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用学习笔记 一些参数的计算公式

存储单元的个数=2^地址线的条数

32根地址线可访问2的32次方的字节,也就是4GB,每个存储单元存储8bit的数据

已知寻址能力,求总线宽度:乘1024就对了,数字大就遭殃

1个CPU的寻址能力为8KB,那么它的地址总线的宽度为(?)

寻址能力容易产生迷惑,是指可以索引到的数据量,

每个存储单元可以存储1Byte的数据,寻址能力8KB说明一共有81024个存储单元(每个存储单元存储8bit的数据),10根总线可以寻址长度是210=1024个存储单元,那么 81024个存储单元的总线宽度为13(213=8192)

总线的参数:数据通路宽度;总线工作频率;每秒传输次数

总线带宽(最高传输速率)=(数据通路宽度/8) x 总线工作频率 x 传输次数

B表示带宽,F表示存储器时钟频率,D表示存储器数据总线位数,则带宽为:

B=F×D/8

例如,PC-100的SDRAM带宽计算如下:

100MHZ×64BIT/8=800MB/S

硬盘的平均等待时间的计算公式如下:

平均访问时间=平均寻道时间+平均等待(潜伏)时间。

1、平均访问时间=平均寻道时间+平均等待(潜伏)时间

2、硬盘的等待时间,又叫潜伏期(Latency),是指磁头已处于要访问的磁道,等待所要访问的扇区旋转至磁头下方的时间。平均等待时间为盘片旋转一周所需的时间的一半。

3、硬盘转速为6000R/MIN,所以得出盘面转一圈的时间为60S*1000/6000=10MS,所以平均等待时间为:10MS/2=5MS。所以,平均访问时间=5MS+5MS=10MS。1 秒=1000 毫秒。

主存是CPU可直接访问的存储器,用于存放供CPU处理的指令和数据

特点:以字节为单位进行连续编址,每个存储单元为1个字节(8个二进位)

存储容量:主存储器中所包含的存储单元的总数(单位:MB或GB)

存取时间:从CPU送出内存单元的地址码开始,到主存读出数据并送到CPU(或者是把CPU数据写入主存)所需要的时间(单位纳秒:ns,1 ns = 10-9 s)

磁盘上的信息以扇区为单位进行读写,平均存取时间为:

T = 寻道时间+旋转等待时间+数据传输时间

寻道时间——磁头寻找到指定磁道所需时间(大约5ms)

旋转等待时间——指定扇区旋转到磁头下方所需要的时间(大约4~6ms) (转速: 4200/5400/7200/10000rpm)

数据传输时间——(大约0.01ms/扇区)

则其平均等待时间:60×1000/(硬盘转速×2)

比特经常使用的存储单位有:

1B(byte,字节)=8b(bit,比特)

“千字节”(KB),1KB=1024B(K字节)

“兆字节”(MB),1MB=1024KB (兆字节)

“吉字节”(GB),1GB=1024MB(千兆字节)

“太字节”(TB),1TB=1024GB(兆兆字节)

经常使用的速率单位是:比特/秒(b/s) 或 bps 如:9600bps (b/s)、 56kbps (kb/s)

千比特/秒(kb/s), 1kb/s=103b/s=1000b/s

兆比特/秒(Mb/s),1Mb/s=106b/s=1000kb/s

吉比特/秒(Gb/s),1Gb/s=109b/s=1000Mb/s

太比特/秒(Tb/s),1Tb/s=1012b/s=1000Gb/s

国标码=区位码+2020H

机内码=国标码+8080H

机内码=区位码+A0A0H

声音:

未压缩时数字波形声音的码率计算公式:

码率 = 取样频率 × 量化位数 × 声道数

压缩编码之后数字波形声音的码率为:

压缩后的码率 = 未压缩时的码率/压缩倍数

压缩比=压缩后的数码率/压缩前的数码率

不经过压缩,声音数据量的计算公式为:

数据量(字节/秒)=(采样频率(Hz)×采样位数(bit)×声道数)/8

(其中,单声道的声道数为1,立体声的声道数为2)

图像:

图像分辨率=水平分辨率x垂直分辨率

数字图像数据量的计算公式(以字节为单位):

数据量=水平分辨率×垂直分辨率×像素深度/8

像素深度:色深速算:65536是2的16次方、2^12=4096、2^8=256

单位为“bit”(位),即像素的所有颜色分量的二进制之和,它决定了不同颜色的最大数目。例如单色图像,若其像素深度是8位,则不同亮度等级的数目为:2^8=256;又如,由RGB三基色组成的彩色图像,若三个分量中的像素位数分别为4,4,4,则该图像的像素深度为12,色彩数为:2^(4+4+4)=2^12=4096

24位色被称为真彩色,R、G、B各8bit,常说的 8bit,色彩总数为1670万

16位颜色值:X1位,R5位,G5位,B5位;或者是X、R、G、B均4位等等;

32位颜色值一般这样分配:X8位,R8位,G8位,B8位

纯白的RGB值就为255,255,255。屏幕上黑的RGB值是0,0,0。

汉字:在计算机中,汉字采用机内码(2字节)存放。

汉字字形码占的空间要取决于汉字点阵,计算公式为:字节数=点阵行数*点阵列数/8,比如一个24*24的汉字点阵,一个汉字的存储空间为:24*24/8=72 Byte(字节)

子网掩码:

子网掩码32位都与IP地址32位对应,如果某位是网络地址,则子网掩码为1,否则为0。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

子网掩码计算方法有两种:

  方法一:利用子网数来计算:

  1.首先,将子网数目从十进制数转化为二进制数;

  2.接着,统计得到的二进制数的位数,设为N;

  3.最后,先求出此IP地址对应的地址类别的子网掩码。再将求出的子网掩码的主机地址部分(也就是“主机号”)的前N位全部置1,这样即可得出该IP地址划分子网的子网掩码。

*:A类255.0.0.0 B类255.255.0.0 C类255.255.255.0

  例如:需将B类IP地址167.194.0.0划分成28个子网:

  1)(28)10=(11100)2;

  2)此二进制的位数是5,则N=5;

  3)此IP地址为B类地址,而B类地址的子网掩码是255.255.0.0,且B类地址的主机地址是后2位(即0-255.1-254)。于是将子网掩码255.255.0.0中的主机地址前5位全部置1,就可得到255.255.248.0,而这组数值就是划分成28个子网的B类IP地址 167.194.0.0的子网掩码。

  方法二:利用主机数来计算。

  1.首先,将主机数目从十进制数转化为二进制数;

  2.接着,如果主机数小于或等于254(注意:应去掉保留的两个IP地址),则统计由“1”中得到的二进制数的位数,设为N;如果主机数大于254,则 N>8,也就是说主机地址将超过8位;

  3.最后,使用255.255.255.255将此类IP地址的主机地址位数全部置为1,然后按照“从后向前”的顺序将N位全部置为0,所得到的数值即为所求的子网掩码值。

  例如:需将B类IP地址167.194.0.0划分成若干个子网,每个子网内有主机500台:

  1)(500)10=(111110100)2;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