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孔径雷达成像--算法与实现 读书笔记(第1章)

本读书笔记用于学习过程中的知识记录(同时有部分内容摘抄于作者本人已完成的毕业论文),但可能受限于当前作者水平的限制,难免会出现一些理解错误或者不严谨的地方,恳请各位老师前辈批评指正,我们一起交流学习。

第1章  概论

1.1 合成孔径雷达背景简介

雷达起源于二战前夕,大量的军事需求推动了其迅速发展。最初,雷达被设计用于预测恶劣天气和追踪飞机以及船只。随着天线技术和信号处理能力的不断提升,雷达的功能得到了革命性的改进。现代雷达不仅能够探测目标的速度和轨迹,还能实现高分辨率成像,这种快速的发展使得雷达在各个领域的作用越来越显著。其中,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AR)是一种在二战时期迅速发展起来的新型微波遥感雷达,其能够通过两个维度实现对监测目标的高分辨率成像。

NASA的SEASAT卫星发射促进了SAR数字处理器技术的发展,带来了后续几十年的雷达系统设计方面革新,将利用光学透镜实现傅里叶变换的方法逐渐转换为数字处理器技术,光学透镜的优点在于可以实时对信号进行处理,但是不够灵活,无法完成愈加复杂的信号处理。

1.2 遥感中的雷达

SAR在遥感领域获得越来越多的作用,主要基于以下几个特点:

1.SAR具有主动探测目标的能力,相较于传统的光学、红外等被动探测方式,它能够有效规避光照、温度、云层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实现全天时、全天候地获取目标表面的反馈信息。

2.SAR利用电磁波的穿透性,能够获取地表伪装目标甚至地下目标的信息。

3.物质的光学散射能量与其雷达电磁散射能量是不同的,SAR甚至能比光学传感器具有更强的地表特征区分能力。

4.SAR能够远距离成像,其分辨率高低与距离目标的距离是无关的。

5.信号处理相对比较复杂,包括运动补偿(将非匀速直线运动补偿成为匀速直线运动)+成像算法处理+自聚焦处理(从数据上对图像进行校正补偿)。

6.相干斑噪声,相邻两个像素单元的相位进行相加时,就会产生很大的随机变化,但是可以对该噪声进行抑制,但会以损失分辨率为代价。

1.3 SAR基础

SAR通过连续发射线性调频信号(LFM),接收并处理目标散射后的回波信号,利用距离和方位方向上的“停走停”模式构建最终的二维成像结果,不同地面目标的散射系数幅度不同,因此在SAR图像中呈现出不同的灰度值,使图像更具区分度。

最终形成的图像是具备两个方向轴的--距离向和方位向。其中一个轴向平行于雷达波束指向,也叫距离向(对应快时间),通过后续的学习,我们可以知道得到的距离向信息并不是完全水平的,因为存在距离徙动现象,需要对其校正处理,才能得到最终准确的图像。而另一个轴向是由传感器的航向决定的,也就是通过雷达的线性移动获得的,也叫做方位向(对应慢时间)。

1.3.1 SAR的不同工作模式

详情可以阅读合成孔径雷达(SAR)的常见工作模式-CSDN博客

1.3.2 SAR分辨率

详情可以阅读合成孔径雷达(SAR)的二维分辨率-CSDN博客

1.3.3 信噪比

SAR系统中有一个重要的参数是图像信噪比(SNR)。

如果图像包含分布目标(一般指杂波),此时表示为:

其中,L_{s}是信号在传输路径中的损耗,F_{n}是实际接收机相对于理想接收机的附加噪声,Pave是平均发射功率,可以表示为:

P_{T}代表峰值发射功率,F_{a}表示雷达PRF,T_{r}表示发射脉冲持续时间。

而如果对孤立点目标进行成像时,由于点目标的尺寸相对雷达分辨率更小,所以大部分能量集中在图像的一个点上,此时的点目标SNR为:

相比较于SNR_{clutter}中的\sigma _{0}(地面目标归一化后向散射系数),SNR_{target}中的\sigma _{t}表示的是目标的实际雷达截面积(没有经过归一化),而\rho _{r}\rho _{a}是数据处理后的斜距分辨率和方位向分辨率。

与一般雷达的SNR正比于1/R^{4}不同的是,SAR处理器在方位向将回波能量按正比于斜距R的长度进行积分,因此消掉了分母中的一个R,此时SNR就变成正比于1/R^{3}

1.3.4 距离徙动

详情可以阅读合成孔径雷达(SAR)的距离徙动校正RCMC-CSDN博客

1.4 星载合成孔径雷达传感器

1951年,美国Goodyear Aerospace公司的Carl Wiley首次提出了合成孔径雷达的概念,利用多普勒频率分析来改善雷达的方位分辨率,这种方法被称为“多普勒波束锐化”(多普勒波束锐化的解释查阅多普勒波束锐化(DBS)--非聚焦式的合成孔径雷达-CSDN博客)。随着该项技术的提出,许多学者积极投入到SAR成像系统的研发工作。下面以星载SAR的背景为例进行详细介绍,星载SAR经历了三个主要发展阶段:

在1970年到1990年期间,美国率先投入到星载SAR技术的研发,这段时间被称为星载SAR技术的孕育期。在这期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于1978年6月28日发射了第一颗致力于利用微波传感器对地球海洋进行遥感的SAR卫星SEASAT-A,获得了大量的地表数据,论证了星载SAR微波遥感的可行性。随后,1981年11月,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携带的SIR-A成功穿透了撒哈拉沙漠的表层,揭示了未知的地质结构,证明了SAR具有一定的穿透能力。1984年10月,随着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的升空,SIR-B卫星作为SIR-A的升级版投入使用,该卫星具备机械倾斜天线的能力,可以获取特定目标在不同入射角度下的图像。

接下来的1990年到2000年是星载SAR技术的成长期,众多国家的参与推动了技术的不断进步。1994年,NASA、德国宇航局(DLR)和意大利航天局(ASI)联合研制了SIR-C/X-SAR,这是第一颗星载多频率极化SAR,其多层面结构代表了雷达遥感领域的重大技术进步。1995年,加拿大航天局(CSA)成功发射了一颗地球观测卫星RADARSAT-1,该卫星具有七种工作模式,可以对地球进行24天的重复覆盖。1996年,NASA、ASI和欧洲空间局(ESA)联合17个国家发射了卡西尼-惠更斯号探测器,该探测器成功实现了对土星及其卫星的地表结构观测,进一步体现了SAR在星际探测中的重要功能。

自2000年以来,星载SAR得到了快速发展,为了满足时代应用需求,各种新体制SAR系统不断出现,进一步推动了该领域的发展。2007年6月,DLR成功发射了德国首颗国家遥感卫星TerraSAR-X,该卫星提供了多种工作模式的X波段SAR数据,为地球科学观测提供了重要支持。图1.1展示了TerraSAR-X卫星外观图及其成像结果。2014年5月,日本发射了ALOS-2卫星,相较于ALOS卫星,该卫星利用了新增的各种观测模式,能够获得精确的地壳三维变形参数。2019年6月,CSA成功实施了一个由三颗小型SAR卫星组成的星座飞行任务(RCM),旨在获取加拿大和其他地区的广域高分辨率数据,主要用于环境和海事应用。

相较于国外,我国合成孔径雷达系统研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取得了快速发展和不错的成绩。自2006年起,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联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高校陆续研发了多颗遥感卫星,用于土地资源调查和农作物产量评估。2006年,我国发射了第一颗星载合成孔径雷达“遥感一号”。2012年11月19日,首颗民用SAR卫星“环境一号”C成功发射升空,与之前的“环境一号”A和B卫星一起形成星座,解决了该领域S波段数据不足的问题,在灾害预测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16年8月10日,我国成功发射了首颗自主研发的多极化、C频段SAR卫星“高分三号”,这标志着我国在低轨道SAR卫星研制技术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开启了雷达成像卫星服务国家基础建设的新时代,图1.2展示了“高分三号”卫星外观图及其成像结果。

1.5 内容概要

本书主要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介绍合成孔径雷达基础,主要包括一些信号处理基础以及SAR信号描述等。

第二部分介绍了SAR处理算法,有距离多普勒算法、wk算法等。

第三部分介绍多普勒参数估计,即多普勒中心频率和多普勒调频率的提取算法。

1.5.1 星载合成孔径雷达图像示例

  • 14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