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增运算符:++
自减运算符:--
自增自减运算符是只对一个变量运算的运算符,故可以称一元运算符。
自增(++)和自减(--)运算符是对变量在原始值的基础上进行+1或-1的操作。它们都有前缀和后缀两种形式。
前缀自增自减法:先进行自增或自减操作,再被使用。
语法:++操作数或--操作数 如(++a,--a)
++操作数相当于操作数=操作数+1(a++相当于a=a+1)
--操作数相当于操作数=操作数-1(a--相当于a=a-1)
后缀自增自减法:先被使用,再进行自增或自减操作。
语法:操作数++或操作数 -- 如(a++,a--)
操作数++相当于操作数=操作数+1(a++相当于a=a+1)
操作数--相当于操作数=操作数-1(a--相当于a=a-1)
注意:无论是前缀形式还是后缀形式,自增自减运算符的优先级要高于赋值运算符。
前缀案例:
public class demo2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a = 2; int b = --a; // a=a-1 先自减在赋值给b int c = ++a; // a=a+1 先自加然后赋值给c System.out.println(a); System.out.println(b); System.out.println(c); } }
结果:
2
1
2
分析:第四行代码计算机会使用a的值先自减在给b赋值,a自减的值是1,所以b被赋值为1,第五行代码a的值先自增再给c赋值,a自增的值为2,所以c被赋值为2 ,程序的输出结果为:2 1 2
后缀案例:
public class demo2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a = 2; int b = a--; // 先给b赋值在自减 int c = a++; //先给a赋值在自增 System.out.println(a); System.out.println(b); System.out.println(c); } }
结果:
2
2
1
分析:第四行代码计算机会使用a的值先给b赋值在自减,a的值是2,所以先给b被值为2,第五行代码a的值先给c赋值在自增,a值为1,所以c被赋值为1 ,程序的输出结果为:2 2 1
注意特殊例子:
public class demo2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a= 1; a=a++; System.out.println(a); } }
结果:1
分析:这里的输出结果并不是我们所想的2,而是1。 因为“先引用后自增”的规则进行运算,先把a的值赋值给操作数栈,然后对a进行自增操作,a的值变成了2,最后又用操作数栈中的那个1对a进行赋值,a的值又变成了1。这样给我们造成了一种”a没有进行自增”的错觉。