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定义博客皮肤VIP专享

*博客头图:

格式为PNG、JPG,宽度*高度大于1920*100像素,不超过2MB,主视觉建议放在右侧,请参照线上博客头图

请上传大于1920*100像素的图片!

博客底图:

图片格式为PNG、JPG,不超过1MB,可上下左右平铺至整个背景

栏目图:

图片格式为PNG、JPG,图片宽度*高度为300*38像素,不超过0.5MB

主标题颜色:

RGB颜色,例如:#AFAFAF

Hover:

RGB颜色,例如:#AFAFAF

副标题颜色:

RGB颜色,例如:#AFAFAF

自定义博客皮肤

-+
  • 博客(6)
  • 资源 (1)
  • 收藏
  • 关注

原创 HALCON之焊点检测(五):动态定位焊点区域ROI续

在本例子里面,如果没有halcon12提供的这个批量赋值数组的新特性的话,你可以想像填充一个30行147列的数组的代码是多么笨拙,并且会让halcon的解释执行变得效率非常低下。上面是简化的写法,完整的语法如: t1=[0,1,100] 即起始1,结束100,步长为1。当然,本篇只是解决上篇算法的缺陷,焊点误选还是存在严重的问题。通过本文完善后的动态确定焊点ROI的算法,我们很好的解决了焊点靠近压块边界时候的粘连问题。这些例子可以看到,动态焊点ROI的算法,很好的处理了各种可能的情况,效果非常好。

2023-05-05 16:43:49 563

原创 HALCON之焊点检测(四):动态定位焊点区域ROI

基本的思路是,threshold算子取得白色部分的region,然后求出一个内接的Rectangle,然后做下定位把这个矩形画出来。这是因为我在代码里,只是把内接矩形不加判断的直接下移30个像素,其实这样做对于这张图片上来说是不对的,会造成选中了底部黑色部分。如果你认为是它和左边压块粘边了,那你就错了,其实它只是面积太小,被过滤掉了。因为本篇讨论的话题是动态的决定焊点ROI, 如果论焊点检测的效果还是不行滴,还需要后续文章继续讨论。如果机构连压块的位置都不给你保障,那就惨了,就如下图这个样子了。

2023-05-05 16:39:09 411

原创 HALCON之焊点检测(三):从干扰背景中提取焊点

由于机器机构设计的局限,例如焊点检测工位的前工位缺少辗平焊极的工位,或者焊片本身上下弯曲而没有在压平状态下检测,或者每片焊片上的焊点位置不固定,等等。会造成灯光不能很好的白化背景暗化焊点,时不时来几片焊点与背景混在一起的图片,让你痛不欲生。我们取取画面中灰度值像素数量最多的部分,算子gray_histo可取得图像的灰度值分布数量。在halcon的变量监视器中,我们看到灰度值203是分布数量最多的。不过这种方法仍然有其问题,就是下面的常量55,是当前产品的经验值,而且极有可能有奇魄的图片不符合这个经验值。

2023-05-05 16:19:23 827 1

原创 HALCON之焊点检测(二):基于形态学的基础焊点检测方法

解释一下,reduce_domain把ROI区域裁剪出来,也就是做局部的图像处理。我们来看一下焊点检测的基础算法,这种方法基于halcon的形态学算法。其基本流程为: 阈值分割->填充region->选择region。做“圆形区域填充”和“填充封闭区域”后得到封闭圆形区域。后续的过程是计算焊点面积、数量,以及统计信息输出等。然后就是利用图像灰度值分割图像的“阈值分割”。这就是最后处理的效果,取得四个焊点区域。如果你用上面的程序跑试下,会是下面的结果。阈值分割后的图像一般是开口的,如下图。

2023-05-05 16:11:35 705 1

原创 HALCON之焊点检测(一):焊点检测工艺要求

对于人的目检来说,也是靠多角度翻来覆去的看,并且靠经验来判断虚焊只能通过正面与反面合在一起来验证,如果正面焊点数量没问题,而反面缺少焊点,就应该怀疑是虚焊。但是激光焊相比电阻焊来说有一个弱点,对材料变化敏感,比如你物料管控如果做不好,让两个焊片的厚度和两者接触时的状态每片都有变化的话,就不能保证每个焊点都是一样牢靠。如果电子设备的电芯是不可拆卸的,那么一般会使用软包装电芯,因为这种电芯形装尺寸厚度都可以任意加工,并且最关键的是电芯容量都比较大。反之,如果可以改换电芯的设备,多半使用的是硬包装的电芯。

2023-05-05 16:06:33 735 1

原创 2022年“研究生科研素养提升”系列公益讲座在线测评

2022年“研究生科研素养提升”系列公益讲座在线测评练习题

2022-08-17 07:16:07 7336

基于YOLOv3的小目标检测算法研究

小目标在图像中所占像素很少,经过多层卷积之后提取得到的特征不明显,为了改善 YOLOv3 的小目标特征提取性能,通过将原网络模型中经 2 倍降采样的特征图进行卷积分别叠加到第二及第三个残差块的输入端,以此增强浅层特征信息。同时,在第一个 8 倍降采样的特征图后连接 RFB 模块,增强特征提取能力。 原网络中采用多次步长为 2 卷积操作代替池化层来进行特征图的下采样操作,降低了特征的传递能力。为此,本文借鉴 DenseNet 的思想,采用密集连接的方式将浅层特征图直接传输到深层同尺度卷积层的输入端。这样不仅能增强浅层特征重用能力,而且还可以有效缓解梯度消失问题。 提出了基于泛化 IoU 的回归损失函数代替原回归损失函数。通过在损失函数中加入锚框与真实框中心点距离相关以及预测框与真实框面积相关的两个惩罚项,使预测框的定位更加准确;并同时解决了两框无交集时的梯度消失的问题。

2022-04-04

空空如也

TA创建的收藏夹 TA关注的收藏夹

TA关注的人

提示
确定要删除当前文章?
取消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