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信息传递所需的一切技术设备和传输媒介被统称为通信系统。
目录
一、通信系统模型
通信的过程就是信源和信宿通过信道收发信息的过程。
发信机和收信机具体做了哪些事情?
二、信源与信宿
信源:位于发送端,负责将原始信息转换为电信号
信宿:位于接收端,负责将电信号转换为原始信息
如:
三、发信机与收信机
发信机:
发信机对信源发出的信息进行必要的检错和纠错编码等处理后,将其转换成适合在信道上传输的信号,发送到信道上。
收信机:
收信机负责从信道上接收信号,进行检错和纠错处理后,将信息回复出来发送给信宿。
四、信道
信道就是信息的传输通道。信道对传输的信号是有要求的,信息必须转换成满足信道要求的信号才能在信道中传输。
有线信道:传输媒介为电话线、网线、光纤等。
无线信道:传输媒介为自由空间的电磁波。通信常用无线电波、光波。
五、信号变换
如通信模型所示,发信机做一系列信号变换后才将信号发送到信道。
信源编码:
对于模拟信源,一般先进行模/数转换,将模拟信号数字化,再进行压缩编码,尽量剔除冗余信息,减少传输带宽的占用。
如:GSM系统中的PCM编码。
信道编码:
信道编码:通过添加冗余信息,以便在接收端进行纠错处理,解决信道的噪声和干扰导致的误码问题,提高信息传输的可靠性。如:FEC前向纠错码
那么问题来了,信源编码使劲压缩以剔除冗余信息,完了信道编码搁这又添加冗余信息,不是互相矛盾吗?其实不然,二者的本质是相同的,都是为了实现信号最有效的传输。只不过前者关注的是有效性,后者关注的是冗余度。那么能否联合编码呢?即信源编码核信道编码不再分开而是进行统一编码?
交织:
为了解决连续误码问题,需要将信道编码后的数据顺序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打乱,这就是交织。也就是绕码。
到了接收端,在信道译码之前先将数据顺序恢复,这就是去交织。也就是解扰码。
脉冲成形:
数字信号要想在信道中传输,必须先转换成合适的脉冲波形,这就是脉冲成形。如矩形脉冲。
调制:
调制:将信息承载到满足信道要求的高频载波信号。
载波三要素:振幅、频率、相位
- 模拟调制:调频、调幅、调相
- 数字调制:ASK、PSK、FSK、QAM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要对信号进行调制呢?
复用和多址技术:
如果要在一条信道上同时传输多路数据,就要用到复用和多址技术。
复用技术:一条信道同时传输多路数据的技术;包括时分复用TDM、频分复用FDM、码分复用CDM。
多址技术:一条信道同时传输多个用户数据的技术;常用有时分多址TDMA、频分多址FDMA、码分多址CD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