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考点复习

第一章 概述

1.1计算机网络在信息时代中的作用

1、21世纪的一些重要特征就是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它是一个以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时代。

2、互联网之所以能够向用户提供许多服务,就是因为互联网具有两个重要的基本特点,即连通性共享性

1.2互联网概述

1、计算机网络由若干节点和连接这些节点的链路组成。

1.3互联网的组成

1、边缘部分,由所有连接在互联网上的主机组成,这部分是用户直接使用的,用来进行通信(传送数据,音频或视频)和资源共享。

2、核心部分,由大量网络连接这些网络的路由器组成。这部分是为边缘部分提供服务的(提供连通性和交换)

路由器之间采用的信息交换技术是分组交换,分组交换采用存储转发技术。

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在数据传送阶段的主要特点

电路交换——整个报文的比特流连续地从源点直达终点,好像在一个管道中传送。

报文交换——整个报文先传送到相邻节点,全部存储下来以后查找转发表,转发到下一个结点。

分组交换——单个分组(这只是整个报文的一部分)传送到相邻节点,存储下来后查找转发表,转发到下一个节点。

三种交换方式的适用情况和优缺点

电路交换:连续传送大量数据,且传送时间远大于连接建立时间,电路交换的传送速率较快。

报文交换:不需要预先分配传输宽带,在传送突发数据时可提高整个网络的信道利用率。但报文交换报文的长度较长,因此报文交换的延时较长。

分组交换:不需要预先分配传输宽带,在传送突发数据时可提高整个网络的信道利用率。一个分组的长度远小于整个报文的长度,因此分组交换比报文交换的延时小,同时也具有更好的灵活性。

1.5计算机网络的类别

1、按照网络的作用范围进行分类(知道这几个网络分类就行)

广域网WAN,城域网MAN,局域网LAN,个人区域网PAN

2、按照网络的使用者进行分类

公用网,专用网

1.6计算机网络的性能

1、速率,数据的传送速率,也称为数据率或比特率,单位是bit/s,网络提到的速率往往指额定速率或标称速率,

此处的速率指的是单位时间内能够运载的数据量

几个常用单位:K(10^3), M(10^6), G(10^9), T(10^12)

2、带宽,某个信号具有的频带宽度,带宽的单位是‘赫’;表示某信道允许通过的信号频带范围就称为该信道的带宽(或通频带)

在计算机网络中,带宽用来表示网络中某通道传输数据的能力,因此网络带宽表示单位时间内网络中某信道所能通过的"最高数据率"

3、时延,数据从网络一端发送到另一段所需要的时间

发送时延:主机或路由器发送数据帧所需要的时间,从发送数据帧的第一个比特算起,到该帧的最后一个比特发送完毕所需要的时间

传播时延:电磁波在信道中传播一定的距离需要花费的时间

处理时延,排队时延

1.7五层协议的体系结构

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应用层

实体,协议,服务和服务访问点之间的区别

实体:表示任何可发送或接收信息的硬件或软件进程

协议:控制两个对等实体或多个实体进行通信的规则的集合

协议的实现保证了能够向上一层提供服务,使用本层服务的实体只能看见服务而无法看见下面的协议,也就是说,下面的协议对上面的实体是透明的;

其次协议是水平的,即协议是控制对等实体之间通信的规则,但服务是垂直的,即服务由下层向上层通过层间接口提供

服务:能够被高一层实体看得见的功能才称之为服务

服务访问点:同一系统中相邻两层的实体进行交互的地方

第二章 物理层

1.基础概念

一个数据通信系统可分为三大部分,源系统(发送端,发送方),目的系统(接收端,接收方),传输系统(传输网络)

2.有关信道的几个基本概念

信道:向某一方向传送信息的媒体,一条通信电路往往包含一条发送信道和一条接收信道。

从通信双方信息交互的方式看,可以有以下三种基本方式

(1)单向通信(单工通信)只能由发送者向接收者发送的信息,接收者无法向发送者发送信息,即单方向的通信,如有线电视,有线广播

(2)双向交替通信(半双工通信),通信双方都可以发送信息,但不能双方同时发送,也不可同时接收

(3)双向同时通信(全双工通信),通信双方可以同时发送和接收信息

基带信号:来自信源的信号

调制:基带调制(对基带信号的波形进行变换)和带通调制(调频,把基带信号的频率范围搬移到较高的频段)

常用的两种重要的编码方式(基带调制)

归零制

曼彻斯特编码

基本的带通调制方法(二元调制)

调幅(AM)

调频(FM)

调相(PM)

为了达到更高的信息传输率,会采用技术上更为复杂多元制的振幅相位混合调制方法,如,正交振幅调制QAM

3.信道的极限容量

信噪比(dB)= 10 lg(S/N) (dB)

S: 信号的平均功率

N: 噪声的平均功率

香农公式,信道的极限传输速率C = W log2(1+S/N) (bit/s)

W为信道的带宽(Hz),S为信道内所传信号的平均功率,N为信道内部的高斯噪声功率。

香农公式表明,信道的带宽或信道中的信噪比越大,信息的极限传输速率就越高。

4.信道复用技术

计算机网络_Elvin域文的博客-CSDN博客

第三章 数据链路层

1.三个基本问题

封装成帧     添加首尾,标明开始与结束

透明传输     键盘上输入什么字符都可以放在这样的帧中传输过去,因此这样的传输就是透明传输

差错检测     比特在传输过程中可能产生差错,1变成0,0变成1(循环冗余检验CRC

需要注意的是,无比特差错和无传输差错并不是同样的概念,无比特差错是指,在接收的每一帧中,没有比特差错,就是二进制流没有问题,并不保证最终接收信息的准确性;

但,无传输差错,保证了流在传输的过程中,无丢失,无重复,无失序;

2.PPP协议的帧格式 字节填充与零比特填充

字节填充

防止识别错误,采用转义字符;字节填充是一种异步传输,逐个字符的传输,不与模拟信号同步

当信息字段中出现和标志字段一样的比特(0x7E)组合时,就必须采取一些措施使这种形式上和标志字段一样的比特组合不出现在信息字段中

零比特填充

PPP协议用在SONET/SDH链路时,使用同步传输(一连串的比特连续传送)而不是异步传输(逐个字符的传送)

对数据部分进行0比特填充,每有5个连续的1就立即填入1个0,防止误识别为标志字段F

F :  01111110

3.使用广播信道的数据链路层

局域网的数据链路层:局域网的最主要特点是,网络为一个单位所拥有,且地理范围和站点数目均有限

局域网的优点

具有广播功能,从一个站点可很方便地访问全网。局域网上地主机可共享连接在局域网上的各种软硬件资源;

便于系统的扩展和逐渐地演变,各设备地位置可灵活调整和改变;

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可用性和生存性;

局域网按网络拓扑进行分类

环形网,以太网,总线网

共享信道

使用户能够合理而方便地共享通信媒体资源,有两种共享信道的技术方法,分别是,静态信道划分和动态媒体介入控制

静态信道划分,时分复用,码分复用,波分复用,频分复用,但这样的方法代价较高,不适用于局域网;

动态媒体接入控制,又称多点接入,其特点是信道并非在用户通信时固定分配给用户,这里又分为以下两类:
随机接入,随机接入的特点是所有用户可以随机的发送信息,但需要解决,用户同时发送信息时产生的碰撞问题,需要有解决碰撞的协议;

受控接入,受控接入的特点是用户不能随机地发送信息而必须服从一定的控制,典型代表:分散控制的令牌环局域网和集中控制的多点线路探询或称为轮询。

适配器的作用

计算机通过适配器和外界局域网进行连接,

适配器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进行数据串行传输(适配器和局域网之间的通信是通过电缆或双绞线以串行传输方式进行的)和并行传输(适配器和计算机之间的通信是通过计算机主板上的I/O总线以并行方式传输)的转换;

由于网络上的数据率和计算机总线上的数据率并不相同,因此在适配器中必须装有对数据进行缓冲的存储芯片;

在主板上插入适配器还必须把管理该适配器的驱动程序安装在计算机的操作系统中,该驱动程序会告诉适配器,应当从存储器的什么位置上把多长的数据块发送到局域网,或者应当在存储器的什么位置上把局域网传送过来的数据块存储下来;

适配器还要能够实现以太网的协议

CSMA/CD协议

载波监听多点接入/碰撞检测

多点接入,就是说这是总线型的网络,许多计算机以多点接入的方式连接在一根总线上。协议的实质是“载波监听”和“碰撞检测”。

载波监听,也就是“边发送边监听”;不管在想要发送数据之前,还是在发送数据之中,每个站都必须不停地检测信道。

碰撞检测,适配器边发送数据边检测信道上的信号电压的变化情况。

先听后发,边发边听,冲突停止,延时重发

CSMA/CD协议的要点

1.准备发送,适配器从网络层获得一个分组,加上以太网的首部和尾部,组成以太网帧,放入适配器的缓存中。但在发送之前,必须先检测信道。

2.检测信道,若检测到信道忙,则继续不停地检测,一直等待信道转为空闲。此时若在96比特时间内信道保持空闲(保证了帧间最小间隔),就发送这个帧。

3.在发送过程中仍不停地检测信道,即网络适配器要边发送边监听。这里只有两种可能性:

①发送成功:如果在争用期内一直未检测到碰撞,就认为发送成功(如果接收方收到了有差错的帧,就丢弃它,后续的工作由高层来处理)。发送完毕后,其他什么也不做,然后回到(1)。

②发送失败:在争用期内检测到碰撞。这时立即停止发送数据,并按规定发送人为干扰信号。适配器接着就进行指数退避算法,等待r倍512比特时间后,返回到步骤(2),继续检测信道。但若重传达16次仍不能成功,则停止重传而向上报错。

        以太网发送完一帧,一定要把已发送的帧暂时保留一下。如果在争用期内检测出发生了碰撞,那么还要在推迟一段时间后再把这个暂时保留的帧重传一次。

以太网的信道利用率

 \alpha = \tau /T

α表示以太网单程端到端时延与帧的发送时间T的比,当α->0时,只要一发生碰撞,就可以立即检测出来,并立即停止发送,因而信道的资源被浪费的时间非常少

当数据率一定时,以太网的连线长度受到限制(单程端到端的时间会太大),同时以太网的帧长不能太短(否则T的值会太小,使α值太大)

极限信道利用率Smax= 1/1+α    ,要求α远小于1,能够得到尽可能高的极限信道利用率

以太网的MAC层

在局域网中,硬件地址又称为物理地址或MAC地址(这种地址用在MAC帧中);

MAC地址实际上是适配器地址或适配器标识符

MAC帧格式

    6            6            2                   4            字节

目的地址|源地址|数据类型|数据|FCS

4.在物理层扩展以太网

采用集线器将以太网扩展

5.在链路层扩展以太网

扩展以太网更常用的方法是在数据链路层进行的,最初人们使用的是网桥。

网桥对收到的帧根据其MAC帧的目的地址进行转发与过滤(依地址表进行转发或丢弃)

以太网交换机(交换式集线器)是一种即插即用的设备,实际上就是一种多端口的网桥,其内部的帧交换表(又称地址表)是通过自学习算法自动地逐渐建立起来的;实际上,这种交换表就是一个内容可寻址存储器

以太网交换机的自学习功能

地址表中有了就直接转发,没有写入后,广播式发送,确保目的地址可以收到,非目的地址对其进行过滤;

第四章 网络层

虚电路服务与数据报服务的对比
对比方面虚电路服务数据报服务
思路可靠通信应当由网络保证可靠通信应当由用户主机来保证
连接的建立必须有不需要
终点地址仅在连接建立阶段使用,每个分组使用短的虚电路号每个分组都有终点的完整地址,即IP地址
分组的转发属于同一条虚电路的分组均按照同一路由进行转发每个分组独立地查找转发表进行转发
当节点出故障时所有通过出故障地节点的虚电路均不能工作出故障的节点可能会丢失分组,一些路由可能会发生变化
分组的顺序总是按发送顺序到达终点到达终点的顺序不一定按发送的顺序
端到端的差错处理和流量控制可以由网络负责,也可以由用户的主机负责由用户主机负责

1.网络层的两个层面

路由器之间传送的协议有两大类,

第一类是转发源主机和目的主机之间所传送的数据,把源主机所发送的分组,像接力赛跑那样从一个路由器转发到下一个路由器,最后把分组传送到目的主机;

第二类则是转送路由信息,是根据路由选择协议所使用的路由算法,彼此不断地交换路由信息分组,目的是为了在路由器中创建路由表,并由此导出为转发分组而用的转发表,这一类信息的传送是为第一类信息的传送服务的

对于上述的第一类和第二类,可以将网络层抽象地划分为数据层面和控制层面,控制层面是路由器(路由选择算法),数据层面是转发表

2.网际协议IP

与协议IP配套使用的还有三个协议:

地址解析协议ARP

网际控制报文协议ICMP

网际组管理协议IGMP

将网络互相连接起来的四种中间设备

物理层使用的中间设备叫转发器

数据链路层使用的中间设备叫作网桥桥接器,以及交换机

网络层使用的中间设备叫做路由器

在网络层以上使用的中间设备叫作网关,用网关连接两个不兼容的系统需要在高层进行协议的转换

直接交付与间接交付

若源主机查找自己的转发表后,发现目的主机就在本网络上,则直接交付;若不是,则把IP数据报发送给某个路由器,进行间接交付

3.地址块

CIDR把网络前缀都相同地所有连续的IP地址组成一个“CIDR地址块”

一个大的CIDR地址块中往往包含很多小的地址块,所以在路由器的转发表中就利用较大的一个CIDR地址块来代替许多较小的地址块,这种方法叫作路由聚合

4.IP地址的特点

1.每一个IP地址都由网络前缀和主机号两部分组成(是一种分等级的地址结构)

2.实际上IP地址是标志一台主机(或路由器)和一条链路的接口

3.一个网络(或子网)是指具有相同网络前缀的主机的集合,因此,用转发器或交换机连接起来的若干个局域网仍为一个网络,因为这些局域网都具有同样的网络前缀,具有不同网络前缀的局域网必须使用路由器进行互连

4.互联网平等对待每一个IP地址

5.IP地址与MAC地址

1.MAC地址

MAC地址常称为物理地址或硬件地址,因为其已经被固化在网卡的ROM中

MAC地址是数据链路层使用的地址,而IP地址是网络层和以上各层使用的地址,是一种逻辑地址(IP地址是由软件实现的,故称为逻辑地址)

2.地址解析协议ARP

已知一个机器的IP地址,需要找出其相应的MAC地址,ARP协议就是用来解决这样的问题的

地址解析协议ARP会在主机的ARP高速缓存中存放一个从IP地址到MAC地址的映射表,并且这个映射表还经常动态更新(新增或超时删除)

ARP协议用于解决同一个局域网上的主机或路由器的IP地址和MAC地址的映射问题

3.IP数据报的格式

4.IP层转发分组的过程(基于终点的转发)

分组在互联网上传送和转发是基于分组首部中的目的地址,因此这种转发方式称为基于终点的转发

IP层转发分组的过程解释:

分组每到达一个路由器,路由器就根据分组中的终点(目的地址)查找转发表,然后得知下一跳应当到哪一个路由器。

在查找的过程中,由于主机数目庞大,用目的地址直接查找转发表,那么这种结构的转发表就会非常庞大,使得查找过程非常慢,所以采用先查找目的网络(网络前缀),在找到目的网络之后,就把分组在这个网络上直接交付目的主机;

由于互联网上的网络数远小于主机数,这样就可以大大压缩转发表的大小,加速分组在路由器中的转发,这就是基于终点的转发过程

5.ICMP报文的种类

几种常用的ICMP报文类型
ICMP报文种类类型的值ICMP报文的类型
差错报告报文3终点不可达
11时间超过
12参数问题
5改变路由(Redirect/重定向)
询问报文8或0回送(Echo)请求或回送回答
13或14时间戳(Timestamp)请求或时间戳回答

ICMP的应用

分组网间探测PING,用来测试两台主机之间的连通性。PING使用了ICMP回送请求与回送回答报文。

traceroute,用来跟踪一个分组从源点到终点路径

6.IPV6 

其数据报由两大部分组成,即基本首部和后面的有效载荷

冒号十六进制记法 零压缩

IPv4 向 IPv6过渡的两种方法  双协议栈 和 隧道技术

7.内部网关协议IGP

具体的协议有多种,如RIP和OSPF

协议RIP的特点是

1.仅和相邻路由器交换信息,如果两个路由器之间的通信不需要经过另一个路由器,那么这两个路由器就是相邻的。协议RIP规定,不相邻的路由器不交换信息。

2.路由器交换的信息是当前本路由器所知道的全部信息,即自己现在的路由表。也就是说,交换的信息是:"我到本自治系统中所有网络的最短距离,以及到每个网络应该经过的下一跳路由器"。

3.按固定的时间间隔交换路由信息

路由表中最主要的信息,到某个网络的距离(即最短距离),以及应经过的下一跳地址。路由表更新的原则就是找出到每个目的网络的最短距离。这种更新算法又称为距离向量算法。

坏消息传播的慢,RIP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当网络出现故障时,要经过比较长的时间才能将此信息传送到所有的路由器

总之,协议RIP最大的优点就是实现简单,开销较小。但协议RIP的缺点也较多。首先,RIP限制了网络的规模,它能使用的最大距离为15(16表示不可达)。其次,路由器之间交换的路由信息是路由器中的完整路由表,因而,随着网络规模的扩大,开销也就增加。最后,坏消息传播得慢,使更新过程得收敛时间过长。因此,对于规模较大的网络就应当使用OSPF协议

OSPF(开放最短路径优先)

OSPF最主要的特征就是链路状态协议,而不是像RIP那样的距离向量协议

8.外部网关协议EGP:目前使用的协议是BGP-4

9.网络地址转换

第五章 运输层

1.运输层概述

从通信和信息处理的角度看,运输层向它上面的应用层提供通信服务,它属于面向通信部分的最高层,同时也是用户功能中的最低层;

网络层为主机提供通信服务,而运输层则在网络层的基础上向应用进程提供通信服务;

运输层还要对收到的报文进行差错检验(会涉及到数据部分),而网络层的IP数据报首部中的检验和字段,只检验首部是否出现差错,而不检查数据部分;

2.运输层的两种协议

面向连接的TCP(传输控制协议)

此时的逻辑通信信道是一条全双工的可靠信道,尽管其下面的网络层是不可靠的(只尽最大努力提供服务),其通信时传输的数据单位叫作,TCP报文段

无连接的UDP(用户数据传输协议)

此时的逻辑通信信道仍是一条不可靠的信道,其通信时传输的数据单位叫作UDP用户数据报,UDP在传送数据时不需要先建立连接,追求实时性

3.运输层的端口

常用的熟知端口号
应用程序FTPTELNETSMTPDNSTFTPHTTPSNMPSNMP(trap)HTTPS
熟知端口号212325536980161162443

4.传输控制协议TCP概述

TCP的主要特点

1.TCP是面向连接的运输层协议;

2.每一条TCP连接只能有两个端点,点对点,一对一;

3.TCP提供可靠的交付服务,通过TCP连接传送的数据,无差错,不丢失,不重复,并且按序到达;

4.TCP提供全双工通信;

5.面向字节流

TCP的连接

TCP连接的端点是一个很抽象的套接字(IP地址:端口号)

第六章 应用层

1.域名系统DNS

域名系统DNS是互联网使用的命名系统,用来把便于人们使用的机器名字转换为IP地址

2.文件传输协议

文件传输协议FTP曾是互联网上使用的最广泛的文件传送协议

FTP对外暴露端口号是21,回传数据端口号是20

3.简单文件传送协议TFTP

TCP/IP协议族还有一个简单文件传送协议TFTP,它是一个很小且易于实现的文件传送协议,虽然TFTP也使用客户服务器方式,但它使用UDP数据报

4.远程终端协议TELNET

TELNET是一个简单的远程终端协议,用于登录远程路由器

5.万维网WWW

万维网www是一个大规模的,联机式的信息储藏所,英文简称web,而不是什么特殊的计算机网络

万维网是一个分布式的超媒体系统,它是超文本系统的扩充

万维网使用统一资源定位符URL,使每个文档在互联网范围内具有唯一的标识符URL(标志分布在互联网上的万维网文档)

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实现万维网上的各种链接

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实现不同风格的万维网文档


总结

笔者在这里对计算机网络的部分考点进行了梳理,为日常复习使用。

  • 3
    点赞
  • 17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