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网——计算机网络和互联网

导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一、计算机网络和互联网

网络:

节点和边所构成(人际关系网、蜘蛛网、神经网)

互联网(Internet):

从构成角度看:

  • 节点(主机及其上运行的程序、路由器、交换机等网络交换设备)
  • 边【通信链路】(接入网链路:主机连接到互联网的链路;主干链路:路由器间的链路)
  • 协议

协议

协议定义了在两个或多个通信实体之间交换的报文格式次序,以及在报文传输和/或接收或其他事件方面所采取的动作

从具体构成角度上看:

  • 数以亿计、互联的计算设备(主机=端系统、运行的网络应用程序)
  • 通信链路(光纤、同轴电缆、无线电、卫星;传输速率 = 带宽(bps 或 bit/s))
  • 分组交换设备【转发分组】(路由器和交换机)
  • 协议【控制发送、接收消息】(如TCP、IP、HTTP、FTP、PPP)
  • Internet【网络的网络】(松散的层次结构、互联的ISP;公共Internet vs、专用Intranet)
  • Internet标准(RFC:Request For Comments、IETF: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

从服务上看:

  • 使用通信设施进行通信的分布式应用(Web、VoTP、email、分布式游戏)
  • 通信基础设施为apps提供编程接口(通信服务)(将发送和接收数据的apps与互联网连接起来;为app应用提供服务选择:无连接不可靠服务(UDP)、面向连接的可靠服务(TCP))

互联网网络结构:

  • 网络边缘(主机、应用程序)

  • 网络核心(互联着的路由器、网络的网络)

    作用:数据交换

  • 接入网、物理媒体(有线或者无线通信链路)

D6AECE1C5C8D7FF5D68B02FC8C22ED4B

网络边缘

  • 端系统【主机】(运行应用程序如Web、email,在“网络的边缘”)
  • 客户/服务器模式【C/S:client/server】(客户端向服务器请求、接收服务)
  • 对等(peer-peer)模式【P2P】(很少(甚至没有)专门的服务器如Gnutella、KaZaA、Emule、迅雷)
采用网络设施的面向连接服务
目标:

在端系统之间传输数据

  • 握手:在数据传输之前做好准备(两个主机之间连接建立状态)
  • TCP-传输控制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上面向连接的服务)
TCP服务
  • 可靠的、按顺序地传送数据(确认和重传)
  • 流量控制(发送方不会淹没接收方)
  • 拥塞控制(当网络拥塞时,发送方降低发送速率)
使用TCP的应用

HTTP(Web)、FTP(文件传送)、Telnet(远程登录)、SMTP(email)

采用基础设施的无连接服务
目标:

在端系统之间传输数据

UDP-用户数据报协议【User Datagram Protocol】
  • 无连接
  • 不可靠数据传输
  • 无流量控制
  • 无拥塞控制
使用UDP的应用

流媒体、远程会议、DNS、Internet电话

网络核心

路由器的网状网络

数据怎样通过网络进行传输
  • 电路交换(为每个呼叫预留一条专有电路:如电话网)
  • 分组交换(将要传送的数据分成一个个单位:分组;将分组从一个路由器传到相邻路由器(hop),一段段最终从源端传到目标端;每段:采用链路的最大传输能力(带宽))
电路交换

端到端的资源被分配给从源端到目标端的呼叫“call”

image-20220111143645626

  • 图中,每段链路有四条线路(该呼叫采用了上面链路的第二个线路,右边链路的第一个线路(piece))
  • 独享资源:不共享(每一个呼叫一旦建立起来就能够保证性能)
  • 如果呼叫没有数据发送,被分配的资源就会被浪费
  • 通常被传统电话网络采用
为呼叫预留端-端资源
  • 链路带宽、交换能力
  • 专用资源:不共享
  • 保证性能
  • 要求建立呼叫连接
网络资源(如带宽)被分成片
  • 为呼叫分配片
  • 如果某个呼叫没有数据,其资源片处于空闲状态
  • 将带宽分成片(频分复用【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ing】、时分复用【Time-division multiplexing】、波分复用【Wave-division multiplexing】)

258BAA7A3DF9FF5D7C681BB20D6BD477

image-20220111152902512

image-20220111152825737

电路交换不适合计算机之间的通信
  • 连接建立时间长
  • 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具有突发性,如果使用线路交换在,则浪费的片较多(记是这个呼叫没有数据传递,其所占用的片也不能够被别的呼叫使用)
  • 可靠性不高
分组交换
以分组为单位存储-转发方式;资源共享,按需使用
  • 网络带宽资源不再分为一个个片,传输时使用全部带宽
  • 主机之间传输的数据被分为一个个分组
  • 存储-转发:分组每次移动一跳(hop)(在转发之前,节点必须收到整个分组;延迟比线路交换要大;排队时间)

image-20220111152006484

存储-转发
  • 被传输到下一个链路之前,整个分组必须到达路由器
  • 在一个速率为R bps的链路,一个长度为L bits的分组的存储转发延时:L/R s

image-20220111152347088

排队延迟和丢失

image-20220111152947156

如果到达速率>链路的输出速率:

  • 分组将会排队,等待传输
  • 如果路由器的缓存用完了,分组将会被丢弃
统计多路复用

image-20220111153851982

网络核心的关键功能

路由:决定分组采用的源到目标的路径(路由算法)

转发:将分组从路由器的输入链路转移到输出链路

image-20220111153551325

分组交换VS电路交换

同样的网络资源,分组交换允许更多用户使用网络

分组交换是“突发数据的胜利者”

  • 适合于对突发式数据传输(资源共享;简单,不必建立呼叫)
  • 过度使用会造成网络拥塞:分组延时和丢失(对可靠的地数据传输需要协议来约束,拥塞控制)
  • 提供类似电路交换的服务(保证音频/视频应用需要的带宽;一个仍未解决的问题(chapter7))
分组交换网络:存储-转发

分组交换:分组的存储转发一段一段从源端传到目标端,按照有无网络层的连接,分成:

1、数据报网络:

  • 分组的目标地址决定下一跳
  • 在不同的阶段,路由可以改变
  • 类似:网络
  • Internet

2、虚电路网络:

  • 每个分组都带标签(虚电路标识VCID),标签决定下一跳
  • 在呼叫建立时决定路径,在整个呼叫中路径保持不变
  • 路由器维持每个呼叫的状态信息
  • X.25和ATM
分组交换两种方式
数据报(datagram)
  • 在通信之前,无需建立起一个连接,有数据就传数据
  • 每一个分组都独立路由(路径不一样,可能会失序)
  • 路由器根据分组的目标地址进行路由

image-20220111161852270

虚电路(virtual circuit)

image-20220111162316739

网络分类

image-20220111162641485

接入网络和物理媒体

端系统和边缘路由器的连接依靠:

住宅接入网络、单位接入网络、无线接入网络

接入网技术:
住宅接入:拨号
  • 将上网数据调制加载音频信号上,在电话线上传输,在局端将其中的数据解调出来;反之亦然(调频、调幅、调相位、综合调制)
  • 拨号调制解调器(56Kbps的速率直接接入路由器(通常更低);不能同时上网和打电话、不能总是在线)
住宅接入:digital subscriber line(DSL)

image-20220111163938132

采用现存的到交换局DSLAM的电话线

  • DSL线路上的数据被传到互联网
  • DSL线路上的语音被传到电话网

<2.5Mbps上行传输速率

<24Mbps下行传输速率

住宅接入:线缆网络 cable modem

image-20220111164126844

image-20220111164450225

HFC:hybrid fiber coax(非对称:最高30Mbps的下行传输速率,2Mbps上行传输速率)

线缆和光纤网络将每个家庭用户接入到ISP路由器

各用户共享到线缆头端的接入网络(与DSL不同,DSL每个用户有一个专用线路到CO(center office))

住宅接入:电缆模式

image-20220111165423440

家庭接入网络:

image-20220111165534818

企业接入网络(Ethernet)

image-20220111165627071

无线接入网络

image-20220111165735140

物理媒体
  • Bit:在发送-接收对间传播
  • 物理链路:连接每个发送-接受对之间的物理媒体
  • 引导型媒体:信号沿着固体媒介被引导(同轴电缆、光纤、双绞线)
  • 非引导型媒体:开放的空间传输电磁波挥着光信号,在电磁或者光信号中承载数字数据
双绞线:

两根绝缘铜导线拧合(5类:100Mbps以太网,Gbps千兆位以太网;6类:10Gbps万兆以太网)

同轴电缆:
  • 两根同轴的铜导线
  • 双向
  • 基带电缆:电缆上一个单信道,Ethernet
  • 宽带电缆:电缆上有多个信道,HFC
光纤和光缆:
  • 光脉冲,每个脉冲表示一个bit,在玻璃纤维中传输
  • 高速(点到点的高速传输)
  • 低误码率:在两个中继器之间可以有很长的距离,不受电磁噪声的干扰
  • 安全
无线链路
  • 开放空间传输电磁波,携带需要传输的数据
  • 无需物理“线缆”
  • 双向
  • 传播环境效应(反射、吸收、干扰)
无限链路类型:
  • 地面微波
  • LAN(WiFi)
  • wide-area(蜂窝)
  • 卫星(每个信道若干Kbps 到 45Mbps(或者多个聚集信道);270msec端到端延迟;同步静止卫星和低轨卫星)

Internet结构和ISP

互联网络结构:网络的网络

  • 端系统通过接入ISP连接到互联网
  • 接入ISP相应的必须是互联的
  • 导致的“网络的网络”非常复杂

image-20220112140308780

内容提供商网络(Internet Content Provider,如Google、百度)可能会构建它们自己的网络,将他们的服务、内容更加靠近端用户,向用户提供更好地服务,减少自己的运营支出

image-20220112140925878

松散的层次模型

中心:第一层ISP(国家/国际覆盖,速率极高)
  • 直接与其它第一层ISP相连
  • 与大量的第二层ISP和其他客户网络相连

image-20220112141407399

第二层ISP:更小一些(区域性的)ISP
  • 与一个或多个第一层ISP,也可能是与其它的二层ISP连接

image-20220112141617724

第三层ISP与其他本地ISP
  • 接入网(与端系统最近)

image-20220112141706981

一个分组要经过许多网络

image-20220112141816705

分组延时、丢失和吞吐量

image-20220112142125820

四种分组延时

节点处理延时
  • 检查bit级差错
  • 检查分组首部和决定将分组导向何处
排队延时
  • 在输出链路上等待传输的时间
  • 依赖于路由器的拥塞程度
传输延时
  • R=链路带宽(bps)
  • L=分组长度(bits)
  • 将分组发送到链路上的时间=L/R
  • 存储转发延时
传播延时
  • d=物理链路的长度
  • s=在没上的传播速度
  • 传播延时=d/s

image-20220112142530308

节点延时

image-20220112143626397

排队延时

  • R=链路带宽(bps)
  • L=分组长度(bits)
  • a=分组达到队列的平均速度

流量强度(I) = La/R

  • I ~ 0:平均排队延时很小
  • I -> 1:延时变得很大
  • I > 1:比特到达队列的速率超过了从该队列输出的速率,平均排队延时将趋向无穷大

设计系统时流量强度不能大于1!!

image-20220112144501376

Internet的延时和路由

Traceroute诊断程序:提供从源端,经过路由器,到目的地的延时测量

  • For all i(沿着目的路径,向每个路由发送3个探测分组;路由器i将向发送方返回一个分组;发送方对发送和回复之间间隔计时)

image-20220112145516374

CF5E1FA2340F4008D6A03CBB6DA39230

ICMP:TCP/IP协议簇的一个子协议,用于在IP主机、路由器之间传递控制消息。控制消息是指网络通不通、主机是否可达、路由是否可用等网络本身的消息

RTT:往返时间

真机测试

image-20220112150846831

分组丢失

  • 链路的队列缓冲区容量有限
  • 当分组到达一个满的队列时,该分组将会丢失
  • 丢失的分组可能会被前一个节点或源端系统重传,或根本不重传

吞吐量

在源端和目标端之间传输的速率(数据量/单位时间)

  • 瞬间吞吐量:在一个时间节点的速率
  • 平均吞吐量:在一个长时间内平均值

端到端平均吞吐 = min{R1,R2,…, Rn}

协议层次及服务模型

协议层次

层次化方式实现复杂网络功能:

  • 将网络复杂的功能分成功能明确的层次,每一层实现了其中一个或一组功能,功能中有其上层可以使用的功能:服务
  • 本层协议实体相互交互执行本层的协议动作,目的是实现本层功能,通过接口为上层提供更好的服务
  • 在实现本层协议的时候,直接利用了下层所提供的服务
  • 本层的服务:借助下层服务实现的本层协议实体之间交互带来的新功能(上层可以利用的) + 更下层所提供的服务

服务和服务访问点

服务

底层实体向上层实体提供他们之间的通信能力

  • 服务用户(service user)
  • 服务提供者(service provider)
原语(primitive)

上层使用下层服务的形式,高层使用底层提供的服务,以及底层向高层提供服务都是通过服务访问原语来进行交互的——形式

服务访问点SAP(Services Access Point)

上层使用下层提供的服务通过层间的接口——地点

例如,传输层的SAP:端口(port)

F8690705FFE2BE680584B40702EEFE75

服务的类型

面向连接的服务和无连接的服务——方式

服务和协议

服务和协议的区别
  • 服务:底层实体向上层实体提供他们之间的通信能力,是通过原语来操作的,垂直
  • 协议:对等层实体之间在相互通信的过程中,需要遵循的规则的合集,水平
服务和协议的联系
  • 本层协议的实现要靠下层提供的服务来实现
  • 本层实体通过协议为上层提供更高级的服务

数据单元

image-20220112160947876

sdu对n-pdu会有三种关系:多对一、一对一、一对多

image-20220112161637528

Internet协议栈

应用层:网络应用
  • 为人类用户或者其他应用进程提供网络应用服务
  • FTP,SMTP,HTTP,DNS
传输层:主机之间的数据传输
  • 在网络层提供的端到端通信基础上,细分为进程到进程,将不可靠的通信变成可靠的通信
  • TCP,UDP
网络层:为数据包从源到目的选择路由
  • 主机主机之间的通信,端到端通信,不可靠
  • IP,路由协议
链路层:相邻网络节点间的数据传输
  • 两个相邻两点的通信,点到点通信,可靠或不可靠
  • 点对点协议PPP,802.11(wifi),Ethernet
物理层:在线路上传送bit

image-20220112163740096

ISO/OSI 参考模型

表示层

允许应用解释传输的数据,加密,压缩,机器相关的表示转换

会话层

数据交换的同步,检查点,恢复

image-20220112165646478

封装和解封装

image-20220112165731786

各层协议的数据单元

应用层:报文(message)

传输层:报文段(segment):TCP段、UDP数据报

网络层:分组(packet)/ 数据报(datagram)(无连接的方式)

数据链路层:帧(frame)

物理层:位(bit)

历史

image-20220113173922004

  • 2
    点赞
  • 4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Samuel_luo。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