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5:NAT配置

1.实验目的

  • 了解NAT的基本概念和功能

  • 掌握NAT的配置方法和命令

  • 观察和分析NAT的工作原理和流程

2.实验内容

  • 在路由器上配置静态NAT,实现内网主机通过公网IP地址访问外网服务器
  • 在路由器上配置动态NAT,实现内网主机通过公网IP地址池访问外网服务器

⊠ \boxtimes 基础性实验 □ \square 综合性实验 □ \square 设计性实验


实验报告正文

实验过程

网络拓扑结构

设置两个PC分别采用动态和静态方式配置,两个路由器,Router2表示外网,Router3表示内网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对Router2配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00.1.1.2是与Router3直连的接口,200.2.2.2模拟外网中的任意IP,用于检查内网PC是否能与外网联通

动态NAT配置

配置Router3如下:

Router(config)#ip dhcp pool NET192
Router(dhcp-config)#dns-server 202.112.80.106
Router(dhcp-config)#default-router 192.168.1.1
Router(dhcp-config)#network 192.168.1.0 255.255.255.0
Router(config)#ip route 0.0.0.0 0.0.0.0 200.1.1.2

Router(config)#ip access-list standard 1
Router(config-std-nacl)#permit 192.168.1.0 0.0.0.255

Router(config)#int gi0/0
Router(config-if)#ip nat inside

Router(config)#int gi0/1
Router(config-if)#ip nat outside 
	
Router(config)#ip nat inside source list 1 interface gi 0/1

动态配置PC0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静态NAT配置

配置Router3如下:

Router(config)#ip nat inside source static 192.168.1.100 200.1.1.100

静态配置PC1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实验结果

PC0可以Ping通外网,且Router3接收到PC0的交换信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Router2通过show ip route命令看不到内网,也没有200.1.1.100,但是可以Ping通,说明静态配置成功。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实验反思

  • 本实验通过配置和测试不同类型的NAT,加深了对NAT的基本概念和功能
  • 当内网主机向外网发送数据包时,路由器根据NAT映射规则将数据包的源IP地址和端口号替换为公网IP地址和端口号,并记录在NAT转换表中;当外网服务器向内网主机回复数据包时,路由器根据NAT转换表将数据包的目的IP地址和端口号替换为私网IP地址和端口号,并发送给内网主机
  • 9
    点赞
  • 7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