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01学习总结

工厂模式和 DI 容器有何区别

实际上,DI 容器底层最基本的设计思路就是基于工厂模式的。DI 容器相当于一个大的工厂类,负责在程序启动的时候,根据配置(要创建哪些类对象,每个类对象的创建需要依赖哪些其他类对象)事先创建好对象。当应用程序需要使用某个类对象的时候,直接从容器中获取即可。正是因为它持有一堆对象,所以这个框架才被称为“容器”。
DI 容器,它处理的是更大的对象创建工程。一个工厂类只负责某个类对象或者某一组相关类对象(继承自同一抽象类或者接口的子类)的创建,而 DI 容器负责的是整个应用中所有类对象的创建。
除此之外,DI 容器负责的事情要比单纯的工厂模式要多。比如,它还包括配置的解析、对象生命周期的管理。接下来,我们就详细讲讲,一个简单的 DI 容器应该包含哪些核心功能。

DI 容器的核心功能有哪些

总结一下,一个简单的 DI 容器的核心功能一般有三个:配置解析、对象创建和对象生命周期管理

配置解析。

我们将需要由 DI 容器来创建的类对象和创建类对象的必要信息(使用哪个构造函数以及对应的构造函数参数都是什么等等),放到配置文件中。容器读取配置文件,根据配置文件提供的信息来创建对象。
下面是一个典型的 Spring 容器的配置文件。Spring 容器读取这个配置文件,解析出要创建的两个对象:rateLimiter 和 redisCounter,并且得到两者的依赖关系:rateLimiter 依赖 redisCounter。

public class RateLimiter {
    private RedisCounter redisCounter;
    public RateLimiter(RedisCounter redisCounter) {
        this.redisCounter = redisCounter;
    }
    public void test() {
        System.out.println("Hello World!");
    }
//...
}
public class RedisCounter {
    private String ipAddress;
    private int port;
    public RedisCounter(String ipAddress, int port) {
        this.ipAddress = ipAddress;
        this.port = port;
    }
//...
}
配置文件beans.xml:
<beans>
<bean id="rateLimiter" class="com.xzg.RateLimiter">
<constructor-arg ref="redisCounter"/>
</bean>
<bean id="redisCounter" class="com.xzg.redisCounter">
<constructor-arg type="String" value="127.0.0.1">
<constructor-arg type="int" value=1234>
</bean>
</beans>
对象创建。

在 DI 容器中,如果我们给每个类都对应创建一个工厂类,那项目中类的个数会成倍增加,这会增加代码的维护成本。要解决这个问题并不难。我们只需要将所有类对象的创建都放到一个工厂类中完成就可以了

生命周期管理。

简单工厂模式有两种实现方式,一种是每次都返回新创建的对象,另一种是每次都返回同一个事先创建好的对象,也就是所谓的单例对象。在 Spring 框架中,我们可以通过配置 scope 属性,来区分这两种不同类型的对象。scope=prototype 表示返回新创建的对象,scope=singleton 表示返回单例对象。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配置对象是否支持懒加载。如果 lazy-init=true,对象在真正被使用到的时候(比如:BeansFactory.getBean(“userService”))才被被创建;如果lazyinit=false,对象在应用启动的时候就事先创建好。
不仅如此,我们还可以配置对象的 init-method 和 destroy-method 方法,DI 容器在创建好对象之后,会主动调用 init-method 属性指定的方法来初始化对象。在对象被最终销毁之前,DI 容器会主动调用 destroy-method 属性指定的方法来做一些清理工作,比如释放数据库连接池、关闭文件。

如何实现一个简单的 DI 容器

实际上,用 Java 语言来实现一个简单的 DI 容器,核心逻辑只需要包括这样两个部分:配置文件解析、根据配置文件通过“反射”语法来创建对象。

1. 最小原型设计

因为我们主要是讲解设计模式,所以,在今天的讲解中,我们只实现一个 DI 容器的最小原型。像 Spring 框架这样的 DI 容器,它支持的配置格式非常灵活和复杂。为了简化代码实现,重点讲解原理,在最小原型中,我们只支持下面配置文件中涉及的配置语法。

配置文件beans.xml:
<beans>
<bean id="rateLimiter" class="com.xzg.RateLimiter">
<constructor-arg ref="redisCounter"/>
</bean>
<bean id="redisCounter" class="com.xzg.redisCounter">
<constructor-arg type="String" value="127.0.0.1">
<constructor-arg type="int" value=1234>
</bean>
</beans>

最小原型的使用方式跟 Spring 框架非常类似,示例代码如下所示:

public class 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ApplicationContext applicationContext = new ClassPathXmlApplicationContext
        "beans.xml");
        RateLimiter rateLimiter = (RateLimiter) applicationContext.getBean("rateLim
                rateLimiter.test();
        //...
    }
}
2.提供执行入口

面向对象设计的最后一步是:组装类并提供执行入口。在这里,执行入口就是一组暴露给外部使用的接口和类。
通过刚刚的最小原型使用示例代码,我们可以看出,执行入口主要包含两部分:ApplicationContext 和 ClassPathXmlApplicationContext。其中,ApplicationContext是接口,ClassPathXmlApplicationContext 是接口的实现类。两个类具体实现如下所示:

public interface ApplicationContext {
    Object getBean(String beanId);
}
public class ClassPathXmlApplicationContext implements ApplicationContext {
    private BeansFactory beansFactory;
    private BeanConfigParser beanConfigParser;
    public ClassPathXmlApplicationContext(String configLocation) {
        this.beansFactory = new BeansFactory();
        this.beanConfigParser = new XmlBeanConfigParser();
        loadBeanDefinitions(configLocation);
    }
    private void loadBeanDefinitions(String configLocation) {
        InputStream in = null;
        try {
            in = this.getClass().getResourceAsStream("/" + configLocation);
            if (in == null) {
                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Can not find config file: " + configLocatio
            }
            List<BeanDefinition> beanDefinitions = beanConfigParser.parse(in);
            beansFactory.addBeanDefinitions(beanDefinitions);
        } finally {
            if (in != null) {
                try {
                    in.close();
                } catch (IOException e) {
// TODO: log error
                }
            }
        }
    }
    @Override
    public Object getBean(String beanId) {
        return beansFactory.getBean(beanId);
    }
}

从上面的代码中,我们可以看出,ClassPathXmlApplicationContext 负责组装BeansFactory 和 BeanConfigParser 两个类,串联执行流程:从 classpath 中加载 XML格式的配置文件,通过 BeanConfigParser 解析为统一的 BeanDefinition 格式,然后,BeansFactory 根据 BeanDefinition 来创建对象。

3. 配置文件解析

配置文件解析主要包含 BeanConfigParser 接口和 XmlBeanConfigParser 实现类,负责将配置文件解析为 BeanDefinition 结构,以便 BeansFactory 根据这个结构来创建对象。

4. 核心工厂类设计

实际上,BeansFactory 创建对象用到的主要技术点就是 Java 中的反射语法:一种动态加
载类和创建对象的机制。我们知道,JVM 在启动的时候会根据代码自动地加载类、创建对
象。至于都要加载哪些类、创建哪些对象,这些都是在代码中写死的,或者说提前写好的。但是,如果某个对象的创建并不是写死在代码中,而是放到配置文件中,我们需要在程序运行期间,动态地根据配置文件来加载类、创建对象,那这部分工作就没法让 JVM帮我们自动完成了,我们需要利用 Java 提供的反射语法自己去编写代码。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