询数据库中表的记录(数据)。关键字:select, where 等
  4. DCL(Data Control Language)数据控制语言(了解)
    用来定义数据库的访问权限和安全级别,及创建用户。关键字:GRANT, REVOKE 等
  5. TCL(Transition Language) :事务控制语言,用来管理事务

1. DCL数据控制语言

1.1 创建用户

  • ’alian’@'localhost’ :表示只允许本机登录
  • ’alian’@’%’ :表示任意地址登录
  • ’alian’@'192.168.0.100’ :表示只允许ip为192.168.0.100的地址登录
  • ’alian’@‘192.168..’ :表示只允许ip为192.168网段的地址登录
# 格式
create user '用户名'@'IP地址' identified WITH mysql_native_password by '密码';
flush privileges;

# 实例
CREATE USER 'alian'@'%' IDENTIFIED WITH mysql_native_password BY '123456';
flush privileges;

1.2 修改用户名

rename user '用户名'@'IP地址' to '新用户名'@'IP地址';

1.3 修改密码

#切换到mysql库
use mysql;
#更新密码
UPDATE user SET password=password('新密码') WHERE user='用户名' AND host='IP地址';
#刷新权限
FLUSH PRIVILEGES;

或者

ALTER USER '用户名'@'IP地址' IDENTIFIED WITH mysql_native_password BY '新密码';
flush privileges;

或者

#普通用户登录后
SET PASSWORD=password('新密码');
FLUSH PRIVILEGES;

1.4 删除用户

#注意这里的IP地址,一个用户可能会有多个
drop user '用户名'@'IP地址';
#比如
drop user 'Alian'@'192.168.0.100';

1.5 授权

grant 权限1, 权限2, 权限3,,权限n on 数据库名.表名 to 用户名@地址;

数据库名.表名

  • . 表示任意库的任意表(不建议)
  • mysql.* 表示mysql库的任意表
  • mysql.user 表示mysql库的user表

用户名@地址

  • ’alian’@'localhost’ :表示只允许本机登录
  • ’alian’@’%’ :表示任意地址登录
  • ’alian’@'192.168.0.100’ :表示只允许ip为192.168.0.100的地址登录
  • ’alian’@‘192.168..’ :表示只允许ip为192.168网段的地址登录

实例

#把数据库的所有库的所有权限都给alian,并且是任意ip地址都可以操作
grant all privileges on *.* to 'alian'@'%';
flush privileges;

#把mysql数据库的所有权限都给alian,并且是任意ip地址都可以操作
grant all privileges on mysql.* to 'alian'@'%';
flush privileges;

#把mysql数据库的user表的所有权限都给alian,并且是只能通过192.138.0.10才可以操作
grant all privileges on mysql.user to 'alian'@'192.138.0.10';
flush privileges;

#把mysql数据库的user表的(查询,插入,更新,删除)的权限都给alian,并且是任意ip地址都可以操作
grant SELECT, INSERT, UPDATE, DELETE on mysql.user to 'alian'@'%';
flush privileges;

1.6 查看权限

show grants for 'alian'@'%';

1.7 回收权限

#格式
revoke 权限1, 权限2…权限n on 数据库名.表名 from 用户名@地址;

#实例:回收用户的更新和删除mysql(默认的库)数据库的权限
revoke update,delete on mysql.user from 'alian'@'%';

2. DDL数据定义语言

2.1 操作数据库

创建

	# 创建数据库,判断不存在,再创建:
		 create database if not exists 数据库名称;
	# 创建数据库,并指定字符集
		 create database 数据库名称 character set 字符集名;

查询

	* 查询所有数据库的名称:
		 show databases;
	* 查询某个数据库的字符集:查询某个数据库的创建语句
		 show create database 数据库名称;

修改

	* 修改数据库的字符集
		 alter database 数据库名称 character set 字符集名称;

删除

	* 删除数据库
		 drop database 数据库名称;
	* 判断数据库存在,存在再删除
		 drop database if exists 数据库名称;

2.2 操作数据表

创建

create table 表名(
	列名1 数据类型1,
	列名2 数据类型2,
	....
	列名n 数据类型n
);

# 数据库类型
	1. int:整数类型		
	2. double:小数类型
	3. date:日期,只包含年月日,yyyy-MM-dd
	4. datetime:日期,包含年月日时分秒	 yyyy-MM-dd HH:mm:ss
	5. timestamp:时间错类型	包含年月日时分秒	 yyyy-MM-dd HH:mm:ss	
	6. varchar:字符串,* zhangsan 8个字符  张三 2个字符

查询

	* 查询某个数据库中所有的表名称
		 show tables;
	* 查询表结构
		 desc 表名;

修改

	1. 修改表名
		alter table 表名 rename to 新的表名;
	2. 修改表的字符集
		alter table 表名 character set 字符集名称;
	3. 添加一列
		alter table 表名 add 列名 数据类型;
	4. 修改列名称 类型
		alter table 表名 change 列名 新列别 新数据类型;
		alter table 表名 modify 列名 新数据类型;
	5. 删除列
		alter table 表名 drop 列名;

删除

	* drop table 表名;
	* drop table  if exists 表名 ;

2.3 操作数据

添加

insert into 表名(列名1,列名2,…列名n) values(1,2,…值n);

删除

delete from 表名 [where 条件]

修改

update 表名 set 列名1 =1, 列名2 =2,[where 条件];

3. DQL数据查询语言

基本语法

select
	字段列表
from
	表名列表
where
	条件列表
group by
	分组字段
having
	分组之后的条件
order by 
	排序
limit
	分页限定

3.1 单表查询

3.1.1选择表中的若干列
# 查询全体学生的学号与姓名。
SELECT Sno,Sname FROM Student; 

# 查询全体学生的详细记录
SELECT  Sno,Sname,Ssex,Sage,Sdept FROM Student; 
SELECT  * FROM Student; 

# 查询经过计算的值:查全体学生的姓名及其出生年份。
SELECT Sname,2023-Sage FROM Student;

# 使用列别名改变查询结果:Sname(NAME)
SELECT Sname NAME FROM Student;

3.1.2 选择表中的若干元组
# 如果没有指定DISTINCT关键词,则缺省为ALL 
SELECT Sno  FROM SC;
SELECT ALL  Sno  FROM SC;

# 指定DISTINCT关键词,去掉表中重复的行 
SELECT DISTINCT Sno FROM SC;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1. 比较大小
	# 查询计算机科学系全体学生的名单。
    SELECT Sname FROM Student WHERE  Sdept=‘CS’; 
	# 查询所有年龄在20岁以下的学生姓名及其年龄。
     SELECT Sname,Sage FROM Student WHERE  Sage < 20;

# 2. 确定范围
	# 查询年龄在20~23岁(包括20岁和23岁)之间的学生的姓名、系别和年龄
     SELECT Sname,Sdept,Sage FROM Student WHERE Sage BETWEEN 20 AND 23; 
     
# 3. 确定集合
	# 查询既不是计算机科学系、数学系,也不是信息系的学生的姓名和性别。
	SELECT Sname, Ssex FROM Student WHERE Sdept NOT IN ('IS','MA’,'CS');

	# 查询计算机科学系(CS)、数学系(MA)和信息系(IS)学生的姓名和性别。
	SELECT Sname,Ssex FROM Student WHERE Sdept NOT IN ('IS','MA','CS');

# 4. 字符匹配
	# 查询学号为201215121的学生的详细情况。
    SELECT * FROM  Student WHERE  Sno LIKE ‘201215121';
    # 查询所有姓刘学生的姓名、学号和性别。
    SELECT Sname, Sno, Ssex FROM Student WHERE  Sname LIKE '刘%';

# 5. 涉及空值的查询
	# 查所有有成绩的学生学号和课程号。
      SELECT Sno,Cno FROM SC WHERE  Grade IS NOT NULL;

# 6. 多重条件查询(AND优先级大于OR)
	# 查询计算机系年龄在20岁以下的学生姓名。
      SELECT Sname FROM  Student WHERE Sdept= 'CS' AND Sage<20;
3.1.3 ORDER BY
# 查询选修了3号课程的学生的学号及其成绩,查询结果按分数降序排列。
SELECT Sno, Grade FROM SC WHERE  Cno= ' 3 ' ORDER BY Grade DESC;

# 查询全体学生情况,查询结果按所在系的系号升序排列,同一系中的学生按年龄降序排列。
SELECT  * FROM  Student ORDER BY Sdept, Sage DESC;  
3.1.4 聚合函数

聚合函数的计算,排序null值

COUNT([DISTINCT|ALL] <列名>)函数和GROUP BY关键字一起来计算不同分组中的记录总数
select o_num count(f_id) from orderitems group by o_num;

#SUM([DISTINCT|ALL] <列名>)可以与GROUP BY一起使用,来计算每个分组的总和
select o_num,sum(quantity) as items_total from orderitems group by o_num;

#AVG([DISTINCT|ALL] <列名>)可以与GROUP BY一起使用,来计算每个分组的平均值
select s_id,AVG(f_price) as avg_price from fruits group by s_id;

#MAX([DISTINCT|ALL] <列名>)也可以和GROUP BY关键字一起使用,求每个分组中的最大值。
select s_id,max(f_price) as max_price from fruits group by s_id;

#MIN([DISTINCT|ALL] <列名>)也可以和GROUP BY关键字一起使用,求出每个分组中的最小值。
select s_id,min(f_price) as min_price from fruits group by s_id;

WHERE子句中是不能用聚集函数作为条件表达式

# i查询平均成绩大于等于90分的学生学号和平均成绩,下面的语句是不对的:
    SELECT Sno, AVG(Grade)
    FROM  SC
    WHERE AVG(Grade)>=90
    GROUP BY Sno;

# 因为WHERE子句中是不能用聚集函数作为条件表达式正确的查询语句应该是:
    SELECT  Sno, AVG(Grade)
    FROM  SC
    GROUP BY Sno
    HAVING AVG(Grade)>=90;


3.1.5 GROUP BY
  • where 在分组之前进行限定,如果不满足条件,则不参与分组。
  • having在分组之后进行限定,如果不满足结果,则不会被查询出来
  • where 后不可以跟聚合函数
  • having可以进行聚合函数的判断。
-- 按照性别分组。分别查询男、女同学的平均分
	SELECT sex , AVG(math) FROM student GROUP BY sex;
	
	-- 按照性别分组。分别查询男、女同学的平均分,人数
	SELECT sex , AVG(math),COUNT(id) FROM student GROUP BY sex;
	
	--  按照性别分组。分别查询男、女同学的平均分,人数 要求:分数低于70分的人,不参与分组
	SELECT sex , AVG(math),COUNT(id) FROM student WHERE math > 70 GROUP BY sex;
	
	--  按照性别分组。分别查询男、女同学的平均分,人数 要求:分数低于70分的人,不参与分组,分组之后。人数要大于2个人
	SELECT sex , AVG(math),COUNT(id) FROM student WHERE math > 70 GROUP BY sex HAVING COUNT(id) > 2;
	
	SELECT sex , AVG(math),COUNT(id) 人数 FROM student WHERE math > 70 GROUP BY sex HAVING 人数 > 2;

3.2 连接查询

3.2.1 等值连接
  1. SQL语句
	SELECT  Student.*, SC.*
	FROM     Student, SC
	WHERE  Student.Sno = SC.Sno;
  1. 执行结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 执行过程
  1. 嵌套循环法(NESTED-LOOP)
  • 首先在表1中找到第一个元组,然后从头开始扫描表2,逐一查找满足连接件的元组,找到后就将表1中的第一个元组与该元组拼接起来,形成结果表中一个元组。
    表2全部查找完后,再找表1中第二个元组,然后再从头开始扫描表2,逐一查找满足连接条件的元组,找到后就将表1中的第二个元组与该元组拼接起来,形成结果表中一个元组。
    重复上述操作,直到表1中的全部元组都处理完毕
  1. 排序合并法(SORT-MERGE)
  • 常用于=连接
  • 首先按连接属性对表1和表2排序,对表1的第一个元组,从头开始扫描表2,顺序查找满足连接条件的元组,找到后就将表1中的第一个元组与该元组拼接起来,形成结果表中一个元组。当遇到表2中第一条大于表1连接字段值的元组时,对表2的查询不再继续
    找到表1的第二条元组,然后从刚才的中断点处继续顺序扫描表2,查找满足连接条件的元组,找到后就将表1中的第一个元组与该元组拼接起来,形成结果表中一个元组。直接遇到表2中大于表1连接字段值的元组时,对表2的查询不再继续
    重复上述操作,直到表1或表2中的全部元组都处理完毕为止
  1. 索引连接(INDEX-JOIN)
  • 对表2按连接字段建立索引
  • 对表1中的每个元组,依次根据其连接字段值查询表2的索引,从中找到满足条件的元组,找到后就将表1中的第一个元组与该元组拼接起来,形成结果表中一个元组
3.2.2 非等值连接
# 查询选修2号课程且成绩在90分以上的所有学生的学号和姓名。
    SELECT Student.Sno, Sname
    FROM     Student, SC
    WHERE  Student.Sno=SC.Sno  AND    		               
                   SC.Cno=' 2 ' AND SC.Grade>90;

执行过程:

  • 先从SC中挑选出Cno='2’并且Grade>90的元组形成一个中间关系,再和Student中满足连接条件的元组进行连接得到最终的结果关系
3.2.3 自身连接
  • 自身连接:一个表与其自己进行连接
  • 需要给表起别名以示区别
  • 由于所有属性名都是同名属性,因此必须使用别名前缀
# 查询每一门课的间接先修课(即先修课的先修课)
    SELECT  FIRST.Cno, SECOND.Cpno
     FROM  Course  FIRST, Course  SECOND
     WHERE FIRST.Cpno = SECOND.Cno;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2.4 外连接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 SQL语句
	# LEFT OUT,左边的全部输出
    SELECT Student.Sno,Sname,Ssex,Sage,Sdept,Cno,Grade
    FROM  Student  LEFT OUT JOIN SC ON    
                 (Student.Sno=SC.Sno); 
  1. 执行结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3 嵌套查询

3.3.1 嵌套查询概述
  • 一个SELECT-FROM-WHERE语句称为一个查询块
  • 将一个查询块嵌套在另一个查询块的WHERE子句或HAVING短语的条件中的查询称为嵌套查询
  • 子查询不能使用ORDER BY子句
  1. SQL语句
     SELECT Sname	                           /*外层查询/父查询*/
     FROM Student
     WHERE Sno IN
                  ( SELECT Sno        /*内层查询/子查询*/
                    FROM SC
                    WHERE Cno= ' 2 ');
3.3.2 不相关子查询与相关子查询(非常重要,关乎子查询)
  1. 子查询的查询条件不依赖于父查询
  • 由里向外 逐层处理。即每个子查询在上一级查询处理之前求解,子查询的结果用于建立其父查询的查找条件。
  1. 子查询的查询条件依赖于父查询
  • 首先取外层查询中表的第一个元组,根据它与内层查询相关的属性值处理内层查询,若WHERE子句返回值为真,则取此元组放入结果表
  • 然后再取外层表的下一个元组
  • 重复这一过程,直至外层表全部检查完为止
3.3.3 带有IN谓词的子查询
# 查询与“刘晨”在同一个系学习的学生。
    SELECT Sno, Sname, Sdept
    FROM Student
   	WHERE Sdept  IN
                  (SELECT Sdept
                   FROM Student
                   WHERE Sname= ' 刘晨 ');

# 也可以通过自身连接完成查询要求
     SELECT  S1.Sno, S1.Sname,S1.Sdept
      FROM     Student S1,Student S2
      WHERE  S1.Sdept = S2.Sdept  AND
                      S2.Sname = '刘晨';
3.3.4 带有比较运算符的子查询
# 找出每个学生超过他选修课程平均成绩的课程号。
   SELECT Sno, Cno
    FROM    SC  x
    WHERE Grade >=(SELECT AVG(Grade) 
		           FROM  SC y
                   WHERE y.Sno=x.Sno);
3.3.5 带有ANY(SOME)或ALL谓词的子查询
# 查询非计算机科学系中比计算机科学系任意一个学生年龄小的学生姓名和年龄
    SELECT Sname,Sage
    FROM    Student
    WHERE Sage < ANY (SELECT  Sage
                      FROM    Student
                      WHERE Sdept= ' CS ')
     AND Sdept <> ‘CS ' ;           /*父查询块中的条件 */
3.3.6 带有EXISTS谓词的子查询

带有EXISTS谓词的子查询不返回任何数据,只产生逻辑真值“true”或逻辑假值“false”。

  • 若内层查询结果非空,则外层的WHERE子句返回真值
  • 若内层查询结果为空,则外层的WHERE子句返回假值
# 查询所有选修了1号课程的学生姓名
     SELECT Sname
     FROM Student
     WHERE EXISTS
                   (SELECT *
                    FROM SC
                    WHERE Sno=Student.Sno AND Cno= ' 1 ');

# 本查询涉及Student和SC关系
# 在Student中依次取每个元组的Sno值,用此值去检查SC表
# 若SC中存在这样的元组,其Sno值等于此Student.Sno值,并且其Cno= ‘1’,则取此Student.Sname送入结果表

3.4 集合查询

  1. 集合操作的种类:并操作UNION、交操作INTERSECT、差操作EXCEPT
  2. 集合操作限制:参加集合操作的各查询结果的列数必须相同;对应项的数据类型也必须相同
# 查询计算机科学系的学生及年龄不大于19岁的学生。
# UNION:将多个查询结果合并起来时,系统自动去掉重复元组
# UNION ALL:将多个查询结果合并起来时,保留重复元组 
        SELECT *
        FROM Student
        WHERE Sdept= 'CS'
        UNION
        SELECT *
        FROM Student
        WHERE Sage<=19;

# 查询计算机科学系的学生与年龄不大于19岁的学生	    的交集。
	SELECT *
	FROM Student
	WHERE Sdept='CS' 
	INTERSECT
	SELECT *
	FROM Student
	WHERE Sage<=19 

# 查询计算机科学系的学生与年龄不大于19岁的学生的差集。
    SELECT *
    FROM Student
    WHERE Sdept='CS'
    EXCEPT
    SELECT  *
    FROM Student
    WHERE Sage <=19;

3.5 基于派生表的查询

  1. 派生表:子查询不仅可以出现在WHERE子句中,还可以出现在FROM子句中,这时子查询生成的临时派生表(Derived Table)成为主查询的查询对象
# 找出每个学生超过他自己选修课程平均成绩的课程号   
    SELECT Sno, Cno
    FROM SC, (SELECT Sno, Avg(Grade) 
              FROM SC 
              GROUP BY Sno)
              AS Avg_sc(avg_sno,avg_grade)
    WHERE SC.Sno = Avg_sc.avg_sno
    AND SC.Grade >=Avg_sc.avg_grade

4. 约束

主键约束:primary key
非空约束:not null
唯一约束:unique
外键约束:foreign key
默认值 :Default


4.1 非空约束

# 创建表时,添加非空约束
CREATE TABLE stu(
	id INT,
	NAME VARCHAR(20) NOT NULL -- name为非空
);

# 创建表后,添加非空约束
ALTER TABLE stu MODIFY NAME VARCHAR(20) NOT NULL;

# 删除name的非空约束
ALTER TABLE stu MODIFY NAME VARCHAR(20);

4.2 唯一约束

# 创建表时,添加唯一约束
CREATE TABLE stu(
	id INT,
	phone_number VARCHAR(20) UNIQUE -- 添加了唯一约束

);

# 在创建表后,添加唯一约束
ALTER TABLE stu MODIFY phone_number VARCHAR(20) UNIQUE;

# 删除唯一约束
ALTER TABLE stu DROP INDEX phone_number;

4.3 主键约束

# 创建表时,添加主键约束
create table stu(
	id int primary key,-- 给id添加主键约束
	name varchar(20)
);

# 创建完表后,添加主键
ALTER TABLE stu MODIFY id INT PRIMARY KEY;

# 删除主键:错误 alter table stu modify id int ;
ALTER TABLE stu DROP PRIMARY KEY;

4.4 自动增长约束

# 创建表时,添加自动增长约束
create table stu(
	id int primary key auto_increment,-- 给id添加主键约束
	name varchar(20)
	);

# 创建表后,添加自动增长约束
ALTER TABLE stu MODIFY id INT AUTO_INCREMENT;

# 删除自动增长
ALTER TABLE stu MODIFY id INT;

4.5 外键约束

在创建数据表时添加约束。
下面语句执行成功之后,在表 tb_emp6 上添加了名称为 fk_emp_dept1 的外键约束,外键名称为 deptId,其依赖于表 tb_dept1 的主键 id。

mysql> CREATE TABLE tb_dept1
    -> (
    -> id INT(11) PRIMARY KEY,
    -> name VARCHAR(22) NOT NULL,
    -> location VARCHAR(50)
    -> );
mysql> CREATE TABLE tb_emp6
    -> (
    -> id INT(11) PRIMARY KEY,
    -> name VARCHAR(25),
    -> deptId INT(11),
    -> salary FLOAT,
    -> CONSTRAINT fk_emp_dept1
    -> FOREIGN KEY(deptId) REFERENCES tb_dept1(id)
    -> );

在修改表时添加外键约束

mysql> ALTER TABLE tb_emp2
    -> ADD CONSTRAINT fk_tb_dept1
    -> FOREIGN KEY(deptId)
    -> REFERENCES tb_dept1(id);

删除外键约束

mysql> ALTER TABLE tb_emp2
    -> DROP FOREIGN KEY fk_tb_dept1;

5. mysql中int类型单引号问题

今天写mysql的时候发现了一个问题,在查询的时候不小心把int类型的id加上引号查询了,但是也能查询出来,

SELECT * FROM `account` WHERE aid='1';

于是查询了很多资料,最后得出的结论是,mysql会自动转换:当你类型为int 但传入的值为varchar 他会把前几个’数字挑出来’
转换为int 类型来进行查询
如果你的 aid = 1 你查询语句是SELECT * FROM 表名 WHERE aid=‘1dasd’;
在编译的时候,编译器会把 1 挑出来进行转换,在进行查询,

如果你的 aid = 1 你查询语句是SELECT * FROM 表名 WHERE aid=‘dasd’;
第一个不为数字,所以无法转换,查询出来的结果就为空(不会报错),

如果你的 aid = 1 你查询语句是SELECT * FROM 表名 WHERE aid=‘123da’;
在编译的时候,编译器会把 123 挑出来进行转换,在进行查询,但查询结果为空(找不到这个对应的id);

如果你的 aid = 1 你查询语句是SELECT * FROM 表名 WHERE aid=‘da1sd’;
查询结果为空,因为编译期是从第一个开始查看是否为数字,如果不是不会往后查;

6. 空值的处理

  1. 规则一
  • 空值与另一个值(包括另一个空值)的算术运算的结果为空值
  • 空值与另一个值(包括另一个空值)的比较运算的结果为UNKNOWN。
    有UNKNOWN后,传统二值(TRUE,FALSE)逻辑就扩展成了三值逻辑
  • 空值与另一个值(包括另一个空值)的逻辑运算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7. 视图

概述

  • 虚表,是从一个或几个基本表(或视图)导出的表
  • 只存放视图的定义,不存放视图对应的数据
  • 基表中的数据发生变化,从视图中查询出的数据也随之改变

1. 创建视图

# 建立信息系学生的视图。
        CREATE VIEW IS_Student
        AS 
        SELECT Sno,Sname,Sage
        FROM     Student
        WHERE  Sdept= 'IS';
        WITH CHECK OPTION;	# 对视图进行UPDATE,INSERT和DELETE操作时要保证			
        					# 更新、插入或删除的行 满足视图定义中的谓词条件(即子查询中的条件表达式)

2. 删除视图

# 如果该视图上还导出了其他视图,使用CASCADE级联删除语句,把该视图和由它导出的所有视图一起删除 
DROP VIEW IS_S1 CASCADE;   

3. 查询视图

# 在信息系学生的视图中找出年龄小于20岁的学生。
       SELECT   Sno,Sage
       FROM      IS_Student
       WHERE   Sage<20;

4. 更新视图

# 将信息系学生视图IS_Student中学号”201215122”的学生姓名改为”刘辰”。
UPDATE  IS_Student SET  Sname= '刘辰' WHERE  Sno= ' 201215122 ';

四、数据类型

参考文章:数据类型

1. MySQL整数类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 小数类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 日期和时间类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a. YEAR类型

YEAR 类型是一个单字节类型,用于表示年,在存储时只需要 1 个字节。可以使用各种格式指定 YEAR,如下所示:
以 4 位字符串或者 4 位数字格式表示的 YEAR,范围为 ‘1901’~’2155’。输入格式为 ‘YYYY’ 或者 YYYY,例如,输入 ‘2010’ 或 2010,插入数据库的值均为 2010。
以 2 位字符串格式表示的 YEAR,范围为 ‘00’ 到 ‘99’。‘00’~’69’ 和 ‘70’~’99’ 范围的值分别被转换为 2000~2069 和 1970~1999 范围的 YEAR 值。‘0’ 与 ‘00’ 的作用相同。插入超过取值范围的值将被转换为 2000。
以 2 位数字表示的 YEAR,范围为 1~99。1~99 和 70~99 范围的值分别被转换为 2001~2069 和 1970~1999 范围的 YEAR 值。注意,在这里 0 值将被转换为 0000,而不是 2000。

提示:两位整数范围与两位字符串范围稍有不同。例如,插入 3000 年,读者可能会使用数字格式的 0 表示 YEAR,实际上,插入数据库的值为 0000,而不是所希望的 3000。只有使用字符串格式的 ‘0’ 或 ‘00’,才可以被正确解释为 3000,非法 YEAR值将被转换为 0000。

b. TIME类型

可以使用各种格式指定 TIME 值,如下所示。
‘D HH:MM:SS’ 格式的字符串。还可以使用这些“非严格”的语法:‘HH:MM:SS’、‘HH:MM’、‘D HH’ 或 ‘SS’。这里的 D 表示日,可以取 0~34 之间的值。在插入数据库时,D 被转换为小时保存,格式为 “D*24+HH”。
‘HHMMSS’ 格式、没有间隔符的字符串或者 HHMMSS 格式的数值,假定是有意义的时间。例如,‘101112’ 被理解为’10:11:12’,但是 ‘106112’ 是不合法的(它有一个没有意义的分钟部分),在存储时将变为 00:00:00。

提示:为 TIME 列分配简写值时应注意:如果没有冒号,MySQL 解释值时,假定最右边的两位表示秒。(MySQL 解释 TIME 值为过去的时间而不是当前的时间)。例如,读者可能认为 ‘1112’ 和 1112 表示 11:12:00(即 11 点过 12 分钟),但MySQL 将它们解释为 00:11:12(即 11 分 12 秒)。同样 ‘12’ 和 12 被解释为00:00:12。相反,TIME 值中如果使用冒号则肯定被看作当天的时间,也就是说,‘11:12’ 表示 11:12:00,而不是 00:11:12。

c. DATE类型

在给 DATE 类型的字段赋值时,可以使用字符串类型或者数字类型的数据插入,只要符合 DATE 的日期格式即可。如下所示:
以 ‘YYYY-MM-DD’ 或者 ‘YYYYMMDD’ 字符中格式表示的日期,取值范围为 ‘1000-01-01’~’9999-12-3’。例如,输入 ‘2015-12-31’ 或者 ‘20151231’,插入数据库的日期为2015-12-31。
以 ‘YY-MM-DD’ 或者 ‘YYMMDD’ 字符串格式表示日期,在这里YY表示两位的年值。MySQL 解释两位年值的规则:‘00~69’ 范围的年值转换为 ‘20002069’,'7099’ 范围的年值转换为 ‘1970~1999’。例如,输入 ‘15-12-31’,插入数据库的日期为 2015-12-31;输入 ‘991231’,插入数据库的日期为 1999-12-31。
以 YYMMDD 数字格式表示的日期,与前面相似,00~69 范围的年值转换为 2000~2069,80~99 范围的年值转换为 1980~1999。例如,输入 151231,插入数据库的日期为 2015-12-31,输入 991231,插入数据库的日期为 1999-12-31。
使用 CURRENT_DATE 或者 NOW(),插入当前系统日期。

提示:MySQL 允许“不严格”语法:任何标点符号都可以用作日期部分之间的间隔符。例如,‘98-11-31’、‘98.11.31’、‘98/11/31’和’98@11@31’ 是等价的,这些值也可以正确地插入数据库。

d. DATETIME类型

如下所示。
以 ‘YYYY-MM-DD HH:MM:SS’ 或者 ‘YYYYMMDDHHMMSS’ 字符串格式表示的日期,取值范围为 ‘1000-01-01 00:00:00’~’9999-12-3 23:59:59’。例如,输入 ‘2014-12-31 05:05:05’ 或者 '20141231050505’,插入数据库的 DATETIME 值都为 2014-12-31 05:05:05。
以 ‘YY-MM-DD HH:MM:SS’ 或者 ‘YYMMDDHHMMSS’ 字符串格式表示的日期,在这里 YY 表示两位的年值。与前面相同,‘00~79’ 范围的年值转换为 ‘2000~2079’,‘80~99’ 范围的年值转换为 ‘1980~1999’。例如,输入 ‘14-12-31 05:05:05’,插入数据库的 DATETIME 为 2014-12-31 05:05:05;输入 141231050505,插入数据库的 DATETIME 为 2014-12-31 05:05:05。
以 YYYYMMDDHHMMSS 或者 YYMMDDHHMMSS 数字格式表示的日期和时间。例如,输入 20141231050505,插入数据库的 DATETIME 为 2014-12-31 05:05:05;输入 140505050505,插入数据库的 DATETIME 为 2014-12-31 05:05:05。

提示:MySQL 允许“不严格”语法:任何标点符号都可用作日期部分或时间部分之间的间隔符。例如,‘98-12-31 11:30:45’、‘98.12.31 11+30+35’、‘98/12/31 113045’ 和 ‘98@12@31 113045’ 是等价的,这些值都可以正确地插入数据库。

e. TIMESTAMP类型

TIMESTAMP 的显示格式与 DATETIME 相同,显示宽度固定在 19 个字符,日期格式为 YYYY-MM-DD HH:MM:SS,在存储时需要 4 个字节。但是 TIMESTAMP 列的取值范围小于 DATETIME 的取值范围,为 '1970-01-01 00:00:01’UTC~’2038-01-19 03:14:07’UTC。在插入数据时,要保证在合法的取值范围内。

TIMESTAMP 也有一个 DATETIME 不具备的属性。默认情况下,当插入一条记录但并没有指定 TIMESTAMP 这个列值时,MySQL 会把 TIMESTAMP 列设为当前的时间。因此当需要插入记录和当前时间时,使用 TIMESTAMP 是方便的,另外 TIMESTAMP 在空间上比 DATETIME 更有效。

提示:协调世界时(英: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法:Temps Universel Coordonné)又称为世界统一时间、世界标准时间、国际协调时间。英文(CUT)和法文(TUC)的缩写不同,作为妥协,简称 UTC。

TIMESTAMP 与 DATETIME 除了存储字节和支持的范围不同外,还有一个最大的区别是:
DATETIME 在存储日期数据时,按实际输入的格式存储,即输入什么就存储什么,与时区无关;
而 TIMESTAMP 值的存储是以 UTC(世界标准时间)格式保存的,存储时对当前时区进行转换,检索时再转换回当前时区。即查询时,根据当前时区的不同,显示的时间值是不同的。

提示:如果为一个 DATETIME 或 TIMESTAMP 对象分配一个 DATE 值,结果值的时间部分被设置为 ‘00:00:00’,因此 DATE 值未包含时间信息。如果为一个 DATE 对象分配一个 DATETIME 或 TIMESTAMP 值,结果值的时间部分被删除,因此DATE 值未包含时间信息。

4. 字符串类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五、java向MySQL插入当前时间的几种方式

方式一

        Date date = new Date();//获得系统时间.
        SimpleDateFormat sdf =   new SimpleDateFormat( " yyyy-MM-dd HH:mm:ss " );
        String nowTime = sdf.format(date);
        Date time = sdf.parse( nowTime );

方式二

		Date date = new Date();
		//得到一个timestamp格式的时间,存入mysql中的时间格式为"yyyy-MM-dd HH:mm:ss"
		Timestamp timestamp = new Timestamp(date.getTime());
  • 0
    点赞
  • 3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